黃伍華
摘要:作為我國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同時也是培養(yǎng)兒童成為全方位發(fā)展人才的主要構成。根據新課程改革提出將我國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為重要內容融入音樂教學到那個中,令學通過民族音樂的學習,能夠對祖國音樂文化形成一定認知與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融入民族音樂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中華民族音樂;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1-0266-01
一、引言
學校作為民族音樂教學的關鍵所在,應大力開展民族音樂實踐與教學的研究力度,在現(xiàn)階段多元化文化潮流背景之下,我國應在基本上為民族音樂的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二、小學民族音樂教學原則
如今,小學民族音樂教學因受到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影響,教師在確定民族音樂教學活動內容的編排與教學環(huán)境設置方面應對各方面因素嚴加考慮,不僅要做到將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融入音樂教學當中,同時也要結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令音樂課程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所需°,同時對優(yōu)秀音樂作品進行適宜的改革,站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過程這一角度來看,經濟全全球化雖然對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造成了嚴重影響,但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卻不可能因此而消散,因此,文化之間所存有的差異性與多樣化從未受到此方面影響而消除,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之下,教師應在實踐小學民族音樂過程當中,堅持將民族性與多元化相結合,從而令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形式的感受與領悟不斷得到豐富,同時使學生能夠對于音樂文化的視野得到開拓,站在普遍意義的教育理念角度上來看,文化性與知識性皆是素質教育觀念得以顯現(xiàn)的有效途徑,而站在音樂教學內容上來看,文化性與知識性是一項全新的突破,所存有各項問題便是一個突破口。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的方法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因此興趣教學法適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這一教學形式能夠對學生多種感官加以充分運用,從而提高其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這一方法也能夠令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在教學當中運用歌謠與語言相結合這一具有豐富游戲性的教學方式,令學生感知音樂情緒、發(fā)展學生傾聽與記憶能力、節(jié)拍變換、節(jié)奏訓練等音樂能力能夠得到全方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在教學《苗家兒童慶豐收》這一傳統(tǒng)音樂課程時,可通過回聲游戲這一方式令學生用拍手節(jié)奏掌握此課程銅鼓節(jié)奏,這一方法能夠令學音樂韻律感、節(jié)奏韻律感得到有效培養(yǎng),從而進一步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令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深刻了解這一傳統(tǒng)音樂所具備的內涵。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通過對比教學法,令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加深對于民族音樂的了解,我國擁有極為遼闊的疆域,民族音樂來自于不同民族地區(qū)、體載流、派,因此在音樂教學當中運用對比方式展開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我國不同地區(qū)與民族的音樂風格加以感受,例如我國西部傳統(tǒng)音樂具備高亢明亮這一特性,東部音樂則是具備柔和抒情這一特點,南方水鄉(xiāng)的民族音樂則婉轉細膩。同時,我國新疆、西藏、內蒙、云南、臺灣等邊遠地區(qū)所存有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也獨具風格,通過引導學生對比,能夠令學生對我國各民族音樂風格有所感觸,同時令學生對各個民族傳統(tǒng)音樂所具備差異化逐漸掌握,令其能夠在未來演繹傳統(tǒng)歌音樂時能夠得心應手國。以《新疆是個好地方》這一曲目為例,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令學生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欣賞,令學生能夠將自身音樂體驗與感受得到豐富民族內涵,同時令學生音樂素養(yǎng)能夠增加。教師可通過令學生將以往所學民族歌舞相結合,自行創(chuàng)編簡單舞蹈,令學生能夠增強自身音樂探索與創(chuàng)造能力。
同時,教師可令學生在律動與舞蹈當中提升自身對于民族音樂教學的實效性,每一名小學時期的學生皆具備好動這一天性,教師通過運用舞蹈令學生展開對民族音樂的理解與學習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例如在小學三年級《幸福花兒開心上》這一音樂課程教學時,教師可在第1課時教會學生如何演唱歌曲,令學生能夠對整首音樂的曲調有所掌握,而在第2課時時便可通過唱跳方式,令學生感受這一歌曲與其他民族音樂所存有的不同風格,這一方式能夠令毫無作用的空洞說教大幅度減少,從而令教學氛圍能夠充滿活力,提升教學實效性。此外,教師還應根據不同教學主體開引導學生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應依照學生所處年齡段心理特征確認教學主題,令學生通過自身實際生活自主進行素材收集,從而令學生能夠更深層次融入到民族音樂學習當中,
四、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伴隨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民族音樂所涉及層面逐漸廣泛,其在社會當中所受關注度也在逐漸增加。小學音樂課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民族音樂數(shù)量正在逐年遞增,教師需對自身專業(yè)技能與職業(yè)素養(yǎng)加以強化,通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音樂的興趣,從而令民族音樂能夠正在走進學生內心。
注釋:
①陳怡.讓民族音樂之光點亮音樂課堂[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9(09):30-31.
②周佳玉.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實踐——以民族合唱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2018(25):148-149.
③朱明珍.論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J].北方音樂,2019(0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