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娟
摘 要:如今,在對中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期間教師在講解語句和詞語過程中不全面,導致學生對語句解讀不夠深刻。在中學生的教學大綱中,中學生應該通過課堂學習充分掌握文章及語句的中心思想,并通過文章內(nèi)容解讀筆者的情感變化。所以,要求中學生加強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做到學以致用,進而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并迎接嚴峻的中考。
關鍵詞:中學語文;句子賞析;教學妙法
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讀懂文章,理解文意,教師就必須讓其抓住這些重要的句子,通過思考、探究、分析而領悟其精髓。
一、中學語文句子賞析教學重要性
文章語句從表達方式來說就有記敘句、描寫句、說明句、議論句、抒情句。從修辭角度來說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等。從句子在文章結構不同的位置來看:有在開頭的總領全文句子,稱文眼;有在中間的句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稱過渡句;有在結尾的句子,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主旨句。在學習句子初期學生首先要進行造句的學習及閱讀理解的學習。通過對語句的學習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抓住關鍵語句或段落。通過理解整段語句中個別關鍵詞語來解讀整段語句所表達的含義,進而把握段落之間的關系,厘清作者的思路、全文脈絡,從而理解文章內(nèi)涵。(2)抓住關聯(lián)詞語。關聯(lián)詞在復句中使用頻率較高,其含義和用法較為特殊,同時又能使各個語句互相聯(lián)系。通過對關聯(lián)詞的學習能夠為學生鍛煉良好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詳細地講解關聯(lián)詞適用的語句和語境,同時引導學生對關聯(lián)詞的使用進行練習,以加深學生對關聯(lián)詞的理解。(3)抓住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是人物、景物、事物等表現(xiàn)對象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jié)。把握住細節(jié)描寫,就能把握對象的特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中學語文句子賞析教學妙法
(一)誦讀法
在進行句子賞析過程中最常采用的理解方法為誦讀。通過誦讀學生能夠理解各語句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進而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同時在誦讀過程中可以體會文字的內(nèi)涵。中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應認真,要根據(jù)句子的語境進行聯(lián)想,以此來解讀文章含義、寫作背景及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心理變化,并解讀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譬如,在學習《七顆鉆石》這篇文章時,在學習前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通篇文章進行誦讀,使學生對通篇內(nèi)容有初步了解,并對文章進行初步解讀,后引導學生加深對典型語句的誦讀,再次解讀文章含義。通過對讀和品的合理運用,逐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及表達含義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誦讀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樂趣。例如,單人誦讀、雙人誦讀、多人誦讀、分角色誦讀和男女生分別誦讀等。在對例文進行誦讀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合理的誦讀方式能夠使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旱災期間人們的恐懼;小女孩因旱災情況的變化而產(chǎn)生的心理變動;獲知到北斗星具有指明方向的能力,同時理解到小女孩用北斗星的作用為大家的心指明了方向;學會了將小愛轉化為大愛,做到了愛的升華;感悟到了宗教信仰,擁有了造福人類、服務人類的夢想。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誦讀,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解讀文章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
(二)語境法
文章中最難理解的類型為古典詩詞,在古典詩詞中可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直抒胸臆等表現(xiàn)手法,其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被采用得較多,此類表現(xiàn)手法主要借助景物來構建詩情畫意的環(huán)境,以此來表達筆者的內(nèi)心思想。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展開想象,構建筆者所描述的景象,并結合筆者所處的歷史背景來解讀筆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例如,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小令《天凈沙·秋思》,整曲共計二十八個字,卻表達了豐富的情感。為了幫助學生快速領悟小令所表達的內(nèi)容,領悟作者的心境,可以借用多媒體,以此來幫助學生構建出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同時引起讀者對旅人凄苦生活的哀情。借助想象力將作者的情感加以表達,同時,此方法也適用于其他類型的詩詞。例如,唐代詩人杜甫在旅居四川時所作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通過敘述事件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讀者同樣可以展開想象來還原詩文中的情景,以此來體會作者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xiàn)實的崇高理想。
(三)引導法
引導法也是較為常用的賞析文章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通過引導學生把握幾處細節(jié)描寫來賞析句子。賞讀句子“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俱驳哪樕犀F(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蔽易寣W生先找到寫母親的動詞“擋住”,問學生:“母親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理解母親唯恐兒子悲觀情緒再被引起,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神態(tài)描寫里的兩個詞語“憔悴、央求”體會此時母親的心情。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這里母親被病魔折磨又對殘疾兒子的絕望心態(tài)的一種無奈,卻不放棄關懷兒子的那份深沉的母愛。
綜上所述,中學語文句子賞析說到底就是學生對文章語言及其語境的感悟,在閱讀教學中重視感悟,有利于學生對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體會。
參考文獻:
[1]王文彩.初中散文教學中以“品味語言”為視角的文本解讀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2]沈志堅.中學語文語法教學的淡化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2.
[3]湯國銑.克服病句與學習語法:中學作文教學片談[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1(1):86-8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