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園園 李丹 馬夢玲 龔妮
[摘要] 目的 探究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病恥感調查及積極心理干預效果研究。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169例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進行病恥感調查,將其中40例處于中重度病恥感水平的結腸造口患者分為干預組(積極心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20例,分組方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探討積極心理干預方法干預效果。結果 研究對象在總有效率上進行對比,干預組(95.00%)顯著比對照組(70.00%)高(χ2=4.329,P<0.05),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的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低(t=4.100、5.364,P<0.05),而在OAI-20上,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顯著比對照組高(t=6.290、4.012,P<0.05)。結論 將積極心理干預應用于存在病恥感的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后,可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構建正確的身心健康模式。
[關鍵詞] 病恥感;永久性結腸造口;心理干預;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igma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nd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169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of 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for stigma. Forty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colostom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s. There were 20 cases in each group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grouping method was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was discussed. Result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compared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95.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00%) (χ2=4.329, P<0.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revised social impact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and 4 weeks of intervention (t=4.100, 5.364, P<0.05), but on OAI-20,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and 4 weeks of intervention (t=6.290, 4.012,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who have a sense of stigm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help patients build the correc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odel.
[Key words] Stigma; Permanent colostom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結腸造口術是外科手術最常施行的術式之一,在世界各地都得到廣泛應用[1]。結腸造口是由于治療的需要將近端固定于腹壁外,糞便由此排出體外又稱為“人工肛門”。由于腸造口改變了患者原有的排泄方式,將糞便的正常出口由隱蔽的會陰移到腹壁,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一些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而下降,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影響[2-3]。腹腔鏡下直腸癌術后,患者生存期可有效延長,5年內(nèi)生存率較高,但是術后永久結腸造口護理及患者自我管理較為棘手,若不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支持,極有可能導致留下排泄隱患,必須根據(jù)患者情況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4]。術后永久結腸造口患者可出現(xiàn)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問題,單純生理護理不能滿足患者,患者負性情緒等問題無法解決,因此需根據(jù)患者情況采取個體化針對性護理[5-6]。該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169例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進行病恥感調查,采取積極心理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所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經(jīng)過患者知情同意,方便選取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169例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進行病恥感調查,將其中40例處于中重度病恥感水平的結腸造口患者分為干預組(積極心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20例,分組方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所收治,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存在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①均行直結腸癌永久性腸造口術;②無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受損;③依從性較好者。
排除標準:①研究者判斷生存期<6 個月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該研究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慢性病者;③具有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結腸造口患者病恥感水平調查? 對169例研究對象患者進行病恥感調查,調查內(nèi)容包括患者病恥感水平、社會心理適應水平。評估工具有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造口患者社會心理適應量表。①社會影響量表包括24個條目,分為4個分量表(社會排斥、經(jīng)濟歧視、內(nèi)在羞恥感、社會隔離)。量表總分是4個分量表分數(shù)之和,總分96分,得分越高,說明感知到的羞恥感越高[7]。②中文版造口患者社會心理適應量表(OAI-20):問卷共20個條目,包括正、負性情緒和社會生活適應3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適應水平越高,總分80分[8]。
1.2.2? 護理方法? 經(jīng)過病恥感調查后,處于中重度病恥感水平(>60分)的結腸造口患者共有40例,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其中干預組參加積極心理學的內(nèi)容學習,積極心理學的教材參考《積極心理學》《團體心理訓練》等著作,每周1次2個學時,共24個學時,持續(xù)12周。對照組在相同時間段不學習該內(nèi)容。干預組在學習時,主要通過主題活動、討論、學習等方式展開,團體活動圍繞“結腸造口”為主題展開,針對實驗和視頻資料展開討論,講授內(nèi)容為積極心理學的常識和相關實驗。
1.3? 觀察指標
①評估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效果[9],顯效:能正確面對現(xiàn)實,對治療和護理采取積極配合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人生,適應社會,生活自理。有效:情緒穩(wěn)定,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但對今后的生活有顧慮,生活基本自理。無效:意志消沉,顧慮重重,對治療或前途缺乏信心,自理能力差。
②分別于干預前、干預2周、干預4周后采用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OAI-20評估患者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有效率
研究對象在總有效率上進行對比,干預組(95.00%)顯著比對照組(70.00%)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9,P<0.05),見表2。
2.2? 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OAI-20評分
研究對象干預前的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OAI-20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的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OAI-20上,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顯著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結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疾病,臨床在治療時主要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并通過結腸造口的方式,達到提升患者生存幾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但患者由于受到結腸癌造口的影響,其生活方式發(fā)生變化,容易使得患者產(chǎn)生焦慮、恐懼等情緒,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和今后的生活[10-11]。
結腸造口給許多患者帶來了不便和精神痛苦,但它確實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一個良好的造口不僅取決于手術本身,也與術前醫(yī)患溝通、教育和術后長期康復密切相關[12-13]。因此,腸造口治療將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涉及身體的改善,心理康復和社會認知的漫長過程,而對于結腸造口患者的關系更是一個社會性的漫長性的過程[14]。護理心理學正是心理學與醫(yī)學的交叉學科,它在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癥狀、診斷、治療和預防中起著重要作用。張菊等學者[15]發(fā)表觀點稱:選取114例行Miles手術做永久性結腸造口有配偶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7例,觀察組在圍術期提供患配偶與患者進行同期心理干預,對照組只對造口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心理干預效果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可達91.23%(P<0.05)。該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在干預總有效率上進行對比,干預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達95.00%,與張菊等[15]學者觀點相符,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的修正版社會影響量表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在OAI-20上,干預組干預2周、4周后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分析原因:心理狀態(tài)對人體的一切機能活動起著支配和調節(jié)作用,心理所反應的精神狀態(tài)對疾病的治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核心在于滿足個體的積極體驗感,激發(fā)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對待未來持樂觀和希望的態(tài)度。將積極心理學理論應用于中重度病恥感水平的結腸造口患者,通過組織積極體驗感活動,并制定一些易于滿足的小目標,以滿足患者的積極體驗感,并組織參加具有積極、正面心理建設作用的活動,幫助患者建立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從而提高其心理品質,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積極心理干預可消除患者及家屬對造口的不良心態(tài),有效提高患者對腸造口術的正確理解度,增強他們的治愈信心,減少患者憂慮。
綜上所述,對存在病恥感的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采取積極心理干預后,可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構建正確的身心健康模式。
[參考文獻]
[1]? 胡兵,揚振德,鄧鵬,等.老年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生存質量、心理精神調查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7,14(4):164-168.
[2]? 徐麗,胡霞,王曉俊,等.146例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家屬心理需求調查[J].護理學報,2016,23(23):71-72.
[3]? 潘莉,操靜,周小玲,等.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對永久性結腸造口術后患者早期社會心理適應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4):23-24.
[4]? 熊歡,張翀旎,宋玉潔,等.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心理彈性、認知情緒調節(jié)與傷殘接受度的關系研究[J].護理研究,2018, 32(14):2246-2249.
[5]? 林瓊,賴雯娟,林御賢,等.接納與承諾療法在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6):1509-1511.
[6]? 夏婷婷,王淑云,楊富國,等.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造口相關壓力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11):1480-1484.
[7]? 段曉俠,王艷秋,陳冬梅,等.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框架的延續(xù)護理在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8,43(4):531-536.
[8]? 張雙,張志茹,潘翠柳,等.ADOPT護理模式對結腸造口患者護理知識和適應水平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26):3244-3246.
[9]? 陳紅蓮.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結腸造口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86-88.
[10]? 史莉娜,馬玉芬,王光健,等.同伴教育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心理適應狀況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24):66-71.
[11]? 袁玉艷,王淑云,黃霞,等.永久性腸造口患者傷殘接受度、心理一致感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6,23(8):1-5.
[12]? 王裕玲,顧巧麗,袁呂榮,等.Snyder希望理論的護理干預在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15):1681-1685.
[13]? Jones? Kelli,Turner? Bradley,Brandao Joao, et al.Pilot Study: Colostomy and Urine Collection Protocol for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Inciting Causes of Hen Diuresis Syndrome[J].Avian Diseases,2015,59(2):227-234.
[14]? Salvadalena? Ginger,Hendren? Samantha,McKenna Linda, et al.WOCN Society and ASCRS Position Statement on Preoperative Stoma Site Mark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stomy or Ileostomy Surgery[J].Journal of wound, 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2015,42(3):249-252.
[15]? 張菊,劉春蓉,稅方,等.個性化干預對高齡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7,23(7):54-59.
(收稿日期: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