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霞飛
[摘? ?要]品讀深悟是有效的解讀文本的方法。在實際的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抓品讀深悟,指導學生認真地鉆研文本,切實感悟文本的意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和品味文本所獨有的藝術美,從而提高學生鑒賞和解讀文本的能力,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品讀深悟;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24-0004-02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都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并且都在探究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語文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必須要通過反復品讀、深入思考和不斷反思才能切實地體會和感知到?;诖耍陂喿x教學中教師應緊抓品讀深悟這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深層次地品讀文本,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豐富感知體驗、獲取知識、提升自我。
一、朗讀吟詠,賞析文章的情韻美
從古至今,不少名家都在文章中闡述了朗讀吟詠的重要性,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朗讀對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朗讀吟詠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學生需要學會美讀。在美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感悟文本的含義。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文本,進而賞析文章的情韻美。
以教學《春》這篇文章為例。此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詩意,風格明麗清新。教師要指導學生朗讀出其所具有的情韻美。文章開篇的第一句運用了反復的手法,展現(xiàn)出作者對春天急切的期盼之情。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該句時要讓學生讀出層次感。這一句子中有兩個“盼望”,朗讀前者時要低聲提氣,朗讀后者時要加強語氣,加快語速,讀出作者內心的急切之情。讀這一句子中的“來”和“近”這兩個詞時要加重語氣,讀出歡快之情?!耙磺卸枷駝偹训臉幼印樇t起來了”這段話主要描繪的是春天萬物復蘇的自然景象。其中的“紅”“朗潤”“漲”這三個詞展現(xiàn)出了春天獨有的活力。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讀出輕松與喜悅的感覺?!白綆谆孛圆亍边@句話描繪的是人們愉快玩耍的情景,朗讀這句話時要加快語速,讀出愉悅和頑皮的感覺。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技巧之后,教師可以先留三分鐘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自主朗讀,接著讓兩到三個學生上臺進行朗讀,之后肯定和贊揚學生表現(xiàn)得好的地方,并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最后讓全班學生齊聲有感情地朗讀整篇文章。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逐步掌握朗讀技巧。朗讀吟詠不僅可以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文本的情韻美,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愿意花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二、字斟句酌,體會文本的語言美
語言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也是讀者與作者進行溝通的橋梁。學生需要精心地推敲語言、感悟語言,從而深入文本,理解文章的內涵,更好地分析和解讀文本內容,拉近自己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仔細揣摩語句,認真品讀文字,以挖掘字里行間的“弦外之音”,感受作者用詞的巧妙。
《背影》中的每一個詞句都飽含著作者的深情。此文作者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把父愛的偉大寫得淋漓盡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每個字詞后面所蘊含的意義,從而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首先,教師讓學生分析文中的“再三”所表達的深意。有學生這樣認為:“這個詞看似普通,實際上卻耐人尋味,其展現(xiàn)出‘父親躊躇不安的內心,體現(xiàn)出‘父親對即將要遠行的兒子的強烈不舍和濃濃的關心和擔憂。”然后,讓學生閱讀“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努力的樣子”這段話,并以小組為單位分析這段話。接著,讓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出來分享自己小組的結論。有個小組代表這樣說:“這段話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艱難過程,是全文的精華所在,流露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意。”最后,讓學生探究“蹣跚”“慢慢”“攀”“縮”“傾”等一系列動詞,并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生1:“‘蹣跚與‘慢慢展現(xiàn)出‘父親年歲大,行動不方便;‘探說明‘父親過鐵道的不易?!鄙?:“‘縮展現(xiàn)出‘父親年歲大,動作遲緩;‘傾寫出‘父親攀爬月臺的艱難?!苯處熃o予學生表揚,并結合學生的見解詳細講解這些動詞。
教師應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妙,進而使閱讀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考想象,感悟文本的意境美
在實際的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并通過大膽地想象和聯(lián)想,感悟文本的意境美,感受作者想要展現(xiàn)的思想情感。
《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意境深邃、情景交融,短短數(shù)句就勾畫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游子遠行圖。其包含眾多的意象,如“老樹”“小橋”“西風”“瘦馬”等。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結合詩句展開思考和想象,要求其使用“我似乎看見……”作為開頭,說出自己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有學生結合“枯藤老樹昏鴉”這句,說出了:“我似乎看見在深秋的傍晚,幾只烏鴉隨意地棲息在纏滿古藤的老樹上,不時發(fā)出凄涼的叫聲,給人孤寂的感覺?!边€有學生結合“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話,說出了:“我似乎看見一座座農舍悄然立在小溪的兩邊,農舍的煙囪冒著青煙。農舍附近的小溪清澈見底,魚兒在里面快樂自由地游玩。小溪的上面架著座橋,不時有人從橋上經過?!背酥猓處熯€讓學生選擇文中的意象(至少選兩個意象)進行想象,勾勒畫面。有學生選擇“小橋”“瘦馬”“夕陽”這三個意象進行想象:“夕陽西下,各家各戶的房子都升起了縷縷炊煙,一位穿著破舊、風塵仆仆的游子正騎著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馬從橋上走過。”還有學生選擇“古道”“昏鴉”“瘦馬”這三個意象展開大膽的想象:“寒風習習,幾只烏鴉不時發(fā)出凄涼的叫聲,在一條長長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騎著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馬漫無目的地前行。”最后,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幾個質量上乘的“想象畫面”。
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細致地思考和大膽地想象感悟意境。這樣做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切實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學習語文需要閱讀。深層次閱讀的實現(xiàn)需要依賴品讀深悟。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與深層次的感悟,要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語文世界的美妙,這樣才能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敬茹.品讀中感悟情感 積淀中提升素養(yǎng):《秋天的雨》精讀課例解讀[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2(Z2):29-30.
[2]? 段庭艷.抓實品讀深悟,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9(28):5-6.
(責任編輯? ?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