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
摘要:對于初中數學而言,課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實踐和探究的任務,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需要設計或者選擇更加科學、創(chuàng)新的課題,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數學素養(yǎng)。為此,筆者分析了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內容,具體如下。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題學習;對策;內涵
初中數學中的課題學習包含了很多的實踐以及應用內容,其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所以,課題學習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如今,這種數學課題學習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一、什么是課題學習
所謂課題學習,指的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其包括了教學理念、策略、方法。也就是說,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數學教材中提供的素材為重點,對自然和社會、生活中所選擇的問題進行研究。促使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課題學習,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興趣。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合理選擇和設計課題,提高數學教學的總體效率。
二、課題學習的作用和意義
(一)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數學中的課題學習要求學生圍繞著一個實際問題來進行解決,所以學生必須在探究的過程中,自行設計對策,利用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和信息,或者進行小組討論。這能夠使得學生積極的發(fā)現問題,對問題進行解決,最終掌握數學知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
學生在針對課題進行學習時,其中包含了一些探究性任務、活動,必須要在尊重科學知識的前提下開展,所以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對社會現象進行客觀的認識,拓展了自身的知識層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三、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再認識思考
(一)選擇科學合理的數學課題
課題的選擇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來選擇課題,促使課題和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結合。從而讓學生利用相關知識來探索課題,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也能鞏固之前的內容。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新穎的課題——“鑲嵌”,也就是讓學生用全等圖形拼接成平面圖形。學生在進行拼接時,會發(fā)現鑲嵌關系到三角形、多邊形等方面的知識。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提醒:“平面鑲嵌的圖形里不同頂點的內角和是360°哦?!睆亩沟脤W生將知識和實驗進行結合,充分理解鑲嵌的含義。學生在針對圖形進行鑲嵌時,會極大的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
(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課題也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避免學生對數學產生疏離感。比如在學習“銳角三角形函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設計一個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梯子靠墻”情境。從而使得學生對該課題產生親切感,并詢問學生:“梯子根據和地面的各種傾斜角,靠在墻上。傾斜角越來越大,其在產生變化時,哪些量是變量,哪些量是常量?”在學生進行思考時,教師再詢問:“鉛直高度和梯子長度的比,屬于常量還是變量?”通過設置這樣的課題,使得學生利用過去學過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進行研究,了解了角的大小和邊比值的關系。所以必須合理選擇數學課題,使得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
(三)促使課題更加生動有趣
教師也要開發(fā)出生動有趣的數學課題,將重點放在解決數學問題方面,促使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共同探討數學方面的問題。比如在學習“統計”的知識時,教師根據很多學生不愛護公共衛(wèi)生的現象,設計出一個課題——“我們身邊的白色污染”,讓學生完成以下任務:1.設計一個表格,在表格中記錄家里一星期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2.統計小組內所有成員的家庭在一星期內每天丟棄塑料袋的總數;3.按照所統計出來的所有數據設計統計圖;4.預估全校學生的家庭在一星期、一年內丟棄的塑料袋量;5.若是將班級學生的家庭在一星期內丟棄的塑料袋全部鋪開,則占多少面積,能鋪滿整個教教室嗎?趣味性的研究性課題,能幫助學生學會統計和分析數據。
(四)讓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在初中數學課題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們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創(chuàng)新性的觀點進行表達,讓學生展開“為什么”的辯論。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運動員如何保持穩(wěn)定性的課題。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射擊運動員的運動短視頻。學生在對視頻進行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并且提出問題:“射擊運動員在瞄準的過程中,槍桿、手臂以及胸部構成了什么形狀?”學生回答:“三角形。”教師再詢問:“他保持這個三角形是為了什么?”從而鼓勵學生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促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學生紛紛進行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師再引出“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知識,使得學生了解運動員槍桿、手臂以及胸部構成三角形,是為了保持穩(wěn)定性。
四、總結與體會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題學習充滿了實踐、嘗試,需要學生親自參與進去。所以教師在設計課題的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同時進行反思和總結,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強.基于課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以“最短路徑問題”課題學習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0(14):18-19.
[2]姚璐.初中數學“課題學習”模式的構建[J].數學教學通訊,2019(08):41-42.
[3]冒劼.談初中數學教材“課題學習”資源二次開發(fā)的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8(08):51-52.
[4]楊一麗.PISA理念下初中數學課題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8(05):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