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豐
摘?要:運動能力是體育與健康學科三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它包涵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心理能力等重要構成要素。體能狀況是發(fā)展運動能力、形成健康行為、培養(yǎng)體育品德的基礎。正確認識體能概念,合理安排體能練習,全面均衡地發(fā)展學生體能是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因此,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對體能練習予以高度重視。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能;運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3-106-1
體能是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運動素質又稱體能,它是指運動員機體在運動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體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度。在中學體育課堂上實施體能練習,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推動體育課程實現更加科學化的發(fā)展,確保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更符合學生的生長需求。為了更好地強化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提出了新課改環(huán)境下中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有效措施。
一、采用體育和德育并重的方式進行體能練習
體能練習即枯燥又辛苦,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出工不出力,因此,在體能練習時,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及時表揚、鼓勵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表現,恰如其分地進行思想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能練習中,教育學生全面正確看待各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練習興趣,充分理解信任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能實現。
二、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
體能計劃的制訂,注重學生體能的全面發(fā)展,根據技能學期計劃,科學、合理安排體能練習,結合項目特點安排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練習,要注重全面發(fā)展,避免只發(fā)展一兩個體能的情況出現,循序漸進,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
體能練習主要以各種身體練習為主,經過反復練習,達到增強體質、發(fā)展體能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內容。目前,學生體質健康下降明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制定體能發(fā)展的具體目標,認真落實課間操和體育活動計劃,促進學生體能全面提高。
三、與技能項目學習相結合,采用“補償性體能練習”
補償性體能練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針對技術學習內容所需要的體能采取有效的補償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選擇與技能相關的補償性體能練習。例如:在籃球傳球教學中,體能練習選擇滑步、折返跑等腳步移動練習。在排球墊球教學中,體能練習選擇三米線腳步練習、對墻手指俯撐練習等?;@球投籃教學中,體能練習可以安排上肢力量練習,如俯臥撐,也可以安排下肢力量練習,如蹲跳起。
在課上合理運用補償性體能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補償性體能是體能的一個方面,與學生的學習內容有關系,對動作技能的形成具有補償、延伸的意義,對學生正確掌握運動技術起到幫助和促進作用。
四、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游戲、趣味性為主
學生之間的體能存在很大差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大多數體能練習,都以田徑的輔助練習為主,練習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不高,練習效果不好。應該把練習內容融合現代元素創(chuàng)新和改進,以游戲、趣味性為主。
例如:在靈敏素質練習教學中,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采用“伊利諾斯”跑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心肺耐力素質教學中,采用“萊格爾跑”練習,學生很喜歡這種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在兩條相距20米線之間來回跑,從一條線跑到另一條線為一趟,跑步的速度和節(jié)奏由音樂的聲音控制,練習開始后,每一趟必須在下一次提示音響起前完成。練習會不斷升級,每次練習升級后,兩次提示音樂之間的時間會縮短,這樣練習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速度,練習者從第一級開始,不斷挑戰(zhàn)自己,提高練習興趣,不斷發(fā)展體能。
五、合理開發(fā)場地器材
充分利用場地器材,發(fā)揮場地的經濟型、實效性。例如:練習十字象限跳,對學生進行體能練習。
十字象限跳借鑒了跳舞毯的各種跳法,但是沒有跳舞毯設計復雜,講解示范簡單、明了,學生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十字象限圖就可以開展練習,陰雨天氣也可以在室內開展,不受場地條件限制,可以課上練習也可以課外練習,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力量、協(xié)調、靈敏等素質。練習方法多樣(循環(huán)跳、旋轉跳、折線跳、開合跳、追隨跳、交叉跳)學生根據情況可以單腳或雙腳,也可以自己組合多種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六、內容設計簡單易學、具有課外延伸性
一節(jié)課體能練習的時間大概10分鐘左右,所以練習內容必須簡單易學、講解示范簡單明了,學生隊伍調動簡便,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提高練習效果。還要做到課外延伸性,通過課上練習掌握方法,課外能自己參加練習,同時還能帶動和教會家人、朋友一起參加練習。
良好的體能與科學的飲食、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但要提高或保持體能,必須進行合理鍛煉,僅僅依靠體育課是不夠的,每天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非常重要,還要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進行體育鍛煉,達到提高體能的目的。
體能練習內容的安排,需要教師根據學生運動基礎和技能內容學習計劃,精心設計練習內容、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做到以學生為發(fā)展中心、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勝光.體育教學中運動體能“課課練”研究綜述.運動,2012(06).
[2]馬成亮.運動體能“課課練”對增強學生體質的研究.體育學刊,1997(03).
(作者單位: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江蘇?太倉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