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苯y(tǒng)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多次強調(diào)“語文學習要以讀書為主,讀書為要”。本文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助力課外閱讀,引導不愛讀書的孩子愛上閱讀。
關鍵詞:語文 ?課外閱讀 ?游戲
套用托爾斯泰的名言:愛讀書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愛讀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那些整天捧著書的孩子,似乎是為書而生,扎進書堆,任憑你千呼萬喚不出來;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即使捧起書,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各種折磨。探討其中原因,除了性格、愛好等差異之外,更多的是家庭和學校中讀書氛圍不濃,缺乏針對性的引導。
新課標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語文老師都知道,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nèi),七分得益于課外書。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得想方設法引導他們走進書的海洋,加強對課外閱讀的引導。教學中,我致力于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利用孩子愛玩游戲的天性,寓教于樂,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一、游戲激發(fā)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在課外閱讀中的重要性。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閱讀”成為學生的自我“需要”,就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閱讀熱情。
1.開展“讀書大PK”競賽式游戲
“讀書大PK”是指定期比一比誰讀的書多。這種游戲在低年級最受歡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直觀呈現(xiàn)的東西能快速做出反應,喜歡用數(shù)字來衡量讀書的多少,他們你追我趕,誰都不服輸,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濃厚的班級讀書氛圍。在我的班里,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就在自己的讀書記錄本上記下書名,每周評出課外閱讀數(shù)量最多的“讀書之星”,照片登上光榮榜,當選者的欣喜之情自然不言而喻,同時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激發(fā)了他們的讀書欲望。中高年級比的是課外閱讀卡片制作,學生在制作讀書卡的過程中靜心品味、內(nèi)化語言。
2.成立課外閱讀共同體
為了激勵更多學生參與游戲,我將全班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六個小組,成立課外閱讀共同體,共同體中人人平等,誰讀的書多就可以擔任下一周的讀書組長;每周一評,按每人每篇記一分,累計小組課外讀書數(shù)量,得分高的小組成員獎勵閱讀勛章,享受多一次從學校圖書室借書的機會。利用集體的力量影響學生,大大推動了課外閱讀,課間、午休時都會有同一小組的同學聚集在一起看書,有時同一小組內(nèi)某個學生不想課外讀書,其他同學唯恐他拖了小組后腿而拉他一起讀書,讀著讀著就喜歡上了和同伴一起讀書的感覺。有一次,一個學生為了讓同伴讀書,把自己家的十來本書一股腦搬到學校來,任同伴選讀,累得滿頭大汗,卻樂在其中。在如此陣勢下,連班里的“搗蛋鬼”也捧起書來讀。
二、游戲助讀繪本
開展與繪本內(nèi)容相切合的游戲活動,是幫助學生理解繪本的有效途徑。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既要包含繪本主題中的教育價值,又要凸顯游戲的趣味性。例如,在閱讀繪本《一根羽毛都不能少》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堅持到底的不容易,我設計了游戲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玩“木頭人”游戲,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一動不動地站立的辛苦,明白做事情只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同時,游戲還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獲得情感體驗,效果勝于單純說教。通過游戲,還可以創(chuàng)編繪本,達到深層閱讀,如在《一根羽毛都不能少》繪本閱讀時,帶領學生做“木頭人”的=游戲,可以一邊做游戲一邊想象繪本人物的心理活動,深刻感悟人物形象,升華情感。
三、游戲推薦好書
進入中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僅限于讀書積累,他們更希望把自己讀的好書向更多人推薦。于是,班上開始流行制作好書推薦卡。于是,我就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為自己讀過的書做推廣閱讀的廣告,其他同學根據(jù)廣告語決定是否閱讀這本書,每月得票多的學生就是“閱讀推廣明星”。
學生的好書推薦卡設計精美,圖文并茂,很吸引人。何同學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后寫的推薦語是:一本讓你知道什么是冒險精神的書,它會讓你時而幻想,時而沉思,時而驚喜;許同學讀《愛麗絲漫游奇境》后是這樣推薦的:跟著愛麗絲,走進一個充滿奇幻的世界,經(jīng)歷許多奇聞軼事;何同學對《伊索寓言》的推薦語是:讀《伊索寓言》,找尋自己人生的方向;胡同學這樣推薦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動物們引起我的好奇心,只要讀上一段,我的好奇心就會被吸引,想一口氣讀完;陳同學讀《列那狐的故事》后的推薦語是:列那狐狡猾嗎?非也,聰明……通過好書推薦活動,學生課外讀書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得到提高。為了制作好書推薦卡,他們會潛心閱讀。小小游戲的引入,把單調(diào)的課外閱讀變得那么有趣,學生自然而然身心投入,樂在其中。
四、游戲增添趣味
1.“猜猜猜”
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形式靈活多樣,如看插圖說故事,看一段文字猜書名和主人公,看人名說故事,播放同名影視猜書名和主人公等等,猜中的學生意猶未盡,猜不中的學生暗下決心課外多讀書。
2.“故事接龍”
演讀故事也是常見的形式,即小組合作,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或者創(chuàng)新表演故事,很有挑戰(zhàn)性,學生熱情高、情趣濃。例如我班開展“故事接龍”讀書游戲,全班共讀童書《小豬唏哩呼?!?,根據(jù)讀書進度演讀故事,讓家長幫忙利用手機軟件錄制成音頻文件,發(fā)布在班級群里,全班同學關注并評價,擇優(yōu)在學校公眾號“小橘燈伴成長”里播出,推舉出的學生便成了“校園小主播”。為了這份殊榮,很多學生一遍遍地讀故事,講故事給大家聽,直到雙方滿意?,F(xiàn)在我班在學校公共號的小主播人數(shù)在逐漸增多,掀起了新一輪讀書熱潮。
總之,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能使學生終身受益。通過游戲助力課外閱讀,能使那些不愛閱讀的學生也走上樂讀之路,享受讀書之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蔣軍晶.和孩子聊書吧——讓孩子愛上閱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