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培
學生是課堂“舞臺”的主角,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展現(xiàn)課堂的真正價值。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中職專業(yè)課教師深刻認識到,只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固有模式,才能使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專業(yè)操作技能,真正體現(xiàn)專業(yè)特色。這就要求中職教師要悉心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新課導入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好的導入不僅能傳播新知,還能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教師應在導入方式上多下功夫,不同課程應靈活運用以下幾種導入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的新鮮感和主動性。
一是懸念導入法。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其對新知的強烈學習欲望。如“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計算機病毒防護”章節(jié)知識點較抽象,教師可在講解時以幾種“中毒”效果來設置懸念,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準確判斷計算機是否被病毒入侵,以及合理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二是抒情導入法。教師也可以飽滿的激情開講,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并將這種情感轉移到所講新課上來。如在講授“物聯(lián)網應用”課程時,為更準確地傳授“物聯(lián)”這一信息,教師不妨從“新型冠狀病毒”環(huán)境下京東推出的“無人送貨小車”講起,配合現(xiàn)場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物流企業(yè)如何做到在無人工干涉的條件下將物品配送到目的地的,從而讓學生對自身專業(yè)產生興趣。
三是誘思導入法。即用設問的方式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從而引出新課。比如在Photoshop中處理照片上的“紋路”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采用“修復工具”“濾鏡”等不同的解決方法,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掌握實戰(zhàn)技能。
四是音像導入法。教師可通過播放一些與新課相關的錄像、影片、圖片、錄音等音頻、視頻素材,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從而進入新內容。如在講磁盤分類時,為了更形象地展示,可以制作教學視頻,通過生動的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類比導入法、勵志導入法、目標導入法、提問式導入法等吸引學生,導入新課。
二、設疑激探,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對每組學生分別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按照課程引導,自覺進行課本閱讀、圈點勾畫、歸納總結、提出疑問,并做好記錄。我們常用的設疑方法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激疑啟發(fā)。學習,貴在“無疑處生疑”,教師可將“無疑—有疑—無疑”貫穿整個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打印機的分類與應用”時,學生會覺得修打印機沒什么難的;但在實際使用中,經常會遇到類似卡紙、不明原因報警等“問題”,因此,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顯得更加實用與重要。
二是設問啟發(fā)。教師將所講授的內容形成“問題鏈條”,使之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思考。比如在講解如何向網頁插入音頻、視頻素材時,就可以“感恩”為主題(如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等),引導學生一步步豐富網頁內容,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三是反復啟發(fā)。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會設置“陷阱”,以暴露問題,讓學生在不斷的“犯錯”“找錯”“悟錯”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遇到問題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要給其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三、合作討論,共同探究
教師在進行學生分組時,應做到分工合理、任務明確。同時,教師也要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間,把自己變成主持人、組織者、指導者,多傾聽、多觀察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人人互助參與、合作交流。學生也可分組分區(qū)討論,其討論形式是靈活多樣的。
當然,教師在分組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一切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這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也是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實施的最基本的策略。換句話說,教師要注意不同班級學生間的差異,做好“同組異構、同課異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能適時點拔學生,鼓勵學生質疑,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展示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要對本節(jié)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形成知識網絡,以方便學生記憶。
四、鞏固提高,布置作業(yè)
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意學生層次,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具有一定難度階梯的習題,如遷移型習題、誘導型習題、發(fā)散型習題、對比型習題、題組型習題、糾錯型習題、探究型習題、綜合性習題等,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以智力闖關大比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教師的板書要講究內容美、結構美、書寫美。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藝術,以及學生接受情況,合理選擇線索式、階梯式、總分式、圖表式、提綱式、標題式等不同設計方法,別出心裁地進行板書設計。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一堂課,除了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師也應該注意教學語言表達方式的多樣化。課堂教學也是一個教師帶領學生探索未知的過程,教師的一切設計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能“多思、多想、多觀察”,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時間,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及空間融入課堂。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和明顯的時代發(fā)展性等特點,探索適合中職課堂的教育教學方法,發(fā)掘學生不一樣的精彩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更是當代中職教師理應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課堂教學中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實踐。
(責編 ?李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