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 ? 要: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有“圣誕芭蕾”的美譽,《花之舞》選自《胡桃夾子》的第二幕,整套組曲由塞浦路斯的作曲家尼古拉·伊科諾穆(Nicolas.Economou)改編成雙鋼琴曲。這部芭蕾舞劇是根據(jù)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故事《胡桃夾子與老鼠王》改編的,這首圓舞曲是整部舞劇的高潮部分,是組曲中最長也是最出名的一首,經(jīng)常被選為音樂會的演奏曲目,它描寫的是“雪花飛舞”的情景。本文從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內(nèi)容,雙鋼琴的特點等分析作品改編意義。
關鍵詞:柴可夫斯基;雙鋼琴
一、創(chuàng)作背景
《花之舞》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第二幕,是柴可夫斯基在1981年-1982年間創(chuàng)作的,整套作品被塞浦路斯的作曲家尼古拉·伊科諾穆(Nicolas.Economou)改編成雙鋼琴組曲。這部舞劇音樂是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巔峰時代的作品。
二、內(nèi)容
在圣誕節(jié)之前的平安夜,主人公克拉拉的親朋友好友來家探望,他們帶了各式各樣的禮物放在圣誕樹下,在這些禮物中,克拉拉最喜歡的就是教父德羅賽爾梅亞帶來的胡桃夾子木偶,但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卻被她的弟弟佛利茲把它弄壞了,克拉拉非常的傷心,無法入眠,半夜起來偷偷去看木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鼠王帶著它的老鼠兵在和胡桃夾子作戰(zhàn),克拉拉和玩具們一起戰(zhàn)勝了老鼠王并和變成帥氣王子的胡桃夾子一起去去糖果王國進行的奇妙冒險,《花之舞》就是最后一幕描寫的是王子和克拉拉在前往糖果王國是遇到的美麗情景,糖果仙子和眾仙女一起翩翩起舞的景象。
三、《花之舞》改編成雙鋼琴曲的意義
(一)雙鋼琴的特點
雙鋼琴演奏是鋼琴藝術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是在演奏會上對著放兩架鋼琴,由兩位演奏家演奏。兩位演奏者從精神到心理上,再到肢體上要統(tǒng)一。雙鋼琴演奏是地位平等的高級合作的一種藝術形式,兩位鋼琴家合作演出不分主次,通過共同的努力一起詮釋一部作品,站在同一個角度,從同一個方向互相配合,已達到能夠展示作品的最完整的結構框架和內(nèi)涵。
鋼琴和鋼琴本身的合作大大增加了演奏難度,雖然是相同的兩個樂器本身沒有差異性,可是如何去協(xié)調(diào)兩臺相同的可以媲美交響樂隊的大型而全面的樂器,這是需要非常高的合作技巧,兩位演奏者要表現(xiàn)出音樂里共同的潛在氣質(zhì)和所有的動機,還要處理音樂不同的音色和音質(zhì),而不同的演奏家對待作品的理解,處理也不一樣,它在演奏時的表現(xiàn)要比鋼琴獨奏豐富復雜得多,它的音色層次和音響相較于鋼琴獨奏更加豐富。在技術方面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最重要的是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無論是在多聲部還是和聲等方面都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使作品構思空間更開闊、織體更豐富。雙鋼琴的音樂織體更復雜,音響效果更加輝煌,改編的原交響樂演奏的舞劇音樂通過雙鋼琴的演奏表現(xiàn)它的多樣性,也能把交響樂隊的各種樂器模仿的更好。
1節(jié)奏,在雙鋼琴演奏中、兩位演奏者都需要具備很強的獨奏能力和技巧,因為在聲部的交織中,演奏者會不斷擔任獨奏,伴奏,合奏?;ハ嗒毩⒂只ハ嘁栏接趯Ψ?,需要心靈與氣息的交流。這樣就需要兩位演奏者保持相同的節(jié)奏、節(jié)拍,互相聆聽、協(xié)調(diào)彼此的氣息和節(jié)奏感。
2各個聲部控制,聲部的控制和把握對于演奏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兩架鋼琴結合時,是縱向?qū)哟蔚目刂?。雙鋼琴的譜是有第一鋼琴聲部和第二鋼琴聲部共同組成的兩大譜表記譜,它們拆開來看似乎是獨立的,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但是又有空白的地方留給對方聲部,兩個聲部合在一起就能體現(xiàn)作品的豐富性和圓滿性。兩聲部之間互相模仿、對應、問答、彼此交流、互相引導、互相襯托,共同使音樂發(fā)展前進。
3音色的層次,雙鋼琴演奏做為鋼琴演奏的一種形式,其音樂層次更加豐富,音響更加豐滿,但是相比較管弦樂隊雙鋼琴的音色還是比較單一的。所以采用不同的音色來演奏作品的不同的音樂層次通過旋律的性格、情緒變化來進行旋律色彩和旋律語句變化。多聲部結構中音色層次的控制更加復雜,其他旋律依附主旋律聲部。演奏者雙方控制好各個聲部還要注意各個聲部的區(qū)別。
4踏板,雙鋼琴的演奏不同于鋼琴獨奏,在踏板的控制上必須非常謹慎,因為不論任何一方的踏板控制不好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演奏之前雙方要仔細研究讀譜考慮整部作品的音響等特點依照低音、和聲、語氣、句法、段落、樂句轉(zhuǎn)換。練習時要互相聆聽、仔細研究避免盲目使用。
5演奏者合作,雙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合作的藝術形式,兩位演奏者要追求共性和整體感,在演奏、處理樂曲的方式追求統(tǒng)一,要培養(yǎng)默契,以作為的內(nèi)容為中心,共同研究讀譜和長時間的練習調(diào)動個人的樂感這樣處理作品時具有豐富的表情,雙方在理性下發(fā)揮感性的認識,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合作之美。
四、結論
鋼琴音樂的語言是非常的抽象的,而芭蕾舞劇是有劇情的和人物的,每個人物都是特定的角色。芭蕾舞劇的音樂是交響樂隊演奏的,改編成雙鋼琴以后演奏要體現(xiàn)出樂隊效果的一種音樂形式,兩架鋼琴賦予了音樂是更生動和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音樂織體更加豐富,音響效果更加的輝煌,還能夠把舞劇中的多樣性表現(xiàn)的更好更完美,優(yōu)于鋼琴獨奏版本。
參考文獻:
[1]修海林李吉祥.西方音樂的歷史與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錢仁康著.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選釋[M].人民音樂出版社,1957.
[3]包天天鋼琴改編組曲胡桃夾子演奏分析[J].音樂探索,2011,03:104-106
[4]王宇婧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鋼琴套曲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