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瑩
摘 要: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果能夠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那將會有效的提升數學的學習效率。數學這一學科中包含很多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知識點和問題點,如果這時小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那將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認真仔細聽數學教師授課,并且也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師的講解中和數學教師、同學一同在課堂中共同發(fā)現問題、共同分析問題、最終一同解決數學問題,由此可見,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余時間仔細鉆研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和方式,以小學生為主體出發(fā),讓小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培養(yǎng)方式下形成有效的獨立思考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方法
一、 引言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會覺得煩瑣、復雜,但如果小學生真正的認知數學以后,就會發(fā)現,數學是一科比較有趣的學科,因為數學知識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也無處不在,所以數學教師想要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程,就要讓小學生發(fā)現數學的有趣之處,這樣小學生才能積極的參與到自己的課堂中,一同學習、解決數學知識。小學生的年紀較小,每個年齡段學習的數學知識也不同,但想要學好數學知識就需要小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這樣才能在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中。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應當把自己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充分的融入課堂中來,讓小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引導和指導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讓小學生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并且逐漸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愛好。
二、 現今小學生在數學課堂的現狀和問題
(一)小學生認為數學課堂枯燥無趣
從古至今,教師都認準傳統(tǒng)教育,但隨著時代的變化,過于傳統(tǒng)的教育和課程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如果數學教師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小學生將會逐漸的不喜歡數學課程,并對其產生反感、隔閡,從而放棄學習數學知識,到那時數學教師再想改變小學生的想法和能力,將是天方夜譚,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改變現今的教育教學狀態(tài)和方法,讓枯燥無趣的數學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以小學生為主體,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堂,改變對數學的看法,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今后的數學學習道路做好鋪墊。
例如: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時過于傳統(tǒng),總是以提問的方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但數學教師卻不知,這種方式會讓小學生越來越反感,因為在一味地陳述中,小學生會認為課程非常無聊,并且數學教師在授課時一點兒親和力也沒有,只有一味的講解和講述,所以小學生在數學教師講解中根本沒有學會知識點和重難點,而在這時數學教師還一味地用提問的方式去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就會產生反向作用,每個小學生都害怕數學教師提問到自己,而沒有回答正確數學教師也是給予批評,從未鼓勵過,所以逐漸就會讓小學生對數學教師和數學課程產生反感的心理,更別提能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不利于現今小學生學習狀態(tài),而這時數學教師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態(tài)度,以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主體,讓小學生喜愛上學習數學知識,積極地參與到自己的課堂中,一同交流、分析、解答。
(二)數學教師沒有認知到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會有些困難,因為小學生的年紀小,思維慢,想要分析和理解某個數學知識點和重難點是很困難的,所以數學教師要找到一種方式讓小學生可以輕松的與自己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等等。但現今很多數學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總認為是小學生不認真聽課,思維能力差等原因導致每個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不上去,而有些數學教師就發(fā)現了其中奧秘,能在課后仔細專研自己的課程,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加入數學課程中,逐漸數學教師就會發(fā)現,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會不斷地提升,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積極地融入自己的課程中,并能從原本枯燥的課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變得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和學習效率,由此可見,數學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尤為重要。
例如:一班和二班的數學成績就有很大的偏差,一班的數學成績整體較好,小學生的平均分都很均勻,而二班的數學成績卻有很大的差距,優(yōu)秀的小學生成績越來越好,而不及格或低分數的小學生卻越來越多,在數學教師的交流會上,一班教師和二班教師分別就說出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而在敘述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fā)現一班的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新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也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主進行教育教學,而二班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就比較傳統(tǒng)、古老,而二班的數學教師在交流過后就會發(fā)現自己的不足,認知到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因此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要了解只有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愛好,并能主動的學習數學知識,解答數學知識。
(三)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反感心態(tài)
小學生數學課堂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時,數學教師就會發(fā)現小學生會出現學習的瓶頸期,因為數學知識本身就是復雜、煩瑣的,建議的知識點小學生很容易就會理解,但是稍微加一點難度,就會讓小學生摸索不到頭腦,甚至根本找不到解題思路和方法,就算數學教師講解多變,或者小學生做再多類似的練習題,都會是一樣的結果,而小學生也會逐漸的認為數學知識過于抽象,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和愛好,但導致小學生產生這樣的心態(tài)時數學教師也占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因為數學教師沒有認知到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中也找不到誰是主體,一直以自己為主體,以枯燥灌輸的方式進行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久而久之很難讓小學生提高興趣和愛好,最終就會讓本班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而想要改變這一現象,首先需要數學教師進行改變,逐漸的讓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能分析更多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點,并且在解題中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地將知識點有效地運用到平日的學習解答中。
三、 小學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一)數學教師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讓小學生能夠重新對數學燃起興趣和愛好
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讓小學生逐漸失去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但一旦這樣數學教師就會發(fā)現,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績將會逐漸下滑,所以數學教師應當從中發(fā)現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更好、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體,如果小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和愛好,那將會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能積極地融入數學教師的多元化課堂中,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不斷地探索和積極思考,并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更加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首要任務就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將多元化的教與學方式融入自己的數學課堂中,積極有效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數學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班級的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想法,并且通過幾個人的研討和商量,最終派一名小學生表明自己小組的觀點和看法,數學教師再根據小學生的表達進行解答和糾正,通過這樣輕松的方式,不光能提高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還能拉近小學生之間的關系,小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小組暢所欲言,表達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最終通過分組討論,有效地讓小學生學會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并且能運用到平日中,從而更加喜歡學習數學知識,與此同時數學教師的教學課程也會逐漸提升。
(二)將抽象化、復雜化的數學知識轉變的生活化、具體化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于煩瑣和抽象,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后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進行轉換,將其和小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因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不能缺少數學知識,所以數學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利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將復雜、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轉變得更加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會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來布置家庭作業(yè),比如測量物體、身高等等,或者計算統(tǒng)計家庭開銷和水電開銷等等,這樣的生活化的作業(yè)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完成興趣,還能將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讓小學生能夠自主的在生活中感知數學的奧妙,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三)數學教師改變教育教學方式,小學生能通過多元化的課堂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
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得知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后就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可以將自己的數學課堂變得多元化且生動有趣,給足小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情景激發(fā)學習、思考興趣,在小學數學課程《分數的基本性質》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故事情景教學:“媽媽出門買了一個大西瓜,回到家后開始分西瓜,家里一共有四個人,爸爸說把西瓜分成四份,我們每人一份,可是寶寶聽見了卻說自己吃得多,想分到兩塊,隨后爸爸笑笑了說那把西瓜紛爭八塊吧,這樣我們就一人兩塊啦,寶寶聽見自己能分到兩塊西瓜欣喜若狂”,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數學教師讓小學生進行思考,寶寶到底多吃到了西瓜沒?最后通過思考和數學教師的講解,小學生可以得知,寶寶沒有多吃到一塊西瓜。這樣的故事情景教學不光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 總結
想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就要讓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樣的能力培養(yǎng)不光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改善小學生的應用能力,促使小學生能夠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邏輯,將其舉一反三地運用到更多的數學題目中。所以,數學教師應當進行反思,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減輕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這樣小學生就能夠融入多元化的數學課堂中,與教師一同學習、探討、分析、解決、應用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從而更好地提高數學成績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董維舉.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J].科技資訊,2020,18(7):143-144.
[2]梁永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路徑探析[J].才智,2020(10):123.
[3]李鳳萍.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自學能力[J].學周刊,2020(1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