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掌握兩個新偏旁。學習按筆順正確書寫“來”“去”。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展開想象,感受“畫”的特點。
3.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有、無”“來、去”“遠、近”3組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個謎語,謎底是什么?(出示書上的水墨畫)
2.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詩的題目。
(板書:畫)怎么猜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看看從哪些地方看出來謎底是一幅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雙手捧好書,身體坐端正,眼睛看文字。
2.同桌互讀古詩,要求:一個人讀,一個人聽,聽聽字音有沒有讀準,句子有沒有讀通順。遇到對方讀錯的地方,幫助改正。
3.這幅畫上都有哪些景物呢?自己讀一讀古詩,讀完后用筆圈一圈。
4.交流畫上有哪些景物。(山、水、花、鳥)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相機點紅“山、水、花、鳥”。
5.指名讀古詩,提醒學生讀準“山、水、花、鳥”的字音,讀好停頓。
三、精讀古詩,以識促讀
過渡: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幅畫呢?讓我們走進古詩,仔細看看畫里的景物吧。
學習第一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首詩說的是一幅畫呢?(指名說)
2.山有色。
(1)(出示詞卡:山有色)指名讀詞語。
(2)學習生字“色”:(出示:色)怎么記住“色”呢?指名說。認識新偏旁“斜刀頭”?!吧敝傅木褪穷伾?/p>
(3)生活中見到的山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青色)畫上的山也是有顏色的,(出示:青山圖)遠遠就能看到,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山并沒有什么太大不同。指名讀句子,全班齊讀。
3.水無聲。
(1)水又是什么樣?(出示水流圖及“水”的古文字)認讀“水”字。(課件點紅“橫撇”“撇、捺”)“水”左邊的“橫撇”和右邊的“撇、捺”就像水流動時激起的水花。水面激起了水花,讓我們想象一下,會聽到什么呢?(水流嘩嘩的聲音)“水”這個字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水花,還讓我們想象到了嘩嘩的水聲。再次認讀“水”字。
(2)畫上的水怎樣呢?(請一名學生走上講臺,靠近畫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沒有聲音)沒有聲音就叫——“無聲”。(出示詞卡:無聲)指名認讀。
(3)小結(jié):生活中我們能聽到水流聲,可是畫上的水聲卻聽不到。指名讀句子,全班齊讀。
(4)齊讀第一句。
4.反義詞。
(1)在這一句詩中,還藏著兩組反義詞。(課件點紅“遠”和“近”)認讀“遠”“近”。(課件點紅“辶”)認識新偏旁“辶”,帶有“辶”的字大多和行走有關。
(2)練習用“遠、近”說話:看看你的周圍,誰離你近,誰離你遠呢?(出示:_____離____近,_____離____遠。)
(3)(課件點紅“有”“無”),另一組反義詞是“有”和“無”,指名認讀,“無”就是沒有。
(4)山有色,水卻無聲,為什么這么奇怪呢?(因為這是一幅畫。師指課題“畫”點題。)
學習第二句“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1.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一句,從“山有色、水無聲”看出了這是一幅畫。下面大家合作學習第二句,找一找還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幅畫。
2.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一個人讀句子,一個人仔細聽。
(2)讀完后互相交流: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幅畫?
3.全班交流:
(1)指名讀句子。
(2)反義詞:找出句中的反義詞“去”“來”,認讀生字,用手做一做“去”和“來”的動作。
①教學“去”:(出示“去”的古文字及一個人張開雙臂邁開大步離開住處的圖片)“去”的上面像一個人張開雙臂、邁開大步走的樣子,下面的洞口是他的住處,上下合起來表示人離開了住處?!按喝ァ本褪侵甘裁矗浚ù禾熳吡?、離開了)
②教學“來”:(出示小麥圖片及“來”古文字)看看圖,再看看“來”的古文字,你知道“來”最早指什么?(小麥)“來”字和小麥的樣子非常像,“點”和“撇”就好像細長的麥葉。現(xiàn)在“來”指的是到來。
(3) 仔細看看畫,春天走了,花是什么樣?(開著、紅艷艷的)這里的花和我們平時的花有什么不一樣?指名說。(春天過去,我們身邊的花兒都凋謝了。)可是畫上的花兒還在盛開著,這就是——花還在。(課件點紅“還”)指名讀該句,相機點評,指導讀好句子。
(4) 小鳥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指名上臺看畫上的小鳥,請學生拍手、揮手、叫喚它,看看小鳥有什么反應。(小鳥不動)“不驚”是什么意思?(不害怕)人來了,鳥怎么不怕呢?(因為它是畫,師指課題“畫”再次點題。)
(5)小結(jié):永不凋謝的花和永遠不怕人的鳥,讓我們猜出了這是“畫”,齊讀這一句。
4.熟讀成誦。
(1) 師指畫中內(nèi)容,學生讀出相應的詩句。
(2) 指導學生看著板書,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背誦。
四、復習字詞,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1)(出示詞語:水無聲、山有色)指讀,齊讀。
(2)(出示:遠、有、近、無、去、來)認讀,看圖選擇正確的反義詞填入合適的句子。
(出示小鳥飛的圖片)
小鳥一會兒飛過(? ? ),一會兒飛過(? ?)。
(出示小麗離我近、小東離我遠的圖片)
小麗離我(? ? )、小東離我(? ? )。
(出示:左手攥橡皮、右手不拿的圖片)
左手(? ? ?)橡皮,右手(? ? ?)橡皮。
2.出示生字“來、去”,指名認讀。出示筆順表,學生自學筆順。
3.師范寫“來”:“來”字左右對稱,豎落在豎中線上,橫畫之間距離適中。
4.師范寫“去”:第三筆長橫在橫中線上。
5.生書寫,師巡視關注寫字的姿勢,發(fā)現(xiàn)問題,反饋指導。
五、學以致用,拓展閱讀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謎
語詩《畫》,謎語中的山、水、花、鳥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都不一樣,通過它們我們猜到了謎底就是畫。
2.(出示新的謎語詩)除了《畫》,還有不少謎語詩。請讀一讀下面兩首謎語詩,猜猜是什么,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頭上紅冠不用裁,? ? ? 解落三秋葉,
滿身雪白走將來。? ? 能開二月花。
生平不敢輕言語,? ? ? 過江千尺浪,
一叫千門萬戶開。? ? 入竹萬竿斜。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長平路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