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
【摘? ? 要】當前生物已成為了一門廣泛運用的學科,不僅便于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新的科學研究方法,日漸成為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生物學科的教學也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重視,如何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成了教師們應該思考的教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生物? 有效教學? 方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09
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是一門比較陌生的學科,而且它的學習時間并不長,卻在中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分數(shù)比例,并且初中生還處于一個生物學習的起步階段,自然教學起來也要費力許多。所以,如何將初中生物教學推向正軌,教師還需要下一番工夫才行。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以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導入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就是在告訴教師們,只有將一門學科的開頭開好,才能順利地進行接下來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就要做好課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另外,玩是孩子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將游戲與課堂導入二者結合起來,通過游戲導入來進行課前生物教學?答案是可以的,并且這種形式很好的契合了初中生當前所處的學習階段。因為初中生他們剛剛從小學階段脫離出來,對待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還處于一種迷茫的階段,如果這個時候以游戲教學的方式來進行課前導入,便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diào)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任務。
此外在游戲導入的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也能與學生們進行一個簡要的課前互動,將學生們從上課前的迷糊狀態(tài)及時調(diào)整過來,迅速進入課堂學習角色,從而便于教師們接下來進行進一步的課堂知識點講解。再者生物這門學科,從整體來看單純的講解其實也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如果能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話,一方面不僅能讓學生們感到輕松愉快,另一方面也能緩解學生們上課的乏味,無趣感,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一個比較良好的教學互動,推動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
(二)以簡潔的教案導入進行生物課堂教學
現(xiàn)下流行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生物教師也可以借鑒此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具體來說便是可利用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方式,或者制作一個紙質(zhì)的教學導案,來幫助學生們初步了解課堂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讓他們對所學知識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能有方向帶著疑問去聽課,更好的激發(fā)出學生們的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聽課效率。此外,制作一個簡要的導入教案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也是幫助教師們理清教學思路,掌握教學結構,從而更好的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聽講的時候也可以以此為出發(fā)點,來理解本堂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像抓住繩索一樣,讓學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生物學習思路。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清晰流暢。
二、通過實踐(實驗)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通過生物實驗操作,讓學生參與其中
生物的教學不僅僅是講授便可以了,它也是需要學生親自通過實驗來觀察,得出結果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要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親自參與其中,體會到生物教學的樂趣,從而推動教學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操作教學的,比如說在進行細胞章節(jié)的學習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植物還有動物標本,觀察他們的表皮細胞變化的不同,從而分析得出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要點。亦或者在學習環(huán)境對細菌的影響這一章節(jié)的生物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模擬泡菜或酸奶的發(fā)酵過程,得出相應的發(fā)酵觀察結果,從而幫助他們了解這一發(fā)酵過程,最終加深對該章節(jié)的學習印象。
總之,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他們親自參與其中,也能從中獲得生物的學習體驗感,讓他們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聯(lián)系,減少生物學習中抽象難懂的認識。并且教師通過此種方式也能在最后將知識更加形象生動的表達給學生,讓學生認識的更加到位,幫助教師達到教學預期,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從當前的生物教學背景來看,因為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教師在進行生物講課時,往往是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教學的。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是放在課堂當中,也可以放在課堂外,教學是無處不在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辦法也是多樣的。
從生物這門學科來看,它是從生活中衍生出來的一門學科,因此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生物知識。所以教師便可以利用這點,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如,讓學生自己在家制作一個簡易的生物模型或者通過觀察生活中螞蟻、鳥雀等大自然常見的一些生物現(xiàn)象來讓學生撰寫生物報告,從而加深他們的生物學習體驗感,增強他們自身的生物學習能力。學生們通過這些課外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將課本中所運用的生物知識放到現(xiàn)實中來,也能靈活運用知識,達到活學活用的教學目的。此外,學生通過這一過程之后,能更多的激發(fā)出他們對生活中所存在的生物現(xiàn)象的思考,從而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覺到生物的學習并不只是在課堂中才存在,還存在于生活中,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從這點來看,這也是對于當前初中生習能力的一個培養(yǎng),為他們以后升入高中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三、優(yōu)化教學語言,將課堂活躍起來
有些教師可能會問,教學語言的優(yōu)化到底是指哪方面?其實這可以根據(jù)教師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自行決定。教師先要知道在進行生物課堂的講學時,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教學語言,才能使學生對該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如果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強,概括性較差,那么學生對于本堂課生物知識的學習便無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不利于學生在課下做進一步的反思復習整理。因此,教師在在上課的時候,需要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教學語言,少一點空話套話,多一些實在的內(nèi)容講解,讓語言進行歸納整理,組織得更加清晰流暢,從而使生物知識的講解更加的完整,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
總的來說,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方法是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教師的生物教學需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要讓學生多思考多感受,這樣的話,學生在學習生物這門比較新奇的學科時,才會更加的有活力,學習起來才會有激情,才會提升他們自我的學習效率,最終幫助教師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秀娟.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4(30):159-159.
[2]楊碧珠.淺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