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陳斐 雷霆霆
【摘要】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更多的國際往來,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對外事務中成為重要交流工具。從多年的英語研究經驗來看,中國學生一直以來在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模式的培養(yǎng)下,少數能夠成為真正的語言交際人才。語言的根本意義和目的在于交流而不是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知識,為了更好地運用英語語言工具,面對紛繁復雜的外交事務活動,國家教育部門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將學科內容進行設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和交際能力,重視口語輸出?;诖吮尘埃瑢⒃嚪治龃髮W英語教學改革下,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學習模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學科內容;語言習得
引言
中國英語教學改革針對的是傳統(tǒng)教育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弊端:為了應試對學生大量灌輸單詞和語法的現象,忽視了英語語言應該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使得“啞巴英語”的現象在中國學生群體中非常普遍。大學生應注重綜合素質能力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根據研究表明,“依托式外語教學”可培養(yǎng)學生聯合自身生活實際的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語言練習和應用,強化輸出能力,達到大學英語學習的目的。因此以學科為內容的語言學習模式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背景
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能力,而從目前就業(yè)形勢和社會發(fā)展需要來看,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未來工作學習社交中的外語溝通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在對外事務中實現自己價值,大學英語教育針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了改革。
從小學進行的英語教學都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固然重要,但對于語言輸出而言,寫作,聽力和口語能力更需要強化鍛煉。在學科內容依托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中,應加大視聽說課程安排,放在教學的重點位置,視,聽,說三者相聯系,相促進,以高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模式可以結合中外文化差異,對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普及,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時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自然而然地進行第二語言習得。例如在英語語言學習中,有非常多的俚語,諺語,如果沒有英美文化背景作為依托,單純從單詞字面去學習,將不能真正掌握詞語的應用。有許多一詞多義,借喻等語法知識也需要建立在外語實際應用環(huán)境下。例如“honey”一次,不只有“蜂蜜”的意思,還有“親愛的”,“甜心”,只要在這樣的語言模式指導下讓學生進行理解積累和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外語。
在教學內容方面應更重視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語言的習得過程和西方文化,思想,行為習慣脫離不開聯系,如果知識單純地學習課本教材內容,不了解語言應用的實際情境和含義,那對外交流和國際事務中還是無法真正運用。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要增加文化知識滲透,語言技能課和應用類課程與語言基礎課相結合,保證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個性化發(fā)展,也滿足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語言服務于生活和工作,大量地積累語言學習資料,將有效地提升對語言內涵的理解能力,往往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時,就要注重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的海量資源為自己助力,教師也應該選擇優(yōu)質的閱讀素材和學習資料,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了解世界。
2依托學科內容的語言學習模式
2.1依托式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
大學英語在高校學科教學中十分重要,無論什么專業(yè)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大學英語,以往學生以考取四六級為英語學習目標,但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快,掌握英語這項專業(yè)技能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而大學教學模式如果還停留在傳統(tǒng)理念下,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依托式外語教學的模式主要集中體現在學科優(yōu)勢上。首先這種模式有利于構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給學生,方便學生在正確的文化背景中浸潤語言的魅力,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這也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不至于枯燥乏味。其次依托式英語教學在學科內容基礎上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互聯網線上資源和學習工具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完成語言文化的熏陶和知識的吸收。
2.2學科內容依托的概述
依托學科內容進行外語教學,其實就是要讓學生從學科內容出發(fā)進行二語習得,而不是通過教師的灌輸。這種教學方式撼動的是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讓學生成為主題,在整合學科知識和文化的過程中,開發(fā)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結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特點和學習曲線特征進行教學。依托式外語教學教師仍然需要傳授學科知識,知識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應用,將輸出英語作為主要學習目標和動力,注重聽說能力水平的提升,進行實踐為指導理念的學習,縮小學生語言知識和應用能力之間的差距。
2.3學科內容依托的教學設計
在具體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依托學科內容進行課程教學設置主要體現在,首先依托“six-T”課程規(guī)劃原理,這是由國外學者提出,主要包括theme主題,text課文,thread線索,task任務和transition過渡,topic話題的六項內容。其次要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在原有大學英語教材基礎上明確重點知識及需要學生掌握的語言技能,然后再深化主題,拓展思維訓練,鍛煉學生的外語輸出能力。最后是對生活安利的情景再現。
例如在進行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課時,第二冊Unit 7 section A 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一課時,為學生引入課堂主題是關于生命的意義,或者時間與生命,快樂生活等等。然后明確本課時重點積累的詞匯,在閱讀,寫作和口語方面如何運用這些詞匯,挖掘教材情感內容和文化知識,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升華主題,提升大學英語課堂的情感文化價值。因為主題中有涉及“l(fā)ighten your load 釋放壓力”,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引入一些關于社會學習生活壓力大的新聞報道,以及一些心理問題導致的危害引起學生的重視,引入課堂內容可以通過情景對話和分組分享的方式,對照生活中實際發(fā)生的事情進行知識共享和輸出,幫助學生理解語言背后的情感和內涵,這也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的提升費城有效。
3結束語
總之,以學科為依托的模式是目前大學英語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的重要教學模式,不僅符合外語語言學習規(guī)律,也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特點。教師不再一味灌輸知識,學生也可以實現自主學習。對語言的理解更透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使用語言進行人際交往和工作需要,也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英語應用人才儲備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學習模式[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9:175-176.
[2]盧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模式CBI[J].生物技術世界,2013,08:86+88.
[3]陶濤.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山東英才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