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藝術是音樂、文學、演唱的結晶。合唱是一種集體行為,是校園課外音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唱比賽也給校園文化增添了一絲色彩。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主張合唱教學,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通過合唱來培養(yǎng)兒童的集體協(xié)作精神。《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中指出,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班級合唱比賽的開展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茁壯成長,煥發(fā)生機,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社會的和諧都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作者在介紹班級合唱比賽的重要性的同時,也對中小學班級合唱比賽的實施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合唱;班級合唱比賽;全體學生;情感體驗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改革也迎來了曙光,教育目標的演變從強調知識到強調能力再到強調學生的審美能力中我們就可以得知,基礎音樂教育改革一步步開始以學生為中心,一步步強調學生的自主感受,班級合唱比賽的開展正是面向全體學生,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讓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力得以開發(fā),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深遠。
一、中小學班級合唱比賽的意義
(一)突出人文精神,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人文主義教育的人文精神為核心內容,人文性是音樂課程的基本性質,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的態(tài)度,更加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尖子生”,這也是在貫徹落實《新課標》當中的一項基本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過去參與合唱比賽的成員往往是選拔其中歌唱能力較好的部分同學,近年來,伴隨著校園合唱的蓬勃發(fā)展,學校的合唱活動不再僅僅是某一部分特殊群體的專屬,而是可以滲透到每一個普通的班級,涉及到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班級榮譽感也具有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是學生學習、生活、發(fā)展的直接環(huán)境,一個平等、相容、的班級集體對班級內各個學生的發(fā)展會有著一定的影響。在班級合唱團的組建過程當中,班級內的各個成員都能參與其中,雖然擔任著不同聲部角色但也有著共同的目標,各個聲部的聲音要求和諧統(tǒng)一,它與個人獨唱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目的不是突出個人風采的展現(xiàn),每個人的音色都是為整體服務的,各個成員在演唱時要用眼睛去看指揮,要用耳朵去感受其他聲部的聲音,通過長期的排練,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也將潛移默化的受到一定的影響,整個班級集體的凝聚力會更強,對于老師組織開展其他活動,培養(yǎng)他們團隊協(xié)作意識都將有著重要意義,這種從小孕育的品格對于他們將來融入到社會,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也都是影響都是深刻的。
(二)增強學生藝術審美力、表現(xiàn)力,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排練過程中,視覺美感和聽覺美感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通過班級合唱團的排練,學生們的聽覺美感會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們理解了作品所表達的基本特點、深層內涵以后會更加容易在演唱過程中抒發(fā)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對于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影響,也能更好的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與此同時,實踐表演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興趣是發(fā)展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重要動力,班級合唱比賽的開展促使班級內的每個成員都登臺表演,讓曾經(jīng)不敢在公開場合表演的學生有了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豐富了班級集體學生們的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興趣,從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且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利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結成的相互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xiàn)。新型師生關系有民主平等的特點,師生在班級合唱比賽的排練過程中亦有所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處在平等的位置,教師與學生的目標一致,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這種平等的交往,使師生都體會到了極大的愉悅,補充了正式關系當中的不足,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氣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級合唱比賽的開展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們在合唱團當中學到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合唱作品,除此之外,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交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文化素質等各方面素質都能夠得到培養(yǎng),例如,我們都知道健康的聲帶、呼吸器官便是歌唱的保證,在合唱中靈活加入一些舞蹈動作也是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體現(xiàn)。
二、中小學班級合唱比賽的實施建議
(一)增強合唱形式靈活性,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在對演唱追求專業(yè)化時也磨滅了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教師在進行合唱排練時應堅持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樂為中心,保護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樂曲的選擇盡量參考學生們的意愿,經(jīng)投票決定。同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興趣也可以在保持樂曲的主體情緒不變的適當?shù)募尤胍恍┬迈r元素,在中央音樂學院“素質型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合唱教材中,就始終堅持讓音樂屬于每一個學生,少一個都不行的理念,在匯報演出中就融入了許多其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整首合唱作品內容形式都豐富多彩,學生們的參與度也非常高,快樂的享受著音樂。
(二)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打造優(yōu)秀師資團隊。合唱教學是音樂學科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對于音樂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要求較高,要求音樂教師具有較強的合唱與指揮能力,就一般師范生教師招聘面試的技能考察而言,著重點在聲樂、鋼琴、舞蹈或者即興伴奏等能力是否達到要求,而對合唱與指揮相關方面的能力關注得甚少,但是如今中小學的班級合唱比賽實際上正如火如荼的開展,這就需要能夠適應這項工作的雄厚師資力量,對于音樂學科教學方面的師范生要求做到本科便掌握好相關合唱與指揮技能,對于已經(jīng)正式步入一線工作行列的教師則應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邀請相關的專家來校進行指導。只有當教師的合唱與指揮能力提高以后,學生才會有更加愉快、輕松的學習體驗。
(三)注重學生情感陶冶,增強學生綜合審美感受。為了擁有更好的舞臺效果,專業(yè)的合唱比賽通常會花大量經(jīng)費和精力去為團內成員定制華麗的服裝,活動主辦方甚至還經(jīng)常會把這些服裝道具當做評委打分的依據(jù),在小學班級合唱比賽中,應盡量避免這一點,我們應清楚的知道班級合唱比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一個學生都不能落下。不管承認與否,為服裝等各種費用與教師爭執(zhí)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且家庭條件不一,一條太貴的裙子有時真的就會成為一個普通家庭的負擔,作者認為只要學生們能夠享受到整個演唱過程所帶給她們的愉悅就已經(jīng)達到開展活動的目的了,班級內各成員可以自己靈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服裝,女生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裙子,男生服裝也不作太多要求,在舞臺上色彩和諧便可,至于鞋子,統(tǒng)一顏色,只要看起來舒適整潔就行,實際上,美國就有很多中小學的合唱比賽就是這么做的,穿著他們自己最喜歡的衣服,我相信他們也能更加愉快的享受音樂而不是比賽。
結語: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人格塑造有著積極的意義,課外音樂活動作為課堂音樂教學的有力補充,中小學班級合唱比賽作為課外音樂活動的組成部分,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它的開展對于學生個人、班集體建設乃至社會的和諧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當然,為了班級合唱比賽的延續(xù)能夠發(fā)揮好它的積極作用,也需要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們?yōu)橹粩嗵剿鳌⒉恍概Α?/p>
參考文獻:
[1]申歡歡.小學合唱教學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A].北方音樂.2018(24):158-160
[2]蘇莉.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有效教學分析與研究[J].華夏教師.2018(36):04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新課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4]孫俊三、雷小波.教育原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5
作者簡介:張倩(1996-),湖南常德人,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音樂教育理論。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長沙市 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