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茹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初中階段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重要階段。這是學生發(fā)展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有利于他們的未來生活和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引入和實施,促進素質教育,特別是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時代的新要求。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利用音樂的魅力來打動和感染學生,并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關鍵詞:初中生;音樂教育;德育教學
Suhomlinsky曾經說過:對于藝術,尤其是音樂,道德內涵是其靈魂和存在的意義。所有學校音樂課程的形成都應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精神生活,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形成他們的世界觀。并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音樂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聲音藝術,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旋律。積極發(fā)展音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力。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音樂教科書中的每首歌曲都包含作者不同的情感。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并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微妙的德育效果。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教育的道德功能,使其成為中學德育的有效途徑。
1.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以音樂課程為載體,逐步滲透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為中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和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活動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音樂作品進行互動評論和分析,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對于初中學生,進行適當?shù)陌l(fā)展音樂教育在改善學生的思想道德品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將教授傳統(tǒng)民間音樂作為他們音樂教學的一部分。當學生接觸傳統(tǒng)民間音樂時,他們不僅可以對我國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此外,在組織學生欣賞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同時,教師將對音樂作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詳細分析其作品背后的文化形式和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可以通過音樂作品獲得更高的肯定性。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格的效果。
2.初中德育的重要性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思想道德教育實際上是最重要的。中國許多學校或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先成長,然后才華橫溢。這反映出德育在中國潛意識中的重要性。實際上,教育改革方案已經明確指出,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滲透并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各學科的教師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許多學校和家長也秉承著先成年后成才的教育理念。這個觀念也反映出我國人民已經在腦海中刻畫了德育的教育思想。初中生正處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品德的階段。因此,初中階段是教育學生道德素質的最關鍵時期。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由于他們處于青春期并且其價值觀還沒有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形成,因此在現(xiàn)階段他們需要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觀念的指導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并形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
3.德育在音樂中的作用
3.1音樂可以以微妙的方式對學生起到娛樂和教育作用
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我們各個方面都有影響。音樂作為超越語言的載體,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在我們的潛移默化中起到娛樂和啟發(fā)的作用。
在音樂課上,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理解,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作品本身和作者的情感。對于學生來說,這不僅是一種娛樂,而且是一種無形的教育,這種教育功能是通過在微妙的轉變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來完成的。正是因為音樂是一門強烈的個人情感和鮮明的意圖的藝術,所以通過表演和藝術實踐,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和理解音樂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和內涵,從而有機地進行娛樂和教育,從而達到德育在音樂中的啟蒙作用。
3.2音樂可以無形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魅力,塑造學生的價值觀
音樂之美是美學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正是由于音樂表演的廣泛內容和豐富的情感,音樂才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對于初中學生,他們在音樂教室里通過學習各種音樂和欣賞各種音樂作品來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品味。此外,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各種音樂來理解各種習俗,文化和社會內容,理解生活原則,并形成正確的主流價值觀。實際上,正是由于音樂的獨特魅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它才能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音樂教育和音樂作品著重于情感感染,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真實,美好和美麗。例如,音樂劇《讓我們蕩起雙槳》,每當記住這一出色的音樂作品時,就會喚起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以及對和諧生活的向往。對于中學生來說,當老師演奏這些音樂作品供他們欣賞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與他們一起唱歌。這就是音樂作品的魅力,這是音樂作品對學生的審美吸引力的無形培養(yǎng)。
3.3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道德教育精神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可以說,學生的身心在某種程度上能否健康發(fā)展,還取決于學生德育的結果。根據(jù)科學證據(jù),音樂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學生來說,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和緊張感,同時可以改善他們的失落感。例如,當學生情緒低落時,老師可以為他們播放一些歡樂或搖滾歌曲,以改善他們的情緒并恢復信心;當學生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時,教師可以為他們演奏一些純音樂,以放松身心,撫慰心靈。同樣,通過音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例如,在學習“祖國歌唱”時,優(yōu)美的音樂,激動人心的歌詞和響亮的歌聲打動了學生的心靈,從而積極了解該國的過去歷史和經歷。祖國的偉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4.結論
總而言之,目前學生教育的重點是德育。積極開展初中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之所以能夠將一些道德教育納入音樂教育,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標。音樂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日?;顒印T谝魳方虒W中強調德育是必要的行為和觀念。要充分實施德育,必須以情感為前提,德育可以在音樂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音樂技能和技巧的教學,而且要重視音樂的情感影響,發(fā)揮音樂道德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得到高尚的情感。在音樂藝術世界的控制下,豐富了情感的熏陶,從而提高了思想道德標準。因此,教師需要營造音樂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新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合理選擇音樂教材,滲透音樂教育中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晶. 關于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方式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50).
[2]李小明.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教學的基本策略[J]. 儷人:教師, 2016(14):145-145.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大成鎮(zhèn)三橋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