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川
摘要: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材選用的文言文大多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載體。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僅能給學生帶來心靈的“凈化”,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發(fā)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從現(xiàn)在的教育情況來看,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欲望不高,文言文的教育效果差。另外,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是被動接受的過程,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教師的教學過程也是機械的、被動的,教師經(jīng)常進行口語教學,缺乏文言文教室的生機和活力。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基礎(chǔ),但是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始于古代文學,文言文應該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而被重視,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
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應該教學生必須用筆記和參考書理解文言文,積累一定的文言文詞匯。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文言文的鑒賞能力。關(guān)于文言文教學,首先教師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讀法,根據(jù)文言文的內(nèi)容和語調(diào),學習斷句,學習正確的讀法,然后能夠知道文言文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原文的內(nèi)容嘗試翻譯。在翻譯過程中,教師教學生使用工具書等,教他們遇到了難懂的詞匯,整理好筆記,利用上課的時間向教師提問,或者在網(wǎng)上查閱相關(guān)資料的文章學習,需要積累很多知識點。教師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適當?shù)剡M行文章的訓練,讓學生學習和學習現(xiàn)將從閱讀、翻譯、訓練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通過讀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九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接觸文言文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沒有掌握閱讀文言文的要領(lǐng)。文言文與我們目前常見的漢語閱讀方式不同,這增加了學生閱讀文言文時的困難。學生要學好文言文就必須把閱讀放在第一位,以便學生能夠正確閱讀。教師首先為學生做示范閱讀,通過示范閱讀來幫助學生。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讀和提名朗讀,這引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以學習《岳陽樓記》為例,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是范仲淹為了修繕岳陽樓而寫的記述,本文通過描寫岳陽樓的景色和天氣給人不同的感覺,在寫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同時,還寫出了自己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整篇文章讀起來很爽朗,適合讓學生一起讀。正式的課程是“你去過岳陽樓嗎?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2005年被選為‘湖南十大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在的岳陽樓和作者寫的岳陽樓有什么不同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詳細調(diào)查一下這篇文章吧!”。通過一個導入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我會模范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學生把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我讓學生自己讀10分鐘,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哪個字容易混淆,使學生感到困惑,然后讓學生一起讀。這篇文章讀得很清楚,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
二、學習翻譯,教學生正確的方法
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翻譯,傳統(tǒng)課堂上的語文翻譯方法,教師采用逐字翻譯,學生也在學習時采用這種方法,語文教學十分枯燥乏味,缺乏語文特有的語感和境界。其實文言文翻譯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理解原文的意思,規(guī)范句子順序,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翻譯方法,教師能夠讓學生自主翻譯。
以學習《出師表》課程為例,該文是在蜀漢丞相諸葛亮決定北上討魏之前,給后主劉禪寫信的表文。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在諸葛亮用鄭重委婉的語言鼓勵之后,主要是“寬廣的言道,嚴厲的賞罰,親賢遠佞,以此復興漢室”的同時,諸葛亮表達了自己忠貞的思想感情。在正式的課堂上,“這個文字是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人物諸葛亮寫的,還是寫給自己的后主劉禪的,他在文章里說了什么,現(xiàn)在大家拿出筆記,根據(jù)自己對《出師表》的理解,試著翻譯第一部分??梢岳梦恼碌淖⑨尯凸ぞ邥薄H缓蠼o學生20分鐘的翻譯時間,我在學生之間檢查學生的翻譯,時間結(jié)束后,翻譯好的學生站起來,讓學生讀自己的翻譯,我補充或者修改,然后給全班學生看這個學生的內(nèi)容和我的修改。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生正確的翻譯方法。
三、加強訓練,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文言文作為傳統(tǒng)文化流傳至今,許多知識點都需要學生記住,多義的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區(qū)分,教師可以利用練習幫助學生鞏固這些內(nèi)容。教師可將這些內(nèi)容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把這些零零碎碎的內(nèi)容分散開來,系統(tǒng)地整合片段的知識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開展訓練,幫助學生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點。
以學習《曹劌論戰(zhàn)》的課為例,在這個課程中,我將利用課時進行本文的講義。然后為了讓學生堅強這個課程,我將就本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發(fā)一份小的試卷。這不僅是為了驗證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成果,也是為了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加深學生腦海中知識的印象。在第二堂課上,我給學生20分鐘的時間來完成答案內(nèi)容。學生完成后,我根據(jù)答案內(nèi)容進行說明,讓學生對照自己寫的答案進行修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在修改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許多教師在進行文言教育時,有“學生討厭學習,教師怕教”的傾向,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為目的開展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其實對文言文的教育,不僅是文言文的意思和語言,也是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文化知識,理解作者傳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傊?,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各種應用,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文言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修改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文言文教學能夠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張有富.中學語文教育技術(shù)入門[J].讀寫(教育教學刊),2018(11):97.
[2]杜江.中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教育探索[J].閱讀與寫作(教育教學刊),2018(01):79.
[3] 張晶.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探討[J]. 文學教育(下), 2017(10):55.
[4] 趙永芳.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如何進行課前導入[J]. 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9(10):240.
[5] 沈正權(quán).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方法改進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6):94.
福建省晉江市梅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