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吳雄
摘 要:在復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化學知識結構,構建出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將其應用到復習中,創(chuàng)新復習教學模式,提升復習教學質量。文章在介紹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分析了思維導圖的應用要點,然后詳細闡述了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思維導圖;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并被應用在教學中。思維導圖便是其中一種,不僅得到了教師的認可,而且也被廣泛應用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思維導圖也發(fā)揮出了顯著的應用效果。
一、思維導圖介紹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它主要是指應用圖文將各主題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示出來,并建立鏈接,使各級主題圖能連接在一起。將其應用在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某知識點為中心,不斷發(fā)散知識點,從而形成聯(lián)系比較緊密、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因此,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并選擇合適的應用途徑,發(fā)揮出思維導圖的作用,提升總復習教學的效率。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要點
1.思維導圖的預試
結合實際來看,大部分學生之所以不能充分掌握、理解化學知識是因為高中化學知識具有理論性、抽象性的特點,且比較零散。一旦遇到較難的化學問題,就會采用之前的思維方法進行分析。但是高中化學知識類型比較多,相應的考查方式也比較靈活,采用滯后的思維方法是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的。因此,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多觀察、分析題目,并確定是否可以采用思維導入方式解決題目。
學生在解決化學題目中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概念理解不夠透徹、關系記不住、遇到問題不會分析、只會分析簡單問題、做不到舉一反三等。歸根究底,是因為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等思維能力不足,看到題目不能將其與相關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且無法深入分析題目。因此,在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學生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先預試,確認學生是否能夠適應這種思維方式,不再出現(xiàn)上述問題。如以物質的量為例,教師可以知識點為基礎,畫出思維導圖,然后指導學生如何認識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如何以物質的量為紐帶,解決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繼續(xù)拓展思維導圖,將初中化學知識融入其中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限制。如圖1所示。最后,再觀察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若是學生的解題效率明顯提高,則證明這種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教師可繼續(xù)實施這種方法。若是不能,則應結合學生學情、總復習實際繼續(xù)優(yōu)化思維導圖,或是創(chuàng)新其應用方式,以此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效率。
2.講授如何繪制思維導圖
若要提高學生的思維導圖方式,教師就應先講解如何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熟練掌握思維導入的繪制方式,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導圖能力奠定基礎。
思維導圖的繪制步驟主要包括:確定主題、羅列次主題、確定細節(jié)、整理分支結構、完善思維導圖布局。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簡單的筆繪制層次比較少的思維導圖。同時,在學生繪制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若是以鈉元素為主題,教師可詢問學生:由鈉元素這個詞你能聯(lián)想到哪些知識點,然后在學生繪制的過程中,簡單提示一些與水反應、作用等關鍵詞。另外,為了保證思維導圖的繪制效率,教師還可讓學生分組合作。但若是用于教學,教師可應用專業(yè)的繪制軟件,繪制比較詳細,涵蓋知識齊全的思維導圖,從而方便教學。
3.開展多元化評價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思維導圖的繪制水平、應用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教師應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在評價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評價:第一,層次、思路是否清晰。即通過思維導圖是否能清楚地認識到繪圖者的思考過程。第二,目標明確、發(fā)散合理。即主題發(fā)散不是無序、混亂的。第三,結構完整。即繪制的思維導圖包含的內容是否齊全、結構是否清楚。第四,布局合理、畫面整潔。即繪制的思維導圖包含的主題、次主題、細節(jié)、要點等是否能合理布局,整體畫面是否能一目了然。又如在應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結合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個人評價的主要內容為是否愿意合作、是否參與了繪制、是否能及時溝通等。小組評價的主要內容為是否具有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這樣可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等。
三、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的思維導入應用途徑
1.結合例題,夯實核心知識
復習與學習新知識并不相同。在復習中教師應抓住學習重點,并詳細講解重點知識,繪制出簡單的知識綱要。這樣就可利用思維導圖突出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住要點,并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結構體系,理清所有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再次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點,迅速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從以往的考題中選擇出比較經典的例題,并從中提取出核心知識,繪制出相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化學知識。另外,完成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建習題,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實際問題。
2.明確目標,科學應用思維導圖
高中化學總復習教學應是分階段的。在每個復習階段都應設置明確的復習目標,而后以此為指導詳細繪制思維導圖,靈活開展復習教學。比如常見金屬材料的復習中,教師可設置復習目標:能掌握鋁、鐵、銅等的性質,理解其重要應用。隨后,教師就可以此為目標,構建專業(yè)復習模塊,將相關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如圖2所示。這樣不僅能使化學知識模塊化,而且也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方便學生記憶和理解。最重要的是教師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知識點,使學生全面認識、理解金屬及其化合物。
3.以小節(jié)為單位,構建基礎知識結構體系
在高中總復習階段中,教師還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構建比較詳細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單元是化學教材的基本組成結構,因此以單元為基礎的知識結構體系是最基本的。在總復習階段,教師應重視這部分的單元知識教學,并在尋找到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串聯(lián)起來,形成整體,從而將化學教材知識整體展示出來。以碳的多樣性為例,教師可構建以下思維導圖,將散亂的知識串接在一起,如圖3。隨后,學生再復習時就可直接以思維導圖為基礎,回憶相關知識點。這樣既能使散亂的化學知識點成為一個整體,方便學生復習,也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跨越學科,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運用思維導圖的主要目的就是發(fā)散學生思維,使其能將不同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結構化、層次化的知識體系。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教師若要應用思維導圖,則應跳出以往復習范圍,將化學學科與其它學科、生活等聯(lián)系在一起。況且,化學學科與生物、語言、數學等都有聯(lián)系,且基本都表現(xiàn)在生活中。
在這一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就可以突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使其能重新認識化學,建立起化學與生活的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比如在有關水的知識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以水為中心,建立思維導圖,而且還可結合生活實例,詳細講解水資源的重要性、污水的處理等。最重要的是還可融入環(huán)保問題,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并能切身實踐節(jié)約用水。具體來說,水在生活中可用于洗漱、洗瓜果蔬菜、澆灌等。在物理學科中,大部分學生都學過水的沸點、密度、狀態(tài)等物理性質。在生物學科中,學生都知道水是細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但河流污染、海洋污染、水資源等浪費問題確實存在,且比較嚴重。將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思維導圖就可讓學生全面認識水,并達到提升學生節(jié)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環(huán)保意識。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對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非常有效。但充分發(fā)揮出思維導圖作用的前提是教師能充分把握應用要點,科學選擇應用途徑。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此為導向,靈活應用思維導圖,提升復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玉.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91-92.
[2]劉榮.利用思維導圖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8(32):57-58.
[3]蔡景利,裴華翠.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06):71.
[4]何培源.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2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