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松
摘要: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夠促進初中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在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不高的農村,初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很多問題,阻礙了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在農村,加強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初中班主任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5-007
班級是學校教學管理和生活管理的基本單位,是學校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組成細胞。班級管理如何,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一、農村初級中學班級管理的困境
(一)班主任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上級教育部門近年來不斷加大農村中學的班主任培訓力度,但有些班主任對于培訓學習積極性不高,能推則推,總認為別人的方法是好,但對我校不大適用。部分班主任認為只要能按照學校有關要求工作,完成了學校的任務,學生能守紀,成績上去了就什么都解決了。班主任忙于各類工作,沒有目標、方向,缺乏必要的班級管理方法。
(二)班主任的素質與管理能力不足
班級管理目標有差距。班主任缺乏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僅憑經(jīng)驗和主觀意愿來管理班級。對學生的要求統(tǒng)一化、模式化,即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內在潛能,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而且僅僅注重學生在校、在班這一段時間的管理,沒有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
(三)部分家長素質不高,配合不足
我校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村,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一些家長為了生活長期外出務工,使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交給爺爺、奶奶教育,隔代撫養(yǎng)。學生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缺乏與父母的交流、溝通,性格內向、自卑、孤僻,心理發(fā)生不良的變化。如上網(wǎng),不愛回家,常與同學惹事,在校聽不進老師教導,在家不聽長輩教育,夜不歸宿,抽煙,飲酒,打架等。
家長忽略了教育的責任。部分父母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或自己觀念也不太正確,少數(shù)父母不和、分居、離婚等,使得孩子在家中無法感到安定、溫暖、和諧,導致情緒不穩(wěn)。甚至有些父母認為把子女送進了學校,一切管教責任都是老師與學校的事,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責任。
二、走出班級管理困境的策略
(一)加大培訓的力度,改善培訓的條件,提高培訓的效果
近年來,我校派出骨干班主任參加市級或其他培訓,回來對全校班主任進行經(jīng)驗交流。開展“結對子”幫帶活動,以老帶新,通過“傳”“幫”“帶”給新班主任示范,讓新班主任盡快走向成熟。開展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宣傳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讓工作有經(jīng)驗、有成績、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紹經(jīng)驗,典型引領,推動全體。
(二)班主任要注重改進班級管理方法
轉變觀念,努力為學生的生命成長服務。教育就是服務。在教育活動中,切忌簡單地把學生當作監(jiān)管對象,一切要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不僅要教育好學生,而且要服務好學生。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班主任所從事的一切教育工作,歸根到底都是為學生服務的。
充分了解關心學生,尊重學生。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背景、個性、喜好及情緒,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對那些異常生(如單親、父母外出、孤兒及其他心理異常生等),更要主動接近他們,幫助引導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關心尊重學生的感受,及時給予鼓勵或幫助解決。對于學生的過失,要寬容對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事情本身的是非,讓他們明白你是關心、愛護他們,防止逆反情緒。
建立班級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班級應該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精神,在征求意見、同學討論的基礎上,制定班規(guī),以規(guī)范班集體學生的行為,保證班工作的順利開展。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1)教育是發(fā)現(xiàn)與點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點燃學生的努力與激情。因此,班主任要深入班級,深入學生,適時發(fā)現(xiàn)并找出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適當?shù)谋頁P鼓勵,不歧視任何一位學生。(2)團結科任老師,讓科任老師參與班級管理,對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有很大的幫助。對科任老師反映班上的問題,應樂于接受并及時解決。多挖掘科任老師的優(yōu)點,增強老師的自信心,從而齊抓共管地做好班級管理。(3)配合搞好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當師生間有意見分歧時,班主任要主動承擔起橋梁作用,幫助化解師生分歧。同時多宣傳老師的長處,讓學生看到老師的優(yōu)點,使他們逐漸接受、理解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建議,能婉轉地與科任交談,讓其改善,從而使科任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良好班風。
(三)采取多種方式讓家長參與管理
充分發(fā)揮家長學校的作用。邀請專家到校給家長做“感恩”“培養(yǎng)孩子成才成功”“關注孩子持久的學習動力”等主題報告,努力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讓家長能更好地針對自己的子女特點,做好引導教育工作。
建立家校聯(lián)系卡。通過聯(lián)系卡,老師和家長可及時交換學生的有關信息,家長能及時了解其子女的各方面情況,使家長積極參與對子女的教育管理。
參考文獻
[1]陳英;;初中班主任的差生轉化工作[J];學園(教育科研);2012年15期
[2]劇菊琴;;當好初中班主任的幾點體會[J];內蒙古教育;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