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摘要】目的:研究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間接治的50例剖宮產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產婦25例,采取常規(guī)產后出血處理措施,研究組25例,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觀察兩組患者的處理效果,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24小時陰道出血量。結果:兩組患者通過處理后,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要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要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24小時陰道出血量要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之間比較,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剖宮產產婦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其效果較為顯著,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和24小時陰道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5-00-02
孕婦剖宮產后會發(fā)生產時出血及產后出血等情況,是再此期間嚴重的并發(fā)癥,在產婦的四大死亡原因中位居首位[1]。因此對產婦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剖宮產者陰道流血超過1000毫升,稱為產后出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對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的預防有著重要的價值[2]。為此,本次將我院接治的剖宮產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對剖宮產產婦予以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處理,對其處理效果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剖宮產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產婦25例,采取常規(guī)產后出血處理措施,研究組25例,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3歲至37歲,平均年齡為(26.34±3.21)歲。研究組產婦年齡為22歲至38歲,平均年齡為(26.78±4.23)歲。以上產婦均符合此次研究標準,并排除無法配合此次研究的產婦。產婦對本次研究目的知悉,自愿參加,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組間一般資料無較大,P>0.05。
1.2方法 (1)對照組:對照組在分娩后進行常規(guī)止血處理,將紗布填塞于宮腔,八字縫扎出血面。結扎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2)研究組:研究組產婦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處理。將子宮牽拉出腹腔,予以膀胱腹膜向下壓力,使子宮下部暴露再將宮內出血清除。利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于子宮內側3厘米,右側2至3cm處入針。子宮側4厘米,子宮腔距切口上緣2.5厘米,距患者子宮角2.5厘米的距離,左右子宮底部將縫合線垂直縫合至后壁。宮腔橫向右側、左側厚壁處入針。在子宮底部和子宮前壁的位置縫合在右側的左切口處。將兩根縫線予以收緊,仔細檢查患者切口有無發(fā)生出血現象、子宮顏色等,并逐層關腹。
1.3療效標準 本研究以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24h出血量為研究指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17.0軟件分析本次研究結果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_x±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組間手術時間對比 兩組產婦通過處理后,研究組手術時間要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術中出血量比較 兩組產婦通過處理后,其中研究組術中出血量(732.23±89.35)mL;對照組術中出血量(1134.35±103.67)mL。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要少于對照組(P<0.05),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差異:術中出血量(t=14.691,P=0.001)。
2.3兩組產婦24小時陰道出血量比較 兩組產婦通過處理后,其中24小時陰道出血量(223.15±23.14)mL;對照組24小時陰道出血量(256.63±53.21)mL。研究組產婦24小時陰道出血量要少于對照組(P<0.05),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差異:24小時陰道出血量(t=2.885,P=0.005)。
3 討論
通常剖宮產術出血是由于胎兒分娩后母體胎盤分離引起的,子宮平滑肌收縮不良,加上血竇豐富,容易發(fā)生產后出血[3-4]。若存在前置胎盤緊密附著,將其部胎盤剝離后,子宮收縮能力受到影響。血竇的閉合能力下降,增加產婦產后出血風險[5]。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是治療產后出血常見手術,該手術以縫合線束縛外力迫使子宮收縮。促使平滑肌受到擠壓收縮宮腔。因此該項手術能夠強行閉合小螺旋動脈,減少血液灌注。同時通過加壓進一步放緩血流,加速血栓的形成,從而止血。
產婦又因子宮肌層缺血,子宮受到持續(xù)刺激進而收縮致使血竇受到壓迫,從而閉合止血。其特別適合應用在因剖宮產無效的收縮引起的產后出血。研究發(fā)現子宮吊索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是及時可靠的,手術時間和手術出血量均優(yōu)于常規(guī)止血方法,子宮縫合線的效果也很明顯。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產婦引用該項手術,其手術時間更低,術中出血量更少且在產后24h內陰道出血量明顯下降。在臧衛(wèi)華相關研究中得知,治療組手術總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要顯著由于對照組,同時在其研究中,治療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該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基本一致。
在臨床上使用子宮吊帶縫合線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需拉緊子宮縫合線,促使子宮受到外力所束縛。拉扯方向需垂直于子宮壁,垂直方向拉力的最大,斜拉會造成力水平方向受力,甚至可能引起縫合線處出血。縫合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15至30分鐘,以確認出血已得到控制。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并不適合所有剖宮產后出血的患者。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常見原因,若產婦使用宮縮劑或經按摩無效后可實施子宮背帶式縫合術。但對于嚴重的胎盤早剝性子宮卒中導致的出血,由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這種手術方法引起的出血容易加劇。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注意分析出血原因,并選擇是否使用此方法。在相關研究已被證實,提高對剖宮產產后出現出血癥狀的產婦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術后護理,能夠顯著縮短治療用時促進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產婦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其效果較為顯著,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和24小時陰道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寧炳涌.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J]. 當代醫(yī)學, 2015, 22(01): 58-59.
[2] 李春季.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療效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31): 5491-5492.
[3] 呂麗潔, 陳冬松, 盧秀媛, 等.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效果[J]. 當代醫(yī)學, 2017, 23(10): 83-84.
[4] 黃湛婷.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應用[J]. 吉林醫(yī)學, 2015(008): 1603-1603. DOI: 10. 16458/j. cnki. 1007-0893. 2015. 04. 049.
[5] 楊娉, 游一平. 多樣式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大出血時臨床應用價值的探討[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6): 131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