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丹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垂體后葉素聯合普魯卡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效果及對止血時間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肺結核咯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各組為30例,對照組單獨采用普魯卡因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普魯卡因治療的前提下,采用垂體后葉素進行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咯血停止時間、不良反應情況。結果:(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觀察組止血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加短,P<0.05。(3)觀察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聯合采用垂體后葉素和普魯卡因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止血效果,縮短其止血的時間,還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
【關鍵詞】垂體后葉素;普魯卡因;聯合治療;肺結核;咯血;效果;止血時間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0)12-031-02
現階段,肺結核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嚴重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的危害。據統計[1],我國肺結核的患者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該疾病已經成為我國重點預防和治療的傳染性疾病。大咯血是肺結核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發(fā)病非常危急,病情嚴重,主要由患者的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受損所引起,如果不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窒息,甚至于死亡[2]。對于肺結核合并大咯血的患者,藥物療法是主要的止血方法,但是單一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本研究通過對我院肺結核合并大咯血的患者進行對照試驗,探討分析垂體后葉素聯合普魯卡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效果及對止血時間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肺結核咯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60例,均符合《實用內科學》的診斷標準[3]。排除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藥物禁忌癥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各組為30例,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15-65歲,平均年齡為32.55±10.35歲,其中無空洞15例,有空洞45例;初治30例,復治30例。觀察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范圍為15-65歲,平均年齡為31.96±10.55歲,其中無空洞18例,有空洞42例;初治32例,復治28例。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照常規(guī)進行抗結核治療、抗感染治療、止血治療。
對照組:單獨采用普魯卡因進行治療。選擇2%普魯卡因,劑量為120mg,加入氯化鈉溶液250ml,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靜脈滴注2次,滴速為20-30滴/min。
觀察組:在普魯卡因治療的前提下,采用垂體后葉素進行聯合治療。垂體后葉素劑量為5單位,加入氯化鈉溶液20ml,進行靜脈注射;再采取12單位垂體后葉素,加入氯化鈉溶液250ml,進行靜脈滴注,每天靜脈滴注2次,滴速為20-30滴/min。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咯血停止時間、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斷標準分級如下[4]:(1)用藥后5天內止血,評定為顯效;(2)用藥后6-10天內止血,評定為有效;(3)用藥10天后依然未止血。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t檢驗,對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采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據的分布趨勢,P<0.05表示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照組n=30:顯效10例,有效8例,無效12例,治療有效率為18例(60.00%);
觀察組n=30:顯效1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29例(96.67%)。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的咯血停止時間
對照組止血時間為6.18±3.15天;觀察組止血時間為4.15±2.15天。
觀察組止血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加短,P<0.05。
2.3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n=30:頭痛頭暈2例,低血壓3例,胸悶心悸5例,不良反應率為10例(33.33%);
觀察組n=30:頭痛頭暈1例,低血壓0例,胸悶心悸2例,不良反應率為3例(10.00%)。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與結論
肺結核患者由于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受到病變組織的侵襲,因而造成患者大咯血。同時,因為受到患者情緒、咳嗽、排便、飲食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大咯血加重。必須對肺結核患者的大咯血并發(fā)癥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和治療?,F階段,應用于肺結核咯血患者止血治療的藥物類型繁多,其中垂體后葉素最為有效。垂體后葉素來自于動物的腦垂體,含催產素、加壓素重要物質成分,可以對平滑肌起到直接的作用,從而提高平滑肌的興奮程度,促使動脈血管收縮,尤其是收縮內臟血管[5]。因此,該藥物應用于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治療中可以發(fā)揮明顯的止血效果。但是,該藥物可以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例如頭痛、胸悶、心悸等,因此不適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孕婦。為了降低不良反應率,需要聯合其它藥物進行共同治療。本研究聯合采用垂體后葉素和普魯卡因進行治療,不僅提高了治療有效率,而且減少了不良反應,縮短了止血的時間。普魯卡因是一種局麻藥,可以興奮迷走神經,能夠擴張外周血管,有利于減少回心血量,從而促使肺循環(huán)血量減少,最終起到止血效果。
綜上所述,聯合采用垂體后葉素和普魯卡因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止血效果,縮短其止血的時間,還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周長雄.垂體后葉素聯合普魯卡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9,47(6):664-667.
[2]孫紅靜,田玉娟.垂體后葉素聯合普魯卡因治療肺結核咯血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9,25(6):105-107.
[3]陳航遠,譚其平,區(qū)方.普魯卡因、垂體后葉素、立止血聯合治療肺結核大咯血患者療效觀察[J].內科,2017,12(3):372-373,430.
[4]黃松.普魯卡因聯合腎上腺色腙治療肺結核大咯血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3):1925-1926.
[5]曾家副,陳玉強,黃慧.普魯卡因針聯合腦垂體后葉素治療咯血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6,34(3):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