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培養(yǎng)英語閱讀技巧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要求,即能夠借助圖片的形式進行小短文或者是小故事的閱讀,并且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在我國小學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中,一般將聽和說能力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忽略了對于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巧,不利于學生在高年級階段的英語學習。在當前新課改的前提和背景之下,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構建科學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前言:
伴隨著新課標的出現(xiàn),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已經(jīng)作為衡量小學英語整體能力的重要指標和關鍵要素,從總體的角度來說,通過英語閱讀可以快速的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及信息量。除此之外,一個規(guī)范的閱讀形式可以強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增強學生英語整體學習能力,所以,建造一個科學、規(guī)范、嚴格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對小學生的教學活動有積極的影響。
1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閱讀面相對較窄
就目前我國很多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來說,其閱讀內(nèi)容只局限于書本內(nèi),通過筆者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都是根據(jù)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等方面進行編寫,其閱讀內(nèi)容都是如何使用基礎的詞匯,另外小學英語閱讀教材中的重點詞匯也相對較少,無法使學生掌握更多關于英語閱讀方面的詞匯,這樣就無法滿足學生對英語閱讀的需求。對于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也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書本上內(nèi)容的傳授,讓學生掌握書本內(nèi)容,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1.2閱讀教學無法與實際應用結(jié)合
很多學生對不理解為什么英語閱讀那么重要,其實學習英語閱讀,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國外的知識,并且還能在生活中將英語閱讀所掌握的知識應用其中,這也使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多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但是通過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來看,在實際應用方面還相對較為薄弱,大多小學英語教師只注重帶領學生閱讀英語教材中的內(nèi)容,而對實際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等都沒有進行普及,這樣就使學生只能講教材中的內(nèi)容讀出來,卻不了解其深意,不能講英語閱讀知識表達出來。
1.3學生缺乏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在小學英閱讀實際教學中,導致英語閱讀教學效率低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英語閱讀并不感興趣,一旦學生對英語閱讀無法產(chǎn)生興趣,那么就會致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較低,教學就無法正常進行。使學生出現(xiàn)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學生的詞匯量較少,這是因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積累詞匯量的過程相對較為枯燥,這樣就使學生不愿意累積英語詞匯,當學生沒有足夠的英語詞匯,就很難看懂英語閱讀的內(nèi)容,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興趣;其次是教師方面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選擇一些不符合學生閱讀的文章,例如文章中的詞匯量過多、語法較難,這樣就會讓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難題,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不但在理解方面會出現(xiàn)錯誤,還會讓學生對英語閱讀失去興趣。
2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2.1閱讀前的活動
首先,開展有效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就是預習。為此,教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視。通過課前閱讀,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的背景和所處的環(huán)境,以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促進小學生應用應用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通過有效預習,使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更容易接受,同時帶著問題學習,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對于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英語閱讀內(nèi)容,教師可提前進行布置。通過初步閱讀有效預習,學生能發(fā)現(xiàn)一定的疑問和難點,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便于更好的掌握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
其次,要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方面相對較短,如果教師選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那么就會逐漸消磨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因此,多樣化的閱讀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的《Hel-lo》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圖文教學的方法用圖片引導學生,將課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看黑板或者多媒體中的圖片,讓學生們想象一下圖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在結(jié)合課本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們自己進行閱讀;也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自己選擇教材中的人物身份,然后進行情景還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樂趣。
2.2閱讀中的活動
首先,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對于不懂的單詞進行自我猜測。其主要通過學生對于該單詞所猜測的意思與其實際意思之間的差別,進行難點詞匯的導入,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上下文意思的聯(lián)系、句子的語境的方法進行詞義的猜測,并且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最終讓學生學會該生詞。學生只有養(yǎng)成猜詞的習慣并且不斷地加強鍛煉,才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猜詞能力,最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其次,讀活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是離不開任務驅(qū)動的,只有通過設定不同級別的任務,才能夠使學生在逐步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讀活課文,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需要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不同,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形式等,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和層次對于材料進行閱讀,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2.3閱讀后的活動
首先,實施以學生為主要學習對象的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整體能力而言,因為先天的環(huán)境、家庭狀況、社會氛圍等因素的制約,導致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不協(xié)調(diào),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通過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手段。比方在依照文本知識進行填空,將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進行拓展鞏固。然后以此為基本要求,對閱讀后的環(huán)節(jié)實施相應的知識延伸,使實踐的設計過程從簡到難。通過誘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為以目標設置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的對學生實施指導,手把手教學,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養(yǎng)成跟著教師的思維方式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了轉(zhuǎn)變這種教學方式,在提出問題時,留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意識,指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與思考,不斷發(fā)揮自身的學習熱情。
3結(jié)語
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務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模式,同時應該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遵循新課改的要求,應加強“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加強閱讀理解能力,強化閱讀思維習慣。通過傳授學生良好閱讀方法和技巧,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倩倩.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鄭忠坤.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