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整合了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TPACK)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從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教學法知識(PK)、技術知識三個方面的詳細研究了TPACK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根據(jù)研究的結果并且得出了結論,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引入TRACK技術,有利于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fā)展。
關鍵詞:整合技術;學科教學法知識;TPACK;中學物理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整合技術的手段正在不斷滲透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促進了現(xiàn)代整合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教學的結合。利用整合技術進行教學管理和模式的改革,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素養(yǎng)及良好的實踐習慣,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教學工具,掌握規(guī)范的實驗分析方法等。本研究從整合技術的中學物理學科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簡稱TPACK)視域出發(fā),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對整合技術的物理學科內容、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知識、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進行了設計及應用。
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是進行TAPCK設計的首要階段,科學內容知識的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重難點知識,以及與這些知識相關的先決知識,即在對學習目標知識分析后同時要關注實現(xiàn)學習目標所需的前提知識。學科內容知識的分析有利于教師事先建構和組織結構良好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對學習目標先決知識的分析將有利于教師做好教授新知識的預熱準備設計。學科內容知識是實際被學習或教授的學科知識,在中學物理教學的學科內容中,要根據(jù)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特點,將TPACK技術應用于教學,用來改進課堂教學方法,達到充實課堂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整合技術的學科知識旨在通過技術富有成效的方式支持數(shù)據(jù)的表征與操作,科學的學科內容也限制了能被采用的技術類型,同樣技術也限制了可能的表征類型,但是反過來也構造了新的、多種多樣的表征。
簡言之,教師的技術知識、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綜合在一起的關鍵就是要知道在何處使用技術,使用何種技術,如何使用這種技術進行教學或幫助學生學習。
第一、技術在何處使用的切入點在于如何捉進或幫助學生和教師進行學習和教學,這與科學這一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知識密不可分。例如,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定律,以及許多復雜的物理過程都可以用圖、文、聲、像并茂的多感官綜合刺激,使這些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生動豐富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配音等更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幫助學生理解授課內容,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應用TRACK技術教學,可以通過經(jīng)典的實驗來真實地展現(xiàn)物理過程,使學生能直接抓住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把握物理運動的主要特征,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并通過非智力的作用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第二、確定使用何種技術關鍵在于明確哪些技術可用,以及決定應該使用哪些技術。這一過程是在充分分析科.學內容知識和搜集教學法知識基礎上進行綜合考慮的結果,即哪些技術用于服務教與學,哪些技術專門用來教授和學習科學知識,哪些技術專門用來進行科學實驗活動。例如,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便是講一節(jié)課,學生也難以理解,反而只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畏懼感。這些知識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大家看到模擬的直觀的情況,這不僅可以將內容講得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利用技術教學可大大加快教學進度,從而節(jié)約大量時間。對于少數(shù)學生不能及時弄懂的內容可以反復播放,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第三、如何使用技術進行教學需要教師關注科學主題知識、學生的理解與認知、教學法知識,教師對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或站點進行重新設計,設計重點是內容、方法和技術相關的關鍵問題,包括重新設計面向中學生發(fā)布的網(wǎng)絡課程,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重新設計資源庫,活動形式包括集體詞論、項目陳述與辯駁、異步網(wǎng)絡同論、撰寫日志以及記錄對整個設計過程的反思。通過這種設計可以深刻地理解技術、內容與方法三者之間相互建構的動態(tài)關系。更重要的是,這種設計學習模式將學習技術、學習設計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提高了教師持續(xù)學習的能力。
在TPACK不斷融入教師教育改革和教師教學實踐的今天,關于TPACK理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其研究概念框架的精細化和TPACE研究角度的多樣化使得研究正在向更深更廣的程度發(fā)展。作為一個物理學科教師,在了解TPACK的內涵概念和其發(fā)展過程之后,最終目的在于使教師明確在教學主題中的什么地方可以使用技術來促進教與學。將概念融入教學活動中去,在平時的教學中,將多媒體教學和平時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實現(xiàn)教與學的良性互動。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引入TRACK技術教學,將不僅是促進教學手段的變革,向時還必將促進關于教材的觀念與形式、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進而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美鳳,李藝.TPCK:整合技術的教師專業(yè)知識新框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4):74-77.
[2]陳靜.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視閾下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J].電化教育研究,2009(0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