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古人文藝起來,堪比陽春白雪,一枚小小的閑章可藏可玩,言志、抒情、賞景、詠物、自嘲、逗趣,充滿了哲學、美學以及人文色彩,把個體生命體驗表達得淋漓盡致,妙趣橫生。
閑章是古代文人的“標配”,始于秦漢時期的吉語,它不像玉璽,是權(quán)力的象征;也不像平民百姓手中的鈐印,是身份的證明。閑章沒有契約味道,它是中國漢字的篆刻藝術(shù),集書法、繪畫、雕刻之大成,是一門獨特的表達方式,完美體現(xiàn)了東方文明的神韻。
閑暇無事,我喜歡讀閑章,像讀文章一樣,翻來覆去地看。雖然我于篆刻是一個門外漢,但這并不影響我的喜愛,賞書法,品印文,心領(lǐng)神會處,便覺得句句精妙,都是好文章。
閑章言志。閑章雖小,卻能一覽無余地體現(xiàn)一個人的心態(tài)與胸襟。像“抱樸”“守拙”“百忍”等,足以表達一個人的襟懷。齊白石先生有閑章“浮名過實”,潘天壽先生有閑章“強其骨”,啟功先生有閑章“凈其翁”,小小一枚閑章,人品與風格決然而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酷愛梅花,晚年雖一目失明,但仍然堅持畫梅,并刻有一枚閑章“尚留一目著花梢”,是謂目盲心不盲,其心志毅力為后人津津樂道。
閑章風雅。閑章雖小,卻能一覽無余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意趣與品格。像“琴心三疊”“一個閑人天地間”等,足以表達一個人的閑情逸致。明代畫家徐渭有閑章“田水月”,當代作家汪曾祺先生有兩方閑章“嶺上多白云”“人書俱老”,古樸、渾厚、蒼涼、幽遠,躍然紙上。此外,像明人的“樹影搖窗”“江風山月”和清人的“萬壑千巖”“閑云野鶴”,都是印中有畫,畫中有印,詩情畫意,擴展了人們的想象空間。
閑章逗趣。閑章雖小,卻能一覽無余地體現(xiàn)一個人的曠達與幽默。像“枝指山”“搜盡青峰打草稿”“廢畫三千”等,都很幽默、逗趣,極盡自嘲之能事。清末趙之謙更絕,他有—方閑章“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玩味之余,令人忍俊不禁。書法家林散之有一枚印章“瑤池歸來”,竟然是因為洗澡時不慎跌入燙水池,導(dǎo)致無名指、小指殘廢,那么倒霉的事情竟如此調(diào)侃,可見其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
閑章,像一方小小的天地,風雅、有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方小天地里馳騁,把情趣、才華掛在氫氣球上,能飛多高就飛多高,可以不顧及別人的臉色,而只在乎自己的心情。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詩、書、畫、印,大紅的閑章在水墨畫中有時會起到點睛的作用,一幀小畫,一卷書法,哪怕是一張白紙,只要鈐上一枚閑章,便如風雪中之紅梅,立刻生動起來,鮮活起來,有了不一樣的韻味。
金石篆刻,刻的是痕,留下來的卻是人生軌跡。一枚小小的閑章,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意趣、情懷。從那些有趣的閑章中,可以窺見一個人的處境、志向,領(lǐng)略一個人的品格、情操。有道是閑章不閑,方寸之地,氣象萬千,雋永別致,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