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以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知識結構和表征知識點的輔助工具,在教學中的成功運用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初中階段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黃金時期,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尤其是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1.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1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中指出,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狀態(tài)最有效的動力即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語在閱讀教學上的效率就必須首先提高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初中英語閱讀在難度上的增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吃力,同時也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隨著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在閱讀教學時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文章內(nèi)容,將復雜難懂的文章轉化成鏈條式的知識結構,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事先建立一個宏觀上的理解,降低了文章的閱讀難度,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繼而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
1.2能夠?qū)W生進行思維上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
初中階段正是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而每個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發(fā)展情況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師難以用同一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如果過多的干涉到學生的思維角度又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時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就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思維導圖重在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清晰的結構組成來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層層剖析,摒棄了過去死記硬背的低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建立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課前利用思維導圖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文章篇幅明顯增長,長難句和生詞量的增加都使文章閱讀的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生在感受到文章閱讀的吃力感后再面對英語文章時其畏懼感也會明顯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思維導圖在課前的應用就可以有效改變這一情況。例如在對八年級上冊的Unit 6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開展課堂教學前,在對文章進行閱讀的準備工作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插畫來引出Robinson這一故事主人公,引導學生以Robinson為中心制作思維導圖,通過從小對各種版本的魯濱遜漂流記的閱讀來發(fā)表自身對這一人物的認識,由此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熱情,為接下來閱讀教學的開展做好了鋪墊。
2.2課中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
要實現(xiàn)對文章的高效閱讀首先要在短時間內(nèi)理解文章大意,繼而在熟悉文章背景和總體主旨的情況下對各段落進行細節(jié)的解讀,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進行梳理。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的Unit 6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時間為思維導圖的制作主題,由學生梳理出Robinson剛剛出現(xiàn)在荒島時的生活狀態(tài),和幾星期后Robinson的生存狀態(tài),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結構上的分析,也培養(yǎng)了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的習慣,對閱讀教學的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2.3課后利用思維導圖鞏固成果,幫助學生擴展知識范圍
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可以對相關閱讀文章進行擴展,例如對原文的故事進行擴展,或者將文章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擴展。例如還是在八年級上冊的Unit 6一課中,通過對Robinson流落荒島的生活描寫,引導學生學習Robinson在遇到困境時的樂觀心態(tài)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同時閱讀到Robinson的求生細節(jié)后,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野外遇到危險時的自救知識進行拓展,既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又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鍛煉。
3.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以圖像為主要呈現(xiàn)手法,在理解上更為直觀易懂,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剖析后能夠更直觀地展示文章內(nèi)容,因此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在進行文章閱讀時的學習難度。教師要認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加強對思維導圖在教學工作中的熟練應用,為打造更高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錚貝.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杭州師范大學, 2017.
[2]董向艷, 張孝君.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 2017(15).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復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