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舞動治療是將動作用于心理治療中,以促進個體在情感、認知、肢體、靈性和社交上的整合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藝術治療形式。本文介紹了舞動治療的定義和“身心交互”的核心理論及獨特優(yōu)勢,并結合舞動治療在高中團體心理輔導和個案中的具體應用,闡述舞動治療在促進高中生自我覺察中的作用,以拓寬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豐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更好地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關鍵詞:舞動治療 自我覺察 成長 高中生
一、舞動治療及核心理論
舞動治療于20世紀40年代在歐美逐漸興起,90年代傳入中國。美國舞動治療協(xié)會對它如此定義:“舞動治療是一個促進個體情緒、社會、認知和生理整合的過程,聚焦于治療關系中呈現(xiàn)出的動作行為?!逼浜诵睦碚撌巧?、心緊密相連——心智層面的體驗也會被身體感知到,而身體層面的變化則會帶來認知和情感層面的變化。來自社會心理學基于身體的新研究——社會具身效應,進一步驗證和支持了舞動治療身體與情感相互交織的基本假定,即“身心交互”這一觀點。
二、在團體輔導中利用舞動促進高中生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嘗試
1.探索自己從“走路”開始
我在校園里觀察到不少學生走路時身體僵硬、低頭含胸、縮手縮腳。這樣的學生是父母和老師眼里的乖孩子、好學生,一般都是從小被家庭和學校管得過多過死,習慣于壓抑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很難感受到學習和生活中的樂趣,缺乏青少年身上本該有的那種蓬勃朝氣。
我在團體輔導時讓他們從步態(tài)的覺察開始:先兩人一組相互觀察、模仿對方的走路姿勢,然后反饋給對方看。不少同學從來不知道自己走起路來是這個樣子,也不喜歡這種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的狀態(tài)。這種覺察是可喜的開始。那接下來怎么改變呢?舞動治療認為,動作反映人格,不同的動作其實是由動作者內在的沖動、愿望、意圖、情緒決定的,在舞動治療里體現(xiàn)為力量、時間、空間關系、流動等內驅力要素,改變了這些要素就會帶來心理上的相應改變。因此接下來我?guī)ьI同學們探索不同內驅力元素:加入“力量”這一元素,體會強有力時虎虎生風和輕柔時飄飄灑灑的不同感覺;加入“時間”元素,體會加快速度、大步流星和慢慢悠悠、閑庭信步的不同感覺;加入“空間”元素,體會聚焦時直奔目標和面面俱到又有點漫無目的的不同感覺;加入“流動”的元素,體會身體僵硬、緊張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不同感覺。在這樣的探索中,同學們對身體和動作對自己的影響有了切身的感受。隨著動作的不同,情緒也隨之變化,身心的交互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2.“走、停、撤”中的玄機
兩人一組,確定A、B,所有的A站在一邊,所有的B遠遠地在對面站著。A朝對面的B走去,B想象A是自己設定的某個或某類人。B有三個選擇:可以讓A朝著自己一直走,也可以讓A停下來,還可以讓A撤回去。反饋發(fā)現(xiàn):同學們最喜歡設想的A的身份是“老師”,當看到自己可以讓“老師”停下來和撤回去的時候,他們特別開心。這個活動讓學生對“老師”代表的學習壓力和課業(yè)負擔有了清晰的覺察。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在壓力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時候,他們是有叫“?!钡臋嗬摹MR幌?,放松一下,勞逸結合;或者停一下,想想自己學習的初心。這時候往往就會有更堅定的選擇。
3.“扎根”中的動作隱喻
動作隱喻是壓縮在動作或姿勢中的象征意義。它是舞動治療的主要工具。在團體心理輔導中,我經(jīng)常讓學生想象自己是一棵樹。身體挺拔地站立著,像樹干,積聚著滿滿的能量;腳穩(wěn)穩(wěn)地站在大地上,像樹根,不斷地向大地的深處扎根;雙手向上,伸向天空,像樹枝,吸收陽光雨露。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深深地呼吸,靜靜地感受。然后再把自己感受到的畫面畫出來。所有活動結束以后再分享。很多學生感覺像充了電一樣,很舒服、很有力量,覺得沒有什么困難能難倒自己。再次看著自己畫的樹,覺得它還在源源不斷地給自己帶來力量。這樣通過動作意象的象征性意義,內在的感受得到表達,情緒得到轉化,潛意識意識化,顯示了創(chuàng)造性藝術療法的獨特魅力。經(jīng)常做一做這樣的“扎根練習”,學生對自己會有更多的覺察,進而激發(fā)內在的能量,逐漸養(yǎng)成用身體的改變來調節(jié)情緒和認知的習慣。
三、在個案中利用舞動治療促進學生的自我覺察和成長
1.離我四米遠的女生
一個主動來求助的女生進到心理咨詢室,卻低著頭不敢抬眼看我。我讓她自己選擇:離我多遠她覺得自在,就停在那里。聽到我的話,她開始后退,最后在離我大約四米遠的地方停住了。從霍爾的動覺領域的區(qū)域劃分來看,這樣的距離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親密區(qū)域、私人區(qū)域的范圍,也超出了日?;拥纳缃粎^(qū)域,屬于沒有什么互動的公共區(qū)域了。由此可見她對于人際交往的恐懼。人際關系的源頭往往來自和母親的關系。一問,果然,她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媽媽。這個十五六歲的女孩,“懂事”地一個人在學校旁邊租房住,好讓媽媽安心在家?guī)У艿?,爸爸安心在外跑出租車。在班里她總是微笑著為同學服務,為別人排憂解難??墒窃谝股钊遂o的時候,她經(jīng)常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她的孤獨抑郁卻沒有任何人可以排解。我讓她先從和自己的身體鏈接開始: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放松,一點點舒展、打開自己的身體,學著去傾聽身體的聲音。平時也堅持這樣去和身體鏈接,和自己的心鏈接。在咨詢室里,嘗試著抬眼看我。和同學在一起時,嘗試著距離拉近一點點。學著和母親提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和媽媽說自己喜歡吃什么菜。這看起來只是小小的放松、眼神的交流、距離的拉近、要求的提出,其心理意義卻是對自己的關愛,對他人的信任的修復。半年以后,當她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時,我差點沒認出來:這個大大方方主動和我打招呼的女生,就是以前那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女孩!
2.找到“發(fā)聲的感覺”
一個高三學生來咨詢,這個男生壯壯實實的,可說話的聲音卻特別輕、特別小。一問才知道,他的父親大學畢業(yè)后,總覺得懷才不遇,對社會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滿。在家庭中,這個父親極為強勢,兒子做什么都要聽父親的,根本沒有話語權。他被強勢的父親壓得喘不過氣來。對這樣的求助者,我從他說話的聲音著手,讓他先試著說話聲音大一點,可是他努力了半天,依然沒什么改變。征求他的同意后,我站在他身后,先將雙手的手掌貼在他的后背上,靜靜地給他以支持,然后由輕到重用空心掌拍打他的后背,讓他隨著我拍打的輕重發(fā)出相應的聲音。一開始他不敢發(fā)出哪怕大一點點的聲音,后來隨著我的力度的慢慢加大,他的聲音開始大了起來,后來越來越有底氣,最后發(fā)出了渾厚的男中音。分享的時候他的感覺是“痛快!酣暢淋漓”。通過支持性的動作,借助于發(fā)聲,他壓抑的心情得到了釋放,并且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蘊含的力量。我讓他回去后繼續(xù)嘗試大聲、有力地說話,學會在聲音里加入“強力”的力量元素,再輔以“扎根練習”,找到自己的核心能量,讓改變一點點發(fā)生。不要小看這樣的訓練,習慣的力量累積起來是很強大的。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有其隱喻的意義,能更迅速地抵達內心,促進覺察,帶來成長。這就是舞動的魅力!
四、結語
高中生處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關鍵期,通過身體和動作來工作的舞動治療特別有助于他們進行直觀的自我覺察,并用簡單易行的動作促進他們的改變。舞動中融合的音樂、繪畫、聲音、詩歌、戲劇等藝術的元素,又特別受學生的歡迎,能極大地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更加豐富,更能走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善待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李宗芹.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fā)展與內涵[M].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
[2]MEEKUMS.舞動治療[M].肖穎,柳嵐心,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3]李微笑主編.中德舞動在中國的應用(2017)[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7.
[4]李微笑主編.舞動治療入門[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