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聯(lián)鋼
【摘? 要】新聞稿的撰寫是新聞事件的濃縮,內(nèi)容上應以扼要和簡潔的筆觸,敘述新聞的要點和事件輪廓,格式上簡潔,美觀,整理有序。在我們的生活,有許多人正在從事或有志于從事新聞工作,它們包括各種媒體記者、各社會媒體通訊員、特約記者、新聞專業(yè)的等。
【關鍵詞】新聞;寫作;技巧
引言
如何寫好新聞稿件是新聞工作者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新聞采訪寫作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1.熱愛新聞報道這項事業(yè),掌握新聞寫作特點
有一句話講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你就會熱愛它。作為基層通訊員,從事宣傳報道工作是件苦差事,有時為了一篇稿件,經(jīng)常深夜伏案,殫精竭慮,絞盡腦汁,辛辛苦苦寫出的稿件,投出去也可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另外,在新聞稿件寫作之前對信息需求的判斷、對信息價值的評估、對信息資料的逐步積累和深入加工的過程,也要占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就需要通訊員耐得住寂寞,自覺地、持之以恒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唯有如此,方能最終修得正果。因此,基層通訊員只有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內(nèi)心深處培養(yǎng)新聞寫作的興趣,熱愛新聞宣傳報道工作。
新聞寫作特點:(1)短小精練。新聞要短小精練,這是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記者采寫新聞來說,寫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時的報道新聞事實,同時也鍛煉小記者的采寫能力;就讀者閱讀新聞來說,它便于閱讀。(2)語言生動簡潔。新聞的語言只有生動、簡潔,才能吸引讀者。(3)“倒金字塔”結構。新聞的寫作是將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寫在新聞的最前面,按事實重要性程度和讀者關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內(nèi)容越是重要的,讀者越是感興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遞減。這在新聞寫作中稱為“倒金字塔”結構。一般地說,新聞具備”五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結構上,新聞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五個部分組成。寫作新聞要發(fā)稿迅速、及時,語言簡潔明快,篇幅短小。在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1)寫作內(nèi)容要新鮮,作者要有敏銳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況,要占有資料,要做有心人。寫新聞,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給人一定的啟迪。有些事情,盡管事實不是那么新鮮,但有意義,那就要選擇新的角度加以報道。(2)事實要準確,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之所在。(3)采訪要快,寫作要快,講究時效性。(4)篇幅要短,容量要大,要提高新聞內(nèi)容的”含金量”,力求短而有豐滿內(nèi)容,短而實。(5)要寫得通俗、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6)要反復錘煉語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力求字字句句載著盡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煉、傳神、明白如話的文字,去點撥新聞事實,讓讀者品味、領略新聞中所包含的豐富內(nèi)容。一篇新聞報道,無論是消息,還是通訊、特寫,一般都包含這些因素。通過對這五要素的把握,我們面對一篇新聞,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內(nèi)容。這對于每天接觸大量信息的現(xiàn)代人,快速篩選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無疑是有幫助的。
2.積累新聞素材,選好新聞題材,找準新聞角度
寫稿時要做到“三勤”。采訪收集到材料以后,就要勤想、勤看、勤寫。平時應多看一些書報,看別人怎樣寫稿,有什么技巧。并注意把一些好文章、好題材、精彩段落和話語記錄下來,以便以后參考借鑒,有條件的最好去參加上級或相關新聞報道的寫作學習培訓班,對提高寫作水平,爭取寫出高質(zhì)量的稿件,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一基層新聞工作者,更應該重視積累新聞素材。新聞素材是進入記者視野并被記者所意識,所采摘的生活現(xiàn)象,即從社會生活攝取而來的、尚未通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沒有新聞材料的積累過程,就談不上新聞寫作的問題,作為記者,要積累新聞素材,必須重視自己的“筆記本”。角度,是新聞寫作向自然科學借用來的一個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記者處理采訪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聞價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筆記本上和記憶中的材料,如何進入新聞的既成軌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構成為新聞的特殊由頭,就為記者進入材料的世界打開了一個突破口,開啟了一扇大門;同時,找出最便于讀者接受的角度,實質(zhì)上是對材料的歸納和梳理,并對讀者認識、接受事實起到了一個“導讀”的作用。
3.新聞稿要求新鮮性、清晰性、準確性和客觀性
由于新聞的受眾通常以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新聞,所以最重要的信息一定要首先呈現(xiàn)出來以吸引讀者,之后才是對事件的詳細描述。(1)構思和組織文章。
①標題。新聞標題一般是短句,這一個短句需要最大程度地概括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標題需要吸引眼球,但是不要為了吸引眼球而用一些文不對題的題目。范例:《開展“尋找臨滄最美麗村莊”短視頻》《耿馬打造“邊關樞紐”大交通網(wǎng)絡》《讓老百姓在基層看得好病》。
②導語。導語是新聞的第一句話,它應該包括文章中最具價值的新聞點。就算一個讀者只讀了文章的導語,他也應該可以獲得這篇新聞中的主要信息。導語一般應該以第三人稱來寫,并且涵蓋“作文五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如何發(fā)生。
③主干。文章的主干部分應包括背景、采訪對象的觀點看法和其他必要的事實,以便讀者可以詳細的了解事件始末。每一段應該有一個小的主題,每個自然段最好不要超過150字。最好以事件的重要性依次遞減的寫下來,第一段最為重要;而不要僅按照簡單的時間順序安排段落,寫的像流水賬一般。讀者應該能夠通過瀏覽文章的第一部分,就獲得文章中主要的新聞信息。如果他們感興趣,才會接著讀完后面的內(nèi)容。通過你的采訪中受訪者的陳述、相關的數(shù)據(jù)、史料來支撐你的每一個觀點。
④結語。最后一段應該為全文做出總結,并且指導讀者對本條新聞以外的相關信息進行有方向的關注,為全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事件調(diào)查。
①搜集信息。一旦你確定了自己的寫作主題,首先應該調(diào)查稿件所需的相關信息。將故事呈現(xiàn)給那些對背景知識并無了解的讀者是你的首要任務。而你也一定希望以最深入的調(diào)查、最一手的信息一鳴驚人。采訪和寫作前閱讀相關背景,你才能正確的撰寫新聞。比如,如果你要寫一篇關于“耿馬自治縣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報道,你首先應該清楚耿馬的縣情,創(chuàng)建需要什么條件等等。
②進行采訪。第一目擊者的話和專家意見是新聞的重要支柱,因此,你應該找出那些事件相關的人,對他們進行一些簡短但有效的采訪,他們的回答會很好的充實新聞內(nèi)容。預約受訪者。當面采訪和電話采訪都是可以的。利用采訪來支撐你的內(nèi)容,不要歪曲采訪者的原意。那些接受你采訪的人,其實是在為你的新聞提供幫助。如果你要發(fā)表他們的話,就應該保證文章中的引用不是斷章取義,而是真實的傳達了他們的意思。
③對事件真實性進行確認。作為新聞撰稿人,你應該為讀者呈現(xiàn)準確的新聞信息。誤報新聞可能看起來無傷大雅,但后果是很嚴重的,除了誤導公眾外,你作為記者的信譽也會被業(yè)內(nèi)外懷疑。比照權威數(shù)據(jù)來源核對文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和其他重要數(shù)據(jù)。當寫一篇關于“當?shù)孛撠毠酝七M情況”的報道時,給當?shù)赜嘘P主管扶貧辦公室打個電話,核對工推進數(shù)據(jù)。校對文中出現(xiàn)的姓名和其他特有名詞,保證書寫正確,尤其要確保你的采訪對象的名字沒有寫錯。
總之,在新的融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認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對新聞事實負責,對自己的受眾負責。新聞寫作知識對于基層新聞工作者來說是基礎性業(yè)務知識,只有勇于實踐,大膽嘗試,深入采訪,勤奮筆耕,不斷提高新聞采訪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