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興 楊燕 張秋寧 李志虎 李雪松 韓霞 侯文沛 王佳 雷旭東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甘肅 蘭州730050
近年來,我國胃癌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具有發(fā)病人群廣、病因復雜、年齡跨度大等特點[1]。胃癌作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當患者癥狀加重就診時,超過30%不能手術治療[2],關于胃癌的治療與預后一直是關注的重點[3],截至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胃癌仍缺乏特效的干預方法,臨床常用治療方法為放化療,副作用較大,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均存在不利影響。用中醫(yī)理論作為指導進行辨證施治,不但能控制腫瘤患者的病情,還可以降低化療副作用[4-5]。本研究通過探討益氣健脾方配合SOX 方案(注射用奧沙利鉑+替吉奧膠囊)化療對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影響及治療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6月至2019 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晚期胃癌患者106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年齡43~70 歲,平均年齡(56.26±2.47)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現(xiàn)代腫瘤學》[6]中有關胃癌的診斷標準,TNM分期為Ⅲ(A、B)~Ⅳ期;②無化療、免疫療法或者類固醇類藥物等其他治療史;③預計生存期≥3 個月,EORTC 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 評分≤2,體力狀況(KPS)積分≥70分;④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正在使用其他抗腫瘤藥物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不愿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齡患者;③患有不能控制的精神疾病者;④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及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患者;⑤無幽門梗阻、急性出血和穿孔等腫瘤急癥手術指征者;⑥患者依存性差,不愿接受中醫(yī)藥治療者;⑦治療前1月,服用其他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藥或中醫(yī)適宜技術;⑧合并濕熱證、陰虛證、陽明腑實等非脾虛證者;⑨治療過程中合并嚴重胃腸道反應、胃腸道出血不能進服中藥湯劑者或不愿進服者;⑩治療過程中,因合并嚴重并發(fā)癥,需調整治療方案者。
1.3 藥品與儀器 益氣健脾方藥方組成:黨參、黃芪、茯苓、白術、甘草、半夏、陳皮、木香、砂仁。惡心嘔吐者加姜竹茹;腸鳴溏便者加炒山藥、炒薏苡仁;痞滿腹脹者加厚樸、枳實;食欲減退者加炒麥芽、炒谷芽。上述方劑出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卷一,均為湯劑,1 劑/日,分2次服用,14 天為1 個療程,治療2 個療程。注射用奧沙利鉑:南京制藥廠,批號20080401,規(guī)格50mg/支;替吉奧膠囊:齊魯制藥,國藥準字H20100150。XL 型流式細胞儀,美國Beckman Coulter 公司產品;Lightspeed 16排螺旋CT,美國GE 公司產品。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采用SOX 化療方案進行治療,藥物用法及劑量:注射用奧沙利鉑130mg/m2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靜脈滴注,且時間大于3 小時,第1 天;替吉奧膠囊80mg/(m2·d-1)口服,每日2 次,第1~14天,患者每次用藥前常規(guī)檢測心電圖、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腫瘤標記物,21d 為1 個周期,至少治療2 個周期,或出現(xiàn)疾病進展或出現(xiàn)不能耐受的毒副反應。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毒副反應時給予相應藥物進行保護,并按照NCCN 指南規(guī)范給予減藥,或停藥等處置。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益氣健脾方輔助治療,1 劑/日,分2 次服用,14 天為1 個療程,至少治療2 個療程。兩組均使用常規(guī)藥物進行止吐,保肝等治療。
1.5 觀察指標 ①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CD4+、CD8+及CD4+/CD8+)的變化;②CT 檢查患者治療前后病灶區(qū)域大?。虎塾^察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情況。
1.6 療效評價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CT 檢查觀察腫瘤病灶大小,根據患者臨床檢測結果,參考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進行療效評估:①以患者腫瘤病灶部位完全消退,療效持續(xù)4 周以上為完全緩解(CR);②以患者治療后腫瘤病灶部位縮小50%以上,療效持續(xù)4 周以上為部分緩解(PR);③以患者治療后病灶部位縮小25%~50%,療效至少維持4 周為穩(wěn)定(SD);④以患者治療后出現(xiàn)新的病灶部位,或病灶部位增加超過25%為惡化進展(PD)??陀^有效率=(CR+PR)/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CR+PR+SD)/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量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CD4+、CD8+、CD4+/CD8+比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CD4+/CD8+比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D8+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 CD4+ CD8+ CD4+/CD8+對照組 33.49±4.12 29.13±3.51 1.15±0.5334.28±3.67 29.76±3.07 1.19±0.57觀察組 31.76±4.54 28.27±3.65 1.12±0.6242.63±5.36*# 23.53±3.22*# 1.81±0.64*#n 535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疾病控制率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由于胃癌發(fā)病具有隱匿性,早期檢出率較低,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到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8-10],因而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晚期胃癌治療的主要措施。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是晚期胃癌患者常用的臨床化療藥物,治療過程中常伴隨嚴重毒副反應,從而影響化療的進程[11-12]。因此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增加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延長患者生存期是晚期胃癌患者臨床治療的關鍵。
近年來,中醫(yī)藥輔助化療在臨床治療晚期胃癌中的應用備受關注,其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化療毒副作用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既往研究表明,益氣健脾中藥具有抗癌、減輕化療毒性、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等作用[13-14]。本研究益氣健脾方中,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多糖及皂甙具有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張明明等[15]研究了黃芪多糖對接受SOX 化療方案治療的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觀察到化療抑制胃癌術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黃芪多糖能改善患者免疫狀況。李豪俠[16]應用黃芪多糖注射液治療正氣虛弱老年胰腺癌患者28 天結果顯示,患者免疫功能指標與卡氏評分均升高。本研究益氣健脾方中黃芪、白術、黨參、茯苓、甘草可燥濕和中,健脾益氣;木香、砂仁健脾行氣、燥濕止痛;半夏、陳皮有健脾理氣功效;諸藥合用,可共奏健脾益氣、和胃理氣之功。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看,這些藥物存在不同程度抗腫瘤、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升高血紅細胞、增加抗體數(shù)量等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患者免疫功能[17]。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治療客觀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益氣健脾方聯(lián)合SOX 方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能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及疾病控制率,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可作為晚期胃癌治療的一種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益氣健脾方配合SOX 方案化療可明顯提高晚期胃癌療效顯著且可減輕化療毒副反應,為益氣健脾方的臨床使用價值提供科學依據,為晚期胃癌患者化療探索一種依從性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