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 張燦芝
[摘要] 目的 總結并歸納在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互動溝通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9月選取154名胃腸外科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7名,對照組實習生接受常規(guī)帶教,觀察組實習生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通過書面考核與現(xiàn)場操作考核的方式評價帶教結束后實習生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通過CTDI-CV量表對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估,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探析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結果 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評分、操作技能掌握評分以及分析問題能力、求知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開放思想、應變能力、評判思維自信心等評判性思維能力、對帶教的滿意度與采用常規(guī)模式帶教的實習生相比均具有顯著優(yōu)越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互動溝通模式應用于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可顯著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習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度及對操作技能的掌握度,且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其溝通能力,加強團隊協(xié)作,激發(fā)求知欲,開放實習生的思想并提高應變能力。
[關鍵詞] 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帶教;互動溝通模式
[中圖分類號] R47;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6(a)-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54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nursing interns from June 2018 to September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7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nterns received regular instru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erns conducte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o evaluate the intern's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through written assessment and field operation assessment, evaluate the intern'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the CTDI-CV scale, and use questionnaire survey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apprentice's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Results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was used to teach the internship i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coring of operational skill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knowledge, teamwork, open thinking, resilience, and self-confidence in judging think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interns adopting the conventional mod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the interns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 the interns' grasp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s Sexual thinking ability,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strengthen teamwork, stimulate curiosity, open up the intern's mind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胃腸外科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科室,手術治療是其中的重要治療手段,患者易因身體的不適及手術的影響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且生活質量受到了一定影響,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較高[1]。臨床帶教作為幫助實習生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階段,帶教質量直接影響到實習生的綜合能力,是各級院校實習生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由于胃腸外科對護理人員的臨床操作技能、溝通技能等有較高的要求,而常規(guī)帶教方式主要注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未能為實習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進行有效鍛煉,臨床應用效果并不理想[3]。互動溝通帶教模式作為一種由教師、實習生、患者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可有效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4]。該文2018年6月—2019年9月間針對154名胃腸外科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組后分別采用常規(guī)帶教與互動溝通帶教模式,通過書面考核與現(xiàn)場操作考核的方式評價帶教結束后實習生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評估其評判性思維能力并對比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總結并歸納在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互動溝通模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54名胃腸外科護理實習生納入為研究對象,并對納入的實習生實行分組處理,其進行隨機分組,77名對照組與77名觀察組。對照組男生13名,女生64名,年齡最小20歲,最大24歲,平均年齡(22.36±2.11)歲,中專生24名,大專生22名,本科生31名;觀察組男生14名,女生63名,年齡最小21歲,最大25歲,平均年齡(22.61±1.09)歲,中專生23名,大專生23名,本科生31名。探究兩組實習生的年齡、性別、學歷等基礎研究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習生接受常規(guī)帶教,由帶教老師統(tǒng)一講解胃腸科病房的規(guī)章制度,并依據(jù)教學大綱進行知識的教授,通過多媒體等方式進行實踐操作技能的展示。
觀察組實習生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帶教開始前對實習生的知識水平及操作水平進行了解,并依據(jù)實習生的性格特點及綜合能力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帶教,具體如下:①情境創(chuàng)設。針對病情典型且護理問題較多的具體胃腸科病例設置教學問題,并形成輕松和諧的討論氣氛,由帶教老師用溫和的語言講解病房環(huán)境及注意事項,依據(jù)重點內容逐步講解,減輕實習生的緊張感,并對護理程序進行規(guī)范化,鼓勵實習生對護理問題進行自主思考,提高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討論參與度。②學習互動。鼓勵實習生參與胃腸外科患者護理的各項工作中,通過老師與實習生的交流、實習生與患者的交流、實習生之間的交流等提高實習生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并指導實習生進行正確的護理操作,提高實習生的實踐能力。③知識建構。鼓勵實習生不斷進行技能與知識的熟悉,自主進行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聯(lián)系、歸納與拓展,掌握各項操作的基本原理,提高掌握度。
1.3 ?觀察指標
通過書面考核與現(xiàn)場操作考核的方式評價帶教結束后實習生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通過CTDI-CV量表對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估,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探析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知識與技能考核均設置滿分100分,滿意度問卷設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3個項目。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154名胃腸外科護理實習生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知識與技能考核分數(shù)、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均用(x±s)表示,行t檢驗;滿意度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習生知識與技能考核評分比較
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評分、操作技能掌握評分與采用常規(guī)模式帶教的實習生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習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比較
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的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與采用常規(guī)模式帶教的實習生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實習生滿意度比較
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的實習生的滿意度與采用常規(guī)模式帶教的實習生相比具有顯著優(yōu)越性,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互動溝通帶教模式通過增強教師、實習生、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信任感,激發(fā)其學習熱情,且在病房護理的參與中可顯著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溝通能力,促進其更好地適應崗位,培養(yǎng)實習生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
該次研究中,采用互動溝通模式進行帶教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評分、操作技能掌握評分以及分析問題能力、求知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開放思想、應變能力、評判思維自信心等評判性思維能力、對帶教的滿意度與采用常規(guī)模式帶教的實習生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高的分析探究價值,說明對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實習生進行互動溝通帶教可顯著提高實習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實習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提高實習生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互動溝通模式應用于胃腸外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可顯著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習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度及對操作技能的掌握度,且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其溝通能力,加強團隊協(xié)作,激發(fā)求知欲,開放實習生的思想并提高應變能力,促進實習生更好地熟悉臨床護理的工作,使實習生得到更加優(yōu)質的發(fā)展,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馬紅麗,王清.雙向情境行為實錄反思培訓在耳鼻喉頭頸外科護理溝通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 15(20):2546-2548.
[2] ?張婷,常慧,張曉靜.多媒體結合互動溝通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7):186-187.
[3] ?趙月飛,林楚華,饒靜云.案例教學法聯(lián)合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康復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5):144-145.
[4] ?段文平,孟慶慧,郝桂蘭,等.SBAR溝通模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30):2380-2384.
[5] ?陳濤,楊翠云.SBAR溝通方式聯(lián)合品管圈護理帶教模式在神經(jīng)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40(S1):150-152.
(收稿日期: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