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莉 王純杰
[摘 要] “水課”現(xiàn)象是部分高校師生對高等教育快速跨入普及化所帶來問題的一種被動反應。“金課”則是一種主動應對,并首次將學生的因素明確列入,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必將為提升本科教育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應當看到,“水課”產生的原因并不能通過打造“金課”來完全消除,“水課”的各種變化的形態(tài)還會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因此應當以“金課”為導向,采取系統(tǒng)措施對“水課”逐步加以改造。
[關鍵詞] 高等教育;普及化;金課;水課
[基金項目] 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JGJX2018C38)
[作者簡介] 賀 莉(1970—),女,吉林長春人,碩士,教授,主要從事高等數(shù)學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7-0302-02? ? [收稿日期] 2019-11-25
2018年8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淘汰“水課”,打造“金課”。2018年11月,高教司領導正式宣布實施“雙萬計劃”,即建設一萬門國家級“金課”、一萬門地方高?!敖鹫n”。這一切都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跨入普及化時代的大背景下發(fā)生的,因此,有必要從高等教育普及化這個視角,去審視“金課”和“水課”及其相互關系。
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據(jù)《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預測,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以上。按照美國學者馬丁·特羅的理論[1],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為精英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在16%—50%之間為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在50%以上為普及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1.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必然帶來高等教育特征的顯著變化[2],不僅是簡單的數(shù)量擴張,同時也伴隨著公眾對高等教育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以及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對人才質量的更高要求。如果在2019年我國順利實現(xiàn)高等教育普及化,則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到普及化的時間只有17年。而美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到普及化用了30年時間。近二十年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平均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如此快速的規(guī)模擴張,對于實現(xiàn)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滿足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對人才數(shù)量的迫切需求,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大規(guī)模擴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入學門檻,加上擴招帶來的高素質生源的逐級向上流動,使得大多數(shù)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新生素質相對下滑和分層化[4]。新生素質的變化以及社會和公眾越來越高的要求,客觀上要求高等教育系統(tǒng)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及考核標準等進行適當調整。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反應相對滯后,應對措施也不盡如人意。處于高等教育第一線的師生則各自做出了一些被動和不正確的應對,于是出現(xiàn)了“水課”現(xiàn)象。
部分學生不具備合格學生的基本條件,因此無法跟上按照既有標準開設的課程,也難以通過相應的考核,只能無奈地選擇逃避或放棄。在教師方面,在部分學生不具備起碼學習基礎的情況下,還要按既有的標準授課,不及格率又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否則學生不滿意(學生評教借助行政權威作用,變成了一種教學質量監(jiān)控和教師績效考核的管理手段[5]),領導臉上也不好看。部分教師便采取了一些灌水的做法。而教學主管部門也面臨難題,一方面,新生素質相對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課程考核的通過率卻不能下降,否則就會影響到畢業(yè)率和就業(yè)率這兩個敏感的指標。“清考”[6]措施的出現(xiàn),與此有很大的關系。
2.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乍看似乎與高等教育普及化沒有關聯(lián),實則關系密切,這就是“重科研,輕教學”[7-8]的指揮棒。我國高等教育精英化時代和大眾化時代早期,科研經(jīng)費緊缺,高校的科研活動主要集中在一些重點高校,其他絕大多數(shù)高校的教師主要從事教學工作。教師考核標準上“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象也基本不存在,多數(shù)教師對教學工作都能安之若素。隨著高等教育跨過精英化和大眾化階段,并即將進入普及階段,國家對高校的投入有了顯著增加。我國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占GDP的比例已經(jīng)超過了4%,而這當中超過1/4的經(jīng)費投入了高等教育。高??蒲谢A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fā)展。國家和地方設立的各種研究基金、計劃和項目,為教師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經(jīng)費保障。國家對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的強烈需求,也轉化為高等教育管理部門對高校業(yè)績評價的主要指標,并進而轉化為對高校教師的考核指標??蒲锌己酥笜司哂卸炕奶攸c,每一個項目,每一分經(jīng)費,每一篇論文,都能定量地轉換為考核分數(shù)和績效獎勵,教師做科研名利雙收。教學評價則很難定量化,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很難得到準確的評價和回報。由此管理部門“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標準逐漸建立,教師當中“重科研,輕教學”風氣也越加流行。主要精力投入科研,教學就難免投入不足,這也是“水課”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述對“水課”產生原因的分析自然不夠全面,但部分學生不具備合格學生的基本條件和教師大部分精力被科研分流,這兩點對于我們認識“金課”與“水課”的關系非常重要。從學生層面看,部分學生不具備合格學生的基本條件,連“水課”都難于應付,更難于參與“兩性一度”高標準“金課”的打造。如果一定要“拔高”,“金課”的質量就要大打折扣。從教師的層面來說,大部分精力被科研分流是一個不爭的實時,要改變這種局面,光靠“金課”自身是無法解決的,必須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做出積極改進。
3.“金課”的提出,首次明確體現(xiàn)了學生因素的重要性。從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講的“提升大學生的學業(yè)挑戰(zhàn)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yè)志趣,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xiàn)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到吳巖司長提出的“兩性一度”標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都明確體現(xiàn)了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而“金課”的成果也要體現(xiàn)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這相對于以往的精品課和優(yōu)質課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可以看作是高教主管部門應對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帶來的諸多挑戰(zhàn)的一種積極措施,必將對提升本科教育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高等教育普及化帶來的高校學生文化水平、知識水平以及讀寫能力下降的挑戰(zhàn),教師的大部分精力被科研分流,以及導致“水課”現(xiàn)象的復雜社會原因,短期內難以消除。“水課”也會以各種變化形態(tài)在一段時期繼續(xù)內存在。在處理“金課”與“水課”的關系上,應當在打造“金課”的同時,對“水課”逐步加以治理和改造,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在自身現(xiàn)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既不能一味“拔高”,也不能任其邊緣化。應當以“金課”為龍頭,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和改造,推動教學管理和評價體制的轉變。
總之,“水課”是現(xiàn)階段我國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一種癥候,它是果而不是因?!敖鹫n”首次將學生的因素明確列入,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金課”“兩性一度”的高端性,決定了它必將對提升我國本科教育質量起到重要作用。產生“水課”的原因短期內難完全消除,淘汰“水課”也不能急功近利。對“水課”要加以系統(tǒng)的引導和改造,而不是簡單淘汰。
參考文獻
[1]James J.F.Forest and Philip G.Altbach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M],243–280.Jan.18,2008.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鐘秉林,王新鳳,邁入普及化的中國高等教育:機遇、挑戰(zhàn)與展望[J].中國高教研究,2019(8):7-23.
[3]張輝蓉,盛雅琦,宋乃慶.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70年:回眸與前瞻[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4(5):1-11.
[4]葉曉陽,丁延慶.擴張的中國高等教育:教育質量與社會分層[J].社會,2015,35(3):193-220.
[5]王琳琳.高校學生評教中行政權威的作用邏輯與權力規(guī)約[J].當代教育科學,2019(8):3-6.
[6]陳浩捷,李孝更.高校清考制度芻議[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80-84.
[7]王春雷,黃宇華.委托代理理論下的“重科研輕教學”現(xiàn)象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31(10):15-18.
[8]解德渤.重科研而輕教學:一個制度主義的分析框架[J].高等理科教育,2015(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