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孫慧賢 郭寶鋒 尹文龍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課件在教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成為高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成為高校教師必備的技術。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從課件內容設計、教學設計、技術性、藝術性及其制作流程幾方面,對多媒體課件設計進行總結,為高校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多媒體課件;通信原理;Premiere;Authorware;快速虛擬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08-0061-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coursewa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he production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have also become a necessary technology for college teache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us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s more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The paper summarizes from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ware content and instruction, technicality, artistry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 teachers to make multimedia courseware.
Key words multimedia coursewar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Pre-miere; Authorware; QuickTim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1 前言
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平臺,綜合運用文字、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將其協調成為一個整體,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多媒體課件就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和運用課件,在視聽上給人以富于變化的信息[1]。一般情況下,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一堂課內傳播的信息量更大,傳遞的方式更直接。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課件已融入高校課堂教學中。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運用多種類型的表達形式展示教學內容,成為教學內容展示的常規(guī)手段,也是校方日常教學督導和教學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因此,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成為高校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術。
2 多媒體課件設計
課堂教學采用的多媒體課件以演示型為主,教師將授課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統(tǒng)領教學活動的始終,掌握教學的內容和節(jié)奏,所以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受體,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作為知識傳播的對象,在課堂教學中應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而展開,所以學生既是觀眾也是主演。教學活動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成為主體,才能達到深層次的知識傳授。
教學內容設計? 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內容設計上,必須遵循知識體系的結構合理性和完整性。通信原理課程以通信系統(tǒng)模型為主線,涉及信源、信宿、信源編碼解碼、調制解調、信道編碼解碼等幾個主要模塊,再加入綜合性的基礎知識,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2]。學時較短的課程知識點分散、難以成體系時,建議單獨一堂課也應遵循此原則。比較典型的例子比如講座課,講座課一般是2~4小時的單次課,講解的知識點之間也應由一條主線進行連接,這樣聽眾才能跟隨講座者的思路思考問題、接納新知識直至有所領悟。
另外,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還應邏輯結構清晰、層次性強。比如概率論課程,以概率論的基本概念為基礎,闡述隨機過程及其分布,當一維隨機變量無法描述某一實驗的結果時,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隨機變量來描述,即多維隨機變量,之后講解多維隨機變量的分布函數、概率密度和分布律。但在實際問題中,人們只關心某些能描述隨機變量某一種特征的常數,如球場上運動員的平均身高、射手打靶的準確程度等,由此引出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這樣設計,教學內容邏輯結構上清晰、層次性強。
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學內容必須正確,符號、單位等應符合國家標準。內容正確、表述準確的多媒體課件也從側面反映出制作者治學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一些技術類、工程類的課程內容還應具有時效性和前沿性。如通信原理課程,通信技術發(fā)展迅猛,現在正值三大電商搶占5G市場的時機,若是在課堂上還在以第四代移動通信為重點進行講解,勢必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倒不如趁著5G大發(fā)展講解其主要技術,而后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講解通信原理知識。高起點、低落點,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產生好奇,再講解簡單的基本原理,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培育他們熱愛學習、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
教學理念? 在教學理念上,好的多媒體課件有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和批判的能力。設計一堂課的開頭可以是一個問題、一個故事或者簡單的復習已學知識,從而引出本課堂的新內容。可以在多媒體課件在制作時運用文字或者視頻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興趣。教學目標設計上需清晰、表述規(guī)范,多媒體課件中避免出現過于口語化的詞語,但是表述還應與授課對象的認知水平相適應。比如給本科學生和??茖W生上同一門課,由于授課對象本身的接受程度不同,講述時的表述要在專業(yè)性和通俗性之間做平衡。
教學內容設計應重點與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清楚教授內容的重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需要引導性強,多數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再提出、分析解決的常規(guī)思路,啟發(fā)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還應注重較好的人機互動,具有友好的可操作性,這樣有利于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或者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討論。根據學習內容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多媒體技術?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在多媒體課件中勢必會加入多種教學資源,比如展示和教學內容配套的各種資料文件、例題分析、慕課或網絡教學的各種資源鏈接,或者視頻、動畫甚至三維立體展示等[3],這些對多媒體課件的技術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多媒體課件運行可靠,不會出現卡機的現象,資源鏈接、導航正確,容錯性好,盡可能兼容各種運行平臺。
其次,對于操作者而言,操作應方便靈活、交互性較強,在鏈接的轉換時間和各種啟動時間上盡量短以提高效率。
在多媒體課件中如果插入相關軟件的使用,要注意軟件與多媒體課件版本的兼容性。特別是設計較復雜、工作量比較大時,對軟件的應用技術水平要求更高。用戶環(huán)境需友好可靠,素材資源要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比如上課時用教室的計算機打開一個LabVIEW仿真的可執(zhí)行文件,而該執(zhí)行文件需要一部分軟件本身的支持,當計算機沒有安裝相應支持軟件時,可執(zhí)行文件便無法運行。因此,為避免此類事情發(fā)生,就需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并使得技術表現符合多媒體認知的基本原理。
藝術性? 要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除合理的教學內容設計、規(guī)范的教學理念策略設計和運行良好之外,還需講究藝術性[4]。多媒體課件的界面局部要合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新穎、活潑、有創(chuàng)意,不千篇一律。但是作為課程的一整套多媒體課件,還應注意整個風格的統(tǒng)一,不能有的版式用古典風,有的又用工業(yè)風,反差較大。另外,在課件的切換上導航要清晰簡捷,因為多數教師上課時都會用到換頁筆,所以建議導航盡量少,這樣可以減少教師在計算機上操作的次數,增加肢體表達的時間。
在色彩搭配上應注意協調,盡量用與所講課程內容搭配的色彩。比如講解古典音樂欣賞,可以選取較為深沉的顏色,將人帶入古典的氛圍中;而講解技術原理時,可以選擇明快的顏色,讓人眼前一亮,引起學生注意。建議參照微軟給出的色彩搭配方案,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并且視覺效果好,符合人們的視覺心理。
多媒體課件中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要切合教學主題,和諧協調、配合適當??傊?,多媒體課件要制作精細,才能吸引力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制作流程? 多媒體課件是多種素材構成的有機整體。在設計之初,首先要準備好教學內容,編寫腳本,根據教學需要,確定幻燈片課件的每一個內容、組成元素以及表現形式、布局等。然后挑選合適的素材,素材要以教學目的為尺度進行選擇。圖片可以通過網絡直接下載或者用常用的圖片編輯工具Photoshop進行編輯;視頻動畫也可以利用網絡下載或者自己制作,視頻剪輯軟件有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Movie Maker,Adobe公司的Premiere,或者流行的手機剪輯軟件如樂秀視頻剪輯視頻編輯、Vlog視頻剪輯視頻剪輯助手等;聲音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或利用樂曲大師等音頻編輯軟件制作。
素材全部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專門的工具軟件來完成,如Author-ware[5]、PowerPoint、Flash、FrontPage、Premiere、Dream-weaver軟件等,還有可能在課件中插入仿真軟件。每種軟件都有各自的特點,在使用時要注意揚長避短,發(fā)揮各種軟件的優(yōu)勢。多媒體課件不是多種素材的簡單拼湊,而是素材之間的協調搭配、有機結合,這對制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也有較高的要求。在制作后期還要反復演示,提高可操作性。
融合新型信息化手段?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涌現出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教師應以科學的態(tài)度采取相應的對策,堅持教學技術服務于教學的思想,而非單純?yōu)榱藝W眾取寵而采取的手段,通過揚長避短、合理利用,使現代教學技術在推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快速虛擬技術的出現實現了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的新結合,為仿真技術走向普遍化提供了新途徑。甚至在一些教育機構和中小學的課堂中,教師使用的多媒體也可以與仿真技術相結合,仿真勢必會成為發(fā)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2019年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fā)射第52顆、第53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至此,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wèi)星全部發(fā)射完畢,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系統(tǒng)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不同于GPS的一點是,可以發(fā)送短報文。在教學中就可以應用仿真軟件對短報文的收發(fā)過程進行模擬,以此為契機,讓學員了解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原理和應用。
在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環(huán)境下,學員的學習停留在基礎理論層面對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是不夠的,需要督促學員多了解通信技術的新發(fā)展,拓寬知識面。因此,用于教學的多媒體課件還要與新的教學手段相結合,融入新的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3 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比較
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對于教學內容較多的課程,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傳遞較多的信息;有些課程圖像、公式較多,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加直觀、高效的方式進行展示,不僅美觀,而且比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或推導更準確直觀。
多媒體課件帶給教學諸多的優(yōu)點,但是不是完全否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呢?答案是否定的。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應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認識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如板書、實物展示等的優(yōu)點。比如一些較為復雜的公式,利用多媒體課件直接將公式引出,在課件上講解推導,就不如板書推導更容易使學生理解和接受。再如實物展示,如果將實物圖片在課件中直接給出,學生只能了解到物體的形狀,對于物理的大小、立體形狀,材料展示并不直觀,因此,實物展示更具優(yōu)勢。
高校中一些老教授很少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但卻講得十分精彩,從這可以看出教學中使用何種手段還應結合教師自身的特點,依據課程教學需要而定。對于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來說,結合教師的特點,最大限度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新型教學手段的效能,是高校教師應追求的目標之一。
另外,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一點是時效性。應用的多媒體技術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硬件參數不斷改善,軟件也隨之不斷升級,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應考慮軟硬件的兼容性。
4 結語
多媒體的制作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技巧,還受制作者本身業(yè)務水平、藝術素養(yǎng)、思維習慣等的影響,甚至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使用同一個多媒體課件也需要加以修改。高校課堂上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在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方面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教師備課的壓力。但是,完全依賴于多媒體演示進行教學是不可取的,機械的播放會使教學喪失生命力,無法對課堂反饋做出回應。因此,多媒體課件還應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肖威.多媒體課件制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3]潘嫵.淺析如何制作多媒體課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32):106.
[4]李雪晶.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運用剖析[J].科技資訊,2014(31):177.
[5]陳冠雄,李光群.Authorware多媒體制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