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文
摘 要:目標是體育教學中的靈魂。通過一年來的體育教學,我才初步理解目標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假如教學沒了目標,那么這課就沒了方向。不過,這里所說的目標,主要是指給學生的“具體任務”。學生有了具體任務,才會有動力所在。但是,若教師設立的任務不恰當,就會掐得其反,造成不好的教學局面。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教學目標;具體目標;任務
研究目的:為學生創(chuàng)立具體目標,使學生在體育課體驗成功。
研究對象:本校學生
研究方法:實踐法、觀察法、分析法
研究結果與分析:
1 根據(jù)學生年齡創(chuàng)立具體目標。
1.1? 不同年級的學生身心發(fā)育程度不同,我們可以依據(jù)他們不同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立具體的上課目標。比如一節(jié)三年級(或者四年級)的跳遠課,我們可以在起跳板的基礎上再跳過一定高度的橫桿,這樣學生看到有橫桿,必然產(chǎn)生越過的心理,越過的學生自然能體驗到成功,越不過的學生也能很快掌握技巧,加快了速度、跳躍踏板的力度大了,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掌握運動技能技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1.2? ?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確立不同的發(fā)展目標。例如跳繩,兩節(jié)跳繩課,一節(jié)是一年級,另一節(jié)是三年級。一年級的老師教學生跳繩,老師教得不錯,怎樣搖繩,怎樣輕跳。然后就讓學生自己去跳,有的學生跳得很熟練,有的學生跳得很吃力,其實老師計時一分鐘下來,有的學生跳50多個而有的學生只能跳幾個,差異會很大的,教師的什么措施能夠讓學生是否知道自己這個差距,并能夠形成動力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呢?1、計時知道差距(差距是多少),2、幫助尋找原因,(是技術上的問題搖繩沒有以腕部為軸還是腿抬的太高,還是上下不協(xié)調(diào))尋找方法,3、鼓勵小小的進步,4、鼓勵向更高的目標發(fā)展如:你先練習腿跳的高一點。你就會突破5個。你怎樣怎樣跳,就能夠跳20個,諸如此類。
1.3? 相對學生年齡目標過高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情況。如果在三年級(或四年級)跳遠課中,創(chuàng)立的目標過高或過低,學生會出現(xiàn)恐懼或者厭倦情緒,這樣的目標是不可取,對教學效益不好。譬如,橫桿的高度過高或者過遠,都會使教學效率減低。
2 依據(jù)場地確定體育課教學目標。
2.1? 根據(jù)學校場地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考慮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概括出教材中所包含的基礎知識、發(fā)掘教材中潛在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因素。體育教學目標體系包括體育課程總目標、學習領域目標、學習水平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對前四種目標的具體化,它的確定需要教師具有宏觀意識、整體思維。需要充分重視課程計劃的制訂,用新課程計劃在確定目標時,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要求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能力來設計教學目標,那么即使是比較容易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學目標適中,就是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難易適中的教學目標大多數(shù)學生能通過努力達到,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學目標太高,就會使學生受挫而退縮不前、望而生畏;相反,難度太低,則會缺乏刺激力,引不起學生強烈的動機與興趣。
3 制定難易適中的教學目標必須考慮的因素。
3.1? 學生的基礎與個體差異。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基礎與技能基礎,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可制定分層目標,更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3.2? 教材的難易程度。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對這部分學生比較容易,對那部分學生可能就比較難,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將教材內(nèi)容分解成適合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
4 根據(jù)教學大綱來制訂具體目標。
4.1?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這個單元教學目標是什么?學生才會知道自己已有的水平和學完后的水平與單元目標以及水平目標的距離。當他知道了距離,一個人只有自己有了發(fā)展的目標,前進才會有動力。
4.2? 競技性強,規(guī)定的內(nèi)容以及教學時數(shù)。要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引進門——才有可能使體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變成經(jīng)常行為,心理需求。要考慮健身性,光玩的高興不是最終目標
讓學生喜歡玩,玩出興趣。要考慮學生一輩子受益學校體育要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要求教學內(nèi)容兒童化、簡單化、游戲化、生活化、大眾化、終身化。無論教師選擇多少課時、什么內(nèi)容,只要有利于學生落實健康目標即可。
4.3 以興趣為突破口要實現(xiàn)以興趣為突破口,徹底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心甘情愿地跟著教師設計的教學思路走,在一種民主、輕松的氛圍中實現(xiàn)目標。設計具有個性的教學,使活動內(nèi)容變相娛樂。拿起激勵的武器課學的激勵方法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利于矯正學生原有的不良行為。激勵是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為學生設置跳一跳、加把勁、改一下方式就能夠達到的目標。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帶來希望,促使他不斷努力,向自己的目標靠攏。
結論與建議:
不同內(nèi)容、不同年齡段、不同教學方法所要求的學習目標對會不同,小學低年級是興趣為主導;主要教學內(nèi)容為游戲活動;小學中、高年級開始傳授基本技術、提高運動技能;發(fā)展體能,當然也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前提也是要有興趣。所以我們在確立具體目標的時候,必須要區(qū)別對待,但也必然是以學生興趣為基礎的。體驗是獲取知識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活動,才能在活動中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品嘗成功的喜悅,由成功的喜悅所引發(fā)的激勵機制會促使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產(chǎn)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周家才.學體育教學目標芻議[J].《體育教學》1999年第02期
[2]王寶林.淺談小學體育課中的目標教學[J].《河北教育》1995年10期
[3]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耿培新.體育三~四年級[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