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彤
【摘 要】目的:探究整體護理在老年缺鐵性貧血護理中臨床療效。方法:選擇82例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分為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與研究組(整體護理),每組各41例,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后RBC、Hb水平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有效改善貧血,得到滿意評價。
【關鍵詞】整體護理;老年;缺鐵性貧血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64-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the elderly. Methods:Eighty-two elderly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study group (holistic nursing), 41 cases in each group. Results:The level of RBC,Hb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P < 0.05). Conclusion:the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emia and get satisfactory evaluation.
Key words:holistic nursing; elderly;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前言
缺鐵性貧血是一種營養(yǎng)缺乏疾病,是鐵缺乏癥最終階段,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以及其他異常。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嚴重,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數(shù)量逐漸升高[1],其有效治療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研究指出,老年缺鐵性貧血實施科學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應用效果顯著。本文將選取82例患者開展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涉及對象為82例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研究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4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1例。參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0例與21例,年齡為63-78歲,平均年齡為(69.61±5.35)歲。研究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2例與19例,年齡為64-79歲,平均年齡為(69.98±5.82)歲。在統(tǒng)計軟件中輸入兩組患者臨床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
在患者出院時對患者進行口頭健康教育,發(fā)放疾病知識手冊,以便患者及家屬學習。
1.2.2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整體護理:
健康知識宣教:采用通俗易懂方式(PPT、視頻等)向患者講述疾病知識,發(fā)放疾病知識手冊,鞏固患者及家屬的疾病知識。定期組織知識講座,邀請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授課,并組織患者及家屬進行聽課,對于疑問需可及時提問,教育內(nèi)容有:用藥情況、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康復訓練等。
心理護理:密切關注患者負性情緒,一旦發(fā)現(xiàn)及時消除,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壓力來源,采用散心、寬慰等方式緩解負性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的飲食,以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清淡食物為主,如綠葉蔬菜、奶制品、高纖維、魚類、水果等,低鹽少脂,禁止暴飲暴食,低膽固醇,低熱量,保持營養(yǎng)均衡,膳食平衡。另外,患者應當規(guī)律睡眠,且按時作息,確保睡眠充足。多吃含鐵量豐富食物,酸味食物適量,注意,不可盲目補鐵。
用藥指導:口服補鐵,在餐后或者餐中服用,使用吸管用藥,不可同時飲用咖啡、牛奶等。
1.3 觀察指標
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檢測RBC(紅細胞計數(shù))、Hb(血紅蛋白)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信息統(tǒng)一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的多項指標比較 如表1所示,研究組護理后RBC、Hb水平優(yōu)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病程較長,且反復發(fā)作,給患者、家屬、家庭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增加了社會負擔。在傳統(tǒng)的臨床治療中,重視患者在醫(yī)院內(nèi)的治療與護理,然而,患者的自理能力與自律較差,且記憶力下降,無法做到遵醫(yī)囑用藥,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結合疾病特點、患者實際情況[2],實施科學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對老年卻特性貧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此護理模式是一種科學、全面的護理方式,護理內(nèi)容較多,如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支持,調(diào)動患者身邊有利資源,促進患者病情穩(wěn)定,并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同時拉近醫(yī)患之間距離,預防護患糾紛。在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的整體護理中,內(nèi)容有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使患者享受優(yōu)質護理服務,促進疾病的治療[3]。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護理后RBC、Hb水平均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有效改善貧血,得到滿意評價。
參考文獻
[1]侯麗雯.整體護理在老年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187-188.
[2]梁春榮,章美華.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藥前沿,2017,7(14):298-299.
[3]吳雪花,莫換章,童金生, 等.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1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