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平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江西省教育廳贛州市教育局先后出臺了《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工作實施方案》,垃圾分類理念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亂扔垃圾不可取》一課分為四個板塊,板塊一安全小故事是本課的切入點。板塊二安全小課堂,列出垃圾分類的益處,指明知識點。板塊三的安全小提醒,旨在提醒孩子們了解亂扔垃圾存在的危害。板塊四想一想拓展延伸。
2.教學目標
第一,知道垃圾分類對人類有益處,讓學生萌生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第二,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物”“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標識。
第三,初步了解簡單的垃圾分類方法,知道生活中幾種常見垃圾的分類。
二、教法學法
情景教學法、游戲法、計算機輔助教學法。
三、教學過程
1.圖片導入 引發(fā)思考
上課伊始,我出示了兩組具有強烈對比的圖片。“孩子們,地球媽媽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我們要怎么樣來幫助她呢?”這時孩子紛紛舉手發(fā)言:“好多人亂扔垃圾”“我們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讓地球媽媽變丑的”
于是,我順勢揭示課題:說得真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亂扔垃圾不可取”。
2.活動激趣,內化新知
一年級的教學應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1)活動一:情景劇演繹安全小故事
情景劇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我把板塊一安全小故事改編為情景劇《扔垃圾》,讓課堂既生動又高效。
明明在學校學習了很多的垃圾分類好方法,那么明明是怎樣進行垃圾分類的呢?(播放情景劇視頻)
(2)活動二:手指操認識分類小標識
一年級的孩子不能長時間集中,認識小標識不容易。我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利用手指操幫助他們識記垃圾分類標識。
認識分類標識?!皬N房垃圾魚骨頭;有害垃圾一把叉;可回收垃圾三角形;其他垃圾不封口”。手指操結束后,孩子們分組粘貼分類標識,檢測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認識了標識后,我讓孩子們根據垃圾箱的自述,初步了解了簡單的垃圾分類。接下來的活動三玩游戲體驗分類小常識就由知識感知過渡到游戲運用。
(3)活動三:玩游戲體驗分類小常識
我設計了“垃圾飛行棋”的游戲,先準備了一張畫有不同垃圾圖案的大棋盤,一個大骰子。孩子們都積極參與,自扔骰子,按照骰子點數(shù)在棋盤中行走,走到指定格子之后說出格子圖案中的垃圾應扔進哪個垃圾箱。這個游戲寓教于樂,孩子們既愉悅了心情又學到了知識,一舉兩得。最重要的是攻克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4)活動四:獎錦囊知曉分類有益處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當孩子回答正確,我及時給予獎勵,送上知識小錦囊,錦囊內裝有的可是垃圾分類給人類帶來益處的小知識歐。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知道垃圾分類對人類有益處。
(5)活動五:小博士講解安全小提醒
教學應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學習,我將板塊三安全小提醒創(chuàng)設成了“小博士有話說”和“快閃小視頻”。小博士有話說提醒孩子亂扔垃圾的害處;快閃小視頻則告誡孩子亂扔垃圾還可能引發(fā)傷亡事故。這樣的安全小提醒以視聽的形式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6)活動六:拍手歌唱出安全小知識
伴著音樂,師生同唱垃圾分類環(huán)保歌?!独诸惌h(huán)保歌》朗朗上口,既鞏固了知識又將課堂推向了高潮。
3.拓展延伸,化知為能
課后我引導孩子把衛(wèi)生環(huán)保知識帶回家。首先,讓孩子將垃圾分類環(huán)保歌和分類標識手指操教給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好朋友;其次,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主動拾起校園內的垃圾;最后,爭做“文明糾察員”,在校園中糾察不文明的衛(wèi)生行為。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將所學衛(wèi)生知識轉化為實踐行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化知為行,達到升華。
四、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注重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這樣既符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又輔助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五、教學反思
反思促教,厚積薄發(fā)。本節(jié)課我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的學情,采用了形式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寓教于樂,增強了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本課屬衛(wèi)生環(huán)保類課程,所以本課所做教學用具,均為廢品利用,手工制作,這樣很好貫徹了環(huán)保理念。
(作者單位:贛州市紅旗大道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