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wèi)林
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語文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的基礎學科,其也面臨著改革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升課堂的生動性、實效性以及鮮活性,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本文主要針對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原則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多媒體技術;運用原則
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新形勢下,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在各個領域和行業(yè)獲得廣泛應用,并且取得顯著的應用效果。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在教育中不斷獲得應用,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語文是高中教育體系的基礎學科,其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課堂中引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擴大課堂知識容量,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體現(xiàn)課堂效率和質量,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改革進程。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秉承既定的運用原則,結合教材內(nèi)容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而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優(yōu)勢,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學習奠定基礎。
一、教學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目的是輔助教學,通過合理應用提升課堂效率,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綜合素質以及語文素質,因此,教師在具體應用中,要秉承教學性原則,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度和徹底的分析,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應用多媒體技術,確保教學課件以教學目標為核心,突出多媒體的應用價值。
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這兩篇散文中,其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對文章情感內(nèi)涵進行了解,并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從網(wǎng)絡中選擇名家誦讀,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要求學生跟著名家誦讀進行跟讀,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章誦讀能力,還可以更好地領會散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二、實用性原則
教師在引入多媒體技術中,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而要秉承實用性原則,結合學生需求和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實用價值,促使學生在探究、思考以及分析中獲得能力和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中國建筑的特征》這篇文章中,很多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對周邊的建筑形式并沒有留意,在學習中對中國建筑沒有形成直觀認知,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從網(wǎng)絡中獲得帶有中國元素的建筑以及中國古建筑圖片和簡介,然后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等方式,對中國建筑特征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靈活應用,可以促使教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能力以及歸納能力,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真正實現(xiàn)學生素質、能力與知識的均衡發(fā)展。
三、互動性原則
良好的課堂需要學生與教師的良性互動,但是當前受到固化思維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沿用填鴨式以及灌輸式等固化教學模式,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對課堂效率的提升帶來制約和阻礙。教師在引入多媒體技術中,要秉承互動性原則,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有效而合理的互動,通過互動了解學生需求,進而對教學活動進行靈活調(diào)整。
例如在學習《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篇文章中,其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整體結構,理解文章中帶有哲理思想的語句。由于這篇文章用大量形象化的語言闡述了抽象道理,對于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然后與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進行互動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文章的個性化理解,在良性的師生互動中,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實效性。
四、趣味性原則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壓力較大,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中,要秉承趣味性原則,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有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鮮和有趣,要根據(jù)當代高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需求,處理好趣味性和教學性的關系,通過富有趣味、生動的多媒體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加強知識探究,進而完成素質和能力的均衡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水滸傳》經(jīng)典選段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這一選段的電視劇片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影視情境,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和人物安排,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同時,教師在秉承趣味性原則中,還要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選段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扮演促使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在教育領域獲得深入應用,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要根據(jù)高中語文的育人目標,合理、科學地應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其教學輔助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效率性。
參考文獻
[1]趙梅艷.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96.
[2]陳燕.利用多媒體進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90—91.
[3]劉麗萍.淺議多媒體課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辦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