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君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問題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從中職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班主任家校合作、班級活動、優(yōu)化課堂、提升自我等方面,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嘗試,希望能給廣州的中職班主任在學生心理輔導問題上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中職 班主任 心理輔導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精神的追求越來越高,然而由于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滯后于物質水平的提升,大眾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在學校環(huán)境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也隨之增多,心理輔導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備受重視。作為與學生密切接觸的一名中職班主任,需要具備運用所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知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開展中職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實行自我心理成長。[1]
一、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從工作至今9年時間,班主任工作6年,深刻體會到中職學生班級管理中,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輔導難度越來越大。他們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在這一時期遇到的心理問題未能得到解決,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所以分析中職學生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很有必要。[2]
1.常見的心理問題之厭學
從中考的失利進入到中職學校學習,學生本身的知識基礎就比較薄弱,中職學校的專業(yè)多樣化,由于對專業(yè)缺乏認識,很多同學的專業(yè)都是由父母幫忙代選,學習動機較弱,過往較多的失敗經驗形成習得性無助,對未來茫然,缺乏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意識,因此很多同學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2.常見的心理問題之異性相處
中職學生生理上普遍成熟,又正處于心理斷乳期,開始對異性產生濃厚的興趣,盡管學校三令五申禁止中職學生談戀愛,但對問題采取堵的態(tài)度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很多班主任也缺乏正確有效的處理辦法。[3]
3.常見的心理問題之手機癮
很多中職學校并未強制性規(guī)定學生不能攜帶手機到校,因此學生普遍人手一部手機,更有甚者,還留有備用手機,以防不時之需。信息化的發(fā)展導致資訊的獲取越來越便利,中職學生對新奇事物異常好奇,且又缺乏自控能力,身陷手機的漩渦而無法自拔者比比皆是,有些學生甚至上課時間段都偷偷沉迷網絡世界。
4.常見的心理問題之親子關系
由于對職業(yè)教育缺乏了解,很多家長送子女來中職學校實屬無奈之舉,他們之前都有子女抱有較高的期望,孩子中考的失利讓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產生放棄態(tài)度,甚至產生以偏概全的錯誤觀念,認為孩子讀書不行,干什么都不行!父母的觀念無疑給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造成親子之間形成隔閡,有的學生幾乎和家長沒有溝通。
二、班主任心理輔導對策
1.家校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與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建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形成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保證。家長在子女心理健康成長的引導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班主任作為家校之間的一個橋梁,要時刻保持與家長的聯(lián)系,注重與學生家長的有效溝通,多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在家校溝通中應該提醒家長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滲透,引導家長要多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但要關心他們在看什么、寫什么、做什么,更要關心他們在想什么。及時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營造溫馨的親子氛圍。
2.班級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心理環(huán)境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陽光溫暖的班級文化建設,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班級讀書角布置適合學生閱讀的心理書籍、心理報刊。通過班會課、班級活動課等班級活動向學生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孕育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圍,使學生在班級內時時刻刻接受健康的熏陶。
3.優(yōu)化課堂,在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全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由傳授知識向情感滲透的“延伸”。課堂教學既是知識信息傳輸反饋的過程,也可以是抒發(fā)情感表達內心的過程。如,2020年這個特殊的“肺炎疫情”讓所有的教師當上了“主播”,2020年的第一節(jié)美術課,在課堂中讓同學們以“疫情祝?!睘橹黝}給疫情期間最想見的人送一份親手制作的禮物,借這個主題,讓學生在課堂中表達情感,抒發(fā)情感。讓學生學會感恩社會,感謝他人。只有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才能從心靈上震撼學生。[4]
4.提升自我,班主任需提高心理輔導的能力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y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F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作為“心理醫(yī)生”,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科學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的處理各種類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將對教育工作的成敗產生決定性的作用。作為班主任的。應該積極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努力將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班主任在對學生心理的引導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班主任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尊重學生、走近學生、欣賞學生、寬容學生開始,通過家校合作、班級活動、優(yōu)化課堂、提升自我等途徑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輔導水平。把關愛的種子播撒到每個學生的心里,讓其發(fā)芽,茁壯成長,最終長成蔥蔥郁郁的參天大樹,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王成全,盧紅艷.創(chuàng)造良好成長氛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J].中小學管理,2000年21期.
[2]歐陽述建.關注農村中職學校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3]王成全.要讓學生心理健康先使教師心理健康[J].中小學管理:2000年03期.
[4]賈素萍.中專校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