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網絡環(huán)境下線上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學習由在校課堂班級授課,改為線上的居家個體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終端的支撐下,依托文本教材、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整個知識的構建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線上學習;自主學習
在線上學習中,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制定學習任務單,確定了學生的學習目標;通過錄制、篩選學習資源,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通過學習分享,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在線測評和大數(shù)據分析,教師能夠時刻把握學生的學情。同時,在互聯(lián)互動的線上學習中,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習的實效性,為線上線下學習的無縫銜接奠定了基礎。下面,筆者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從以下四個方面介紹如何組織學生開展線上自主學習。
一、學習任務單引領,明確學習目標
為了讓每名學生明確線上學習目標,教師和學生分別制定了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單是每課學習任務清單+每周課程學習單。每周融合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課程,教師制定周學習任務單,通過閱讀每周的任務單,學生了解未來一周的課程學習情況。
學生根據教育云平臺的學習課程資源和本土課程資源,制定符合自己特點的每課學習任務單,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概括、整理能力的過程。學生學習任務單的制定需要一個閱讀和調配的過程。教師要發(fā)揮示范作用,先制定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單,學生觀看教師指定的任務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制定目標,并可以通過微信群進行小組交流,對學習目標進行整合。
學生通過制定自己的學習任務單,更加明確了線上學習的學習目標。筆者發(fā)現(xiàn),在學生制定的學習任務單中,不僅有學習目標的設定,更有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帶著任務去聽課,聽課后努力解決任務單中的問題,并上傳到班級群讓教師批改,做到學習內容日日清。
二、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習空間
基于APP和數(shù)字資源的線上學習,學生在課前借助文本教材和APP中的學習任務單、微課、自主學習資源等數(shù)字資源,利用碎片化時間按照自己的需求、進程和方式開展自主學習。在線上學習前,學生可以根據學習任務單的學習提示,準備好學習工具;在線上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暫停、重播,反復學習;在課后的線下學習,學生可以回放資源,遇到學習困惑可以反復觀看資源,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下冊(以下統(tǒng)稱“教材”)《寒食》這首詩時,課前筆者為學生制作了關于寒食節(jié)的微課,微課以介紹寒食節(jié)的時間和習俗為主線,通過聲音、圖像的雙重結合,以及教師的旁白,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微課猶如一把“梯子”引領學生了解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為學生品悟詩情奠定基礎。學生根據學習需要還可以反復播放微課,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分層教學,突出了教學重點。
又如,在教學教材《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課文內容講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一件事。由于長征發(fā)生的年代距離學生比較久遠,學生很難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為此,筆者制作了關于長征的視頻短片,引導學生走近長征,了解歷史背景,感受紅軍的革命精神。
由此可見,在線上學習中,學生不再單純地依賴文本教材,教師可以借鑒豐富的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習的寬度和深度。
三、互動的學習分享,激發(fā)學習興趣
線上教學,少了教師面對面的引導,也少了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卻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和展示的機會,線上的互動分享,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生動。
例如,在教學教材《臘八粥》這篇課文時,學生了解了作者所描寫的臘八粥制作過程,感悟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在此基礎上,筆者適時布置作業(yè),讓學生線下利用家中的食材,動手做一份自己喜歡的食物,并將自己制作過程的照片和記錄制作過程獨特感受的習作上傳到班級群進行分享交流,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讓習作變得言之有物。這種互聯(lián)互動的學習方式,有效銜接了學生線上、線下的自主學習。
四、在線測評與大數(shù)據分析,把握學生學情
評價反饋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教學的反饋與評價,才能了解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以便調控、修改和完善學習方案,不斷優(yōu)化在線學習。
每節(jié)課課后,筆者利用校訊通設計了課后評價活動。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收獲上傳到班級圈中,讓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的踴躍投票評選出了“最佳作業(yè)”。
筆者利用“一起作業(yè)”APP的大數(shù)據平臺,將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即時、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既充分肯定了學生的進步和成績,又能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及改進方法。
網絡環(huán)境下的線上自主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網絡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互聯(lián)互動讓線上自主學習更加精彩、生動。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中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兆君.現(xiàn)代教育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