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陽 趙藝琳 李翔宇
【摘 要】目的:觀察艾灸豐隆穴對痰濕體質的調節(jié)作用;方法:將符合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艾灸豐隆組和艾灸非經(jīng)非穴組,艾灸方法采用隔姜灸,每日一次,每次艾灸30min。每15天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后進行統(tǒng)計;療程中控制患者的飲食和藥物使用。結果:艾灸豐隆組中醫(yī)體質癥狀積分明顯降低且明顯優(yōu)于另一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艾灸豐隆穴對于體質的改善具有明顯的療效,可以進一步展開研究。
【關鍵詞】艾灸;豐隆;痰濕體質;中醫(yī)體質癥狀積分
【中圖分類號】R246.1【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15-01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與之發(fā)生改變:飲食偏向于補,大量服用各類保健品和營養(yǎng)液;飲食偏嗜嚴重,過食肥甘厚味,偏嗜辛辣等[1]。從而使蘊濕生熱,內生痰濕。朱丹溪提出“百病皆有痰作祟”,痰濕體質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性?。┑膸茁蔬h高于非痰濕體質[2]。由此可見,痰濕體質的人口占比日益升高,隨之而來的便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13我國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每年1030萬各種死亡中85%由慢性病導致,占整個疾病負擔的70%[3]。在各種慢性病中,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高居城市居民和農(nóng)村居民患病率的首位[4],如何改善痰濕體質以實現(xiàn)未病先防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濕為陰邪,非溫不化”,“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艾灸的溫熱效應是改善痰濕的首選方法。明·樓英《醫(yī)學綱目》指出“風痰頭痛,豐隆五分,灸亦得。諸痰為病,頭風喘嗽,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因此,我們提出“艾灸豐隆穴能夠改善痰濕體質”這一假說,并對這一假說進行臨床實驗探究,為改善痰濕體質的臨床方法提供客觀依據(jù)。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痰濕質患者46例 一組為艾灸豐隆穴組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7人,女性16人;另一組為艾灸非經(jīng)非穴組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兩組年齡均為20~22歲。
1.2穴位定位
豐隆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即脛骨前嵴外2寸[5],采用側臥位進行取穴。非經(jīng)非穴采用豐隆穴與梁丘穴之間連線的中點,向外側旁開1寸的非經(jīng)非穴處,聲波實驗測定此處無經(jīng)脈循行[6]且距離豐隆穴較遠,根據(jù)自顯影技術驗證也不會影響足陽明胃經(jīng)的循行[7]。
1.3納入標準
(1)體質判定標準痰濕體質判定參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標準·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8]:痰濕質(E型): 1) 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松軟。2) 常見表現(xiàn):主項:皮膚油脂多,痰多,胸悶,多汗。副項:面色暗黃,乏力,身重不爽,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滑。(2)年齡:年齡18-68周歲之間
1.4排除標準
(1)在進行其他療法祛除痰濕者(2)陰虛火旺者(3)醉酒、意識不清醒著者(4)孕期及哺乳期婦女(5)精神病患者(6)年齡<18周歲,>65周歲者(7)正在參加或近期(2個月內)參加過其他臨床研究項目的患者。
1.5脫落標準
(1)不符合納入標準而被誤納入的病例(2)雖符合納入標準而納入后未曾按要求接受治療的(3)違背方案使用方案中禁止使用的中、西醫(yī)藥物或治
療者。
2 治療方法及療效判定標準
2.1治療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艾灸豐隆組和艾灸非經(jīng)非穴組,采用隔姜灸的艾灸方式,每天一次,一次艾灸時間30min,15天為一療程,進行三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控制,不使用任何藥物,不使用其它祛除痰濕的療法。
2.2判定標準
2.2.1癥狀積分
回答《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平和質與痰濕質的全部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以標準判定體質類型。
原始分=各個條目分值相加。
轉化分數(shù)=[(原始分數(shù)-條目數(shù))/(條目數(shù)×4)]×100
根據(jù)上述步驟計算分數(shù),痰濕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志愿者為痰濕體質;痰濕體質轉化分在30到39分之間,判定志愿者為傾向是痰濕體質;痰濕體質轉化分<30分,判定志愿者為不是痰濕體質。(詳細的評分標準見《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
2.2.2療效判定
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痰濕質轉化分<30分
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痰濕質轉化分降至30-39分
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痰濕質轉化分仍≥40分
2.2.3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以(-x±s)描述,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按α=0.05的檢驗標準,由SPSS25.0軟件進行分析。
3 結果及分析
3.1兩組體質人數(shù)對比
選取受調查人群中傾向痰濕質12人,以及痰濕質34人,共46人作為實驗對象,受試對象年齡均在22歲以下。
根據(jù)spss25.0進行卡方檢驗=15.83 P=0.001<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烧J為兩組數(shù)據(jù)不相同。
3.2療效對比
實驗組23人,痊愈10人,有效6人,顯效5人,無效2人,總有效率91.3%,對照組2人,痊愈1人,有效4人,顯效5人,無效13人,總有效率43.3%。
4 討論
經(jīng)治療情況分析比較,實驗組即艾灸豐隆穴組對于痰濕體質的改善效果明顯,總有效率可達91.3%,且遠遠高出對照組的43.3%。不足之處在于,部分患者個人生活、飲食習慣等因素可能造成影響。通過臨床試驗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艾灸豐隆穴對改善青年痰濕體質作用明顯。能夠使皮膚油脂減少,面色紅潤有氣色,同時使精神狀態(tài)、舌體和舌苔等痰濕體質癥狀得到較大改善。
現(xiàn)代研究中陳穎[9]等通過小鼠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豐隆穴對于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有良好得治療效應;張冬雪[10]等以豐隆配伍足三里瀉痰熱。余道信[11]等以豐隆穴瀉熱祛痰,通暢腑氣。艾灸自古便是重要的治療方法,艾灸對于痰濕類型高血壓的溫熱刺激有助于減輕痰濕互結帶來的癥狀[12];王敏等[13]等對高血壓采用灸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結合以上分析,進一步證實了艾灸豐隆對于改善痰濕體質的可靠性。同時隔姜灸結合艾灸、姜的雙重作用,達到溫經(jīng)通絡、祛風散寒、除濕的功效,既可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力,還能促進神經(jīng)細胞活力的恢復,達到調節(jié)機體內環(huán)境平衡的目的。[14]
我們基于小樣本上進行觀察研究,有明顯的效果。如果要想進一步的證實,還需要大樣本的更多方面的去驗證,此實驗初步看到了艾灸豐隆穴對于痰濕體質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但是樣本數(shù)目、樣本人群需要再完善,實驗指標還需要進一步的去驗證,實驗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細化。在此實驗的基礎上也可對艾灸與方藥結合進行探究,增強臨床效果的同時減少藥量;根據(jù)辯證論治配伍其它祛濕藥物制作藥條灸以提高臨床療效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翔峰.飲食的變化引起疾病發(fā)生的思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82):135-136.
[2] 鄭燕飛. 淺議中醫(yī)體質防治慢性病[A].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體質分會.第二屆國際體質醫(yī)學論壇、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體質分會第十一次全國中醫(yī)體質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體質分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3:5.
[3] Hu X, Huang J, Lv Y, et al.Status of prevalence study on multimorbidity of chronic disease in China:Systematic review[J].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2015, 15 (1) :1-10.
[4] 蔡江敏,水克冬.中國15歲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9,32(11):127-129.
[5] 雷哲,蘇珍儀,李萬瑤.豐隆穴的臨床應用[J].蜜蜂雜志,2017,37(10):25-26.
[6] 林立全,金紅姝,孫平生,張柯欣,魏天舒.足陽明胃經(jīng)體表循行路線的聲測實驗研究[J].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7(10):35-37.
[7] 周迪湘,閆平,鄭嗚,張鵬飛,馬順元.用32p整體放射自顯影技術對人體十二經(jīng)脈循行路線和穴位示蹤的初步研究[J].解剖學雜志,2001(02):182-183.
[8] 王琦.中醫(y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
[9] 陳穎,成澤東.電針治療高脂血癥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針灸,2019,39(03):313-319.
[10] 張冬雪,鄒偉.痛風案[J].中國針灸,2019,39(04):389-390.
[11] 余道信,程夢.針刺治療濕熱蘊滯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36(03):363-368.
[12] 魏思寧,彭偉,張倩,郭棟,魏建梁,魯穎,孫咪,孫忠義,李娜娜.中醫(yī)適宜技術在社區(qū)痰濕型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9,22(10):1235-1238.
[13] 王敏,商慶新,李檬,韓興軍.三才逆灸法治療痰濕質高血壓病前期患者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8,10(15):44-46.
[14] 陳熾祥.熱敏灸與隔姜灸治療難治性周圍性面癱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1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