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芳 侯靜
【摘 要】目的:探討分層級培訓在縣級醫(yī)院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開展分層級培訓以及考核制度管理,選取管理前50名護理人員和管理后50名護理人員開展試驗研究,測評分層級培訓以及考核制度管理前后護理人員護理理論成績和護理技能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分層級培訓以及考核制度管理前后護理人員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能成績均顯著高于管理前。結論:分層級培訓在縣級醫(yī)院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分層級培訓;縣級醫(yī)院;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41-0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管理和考核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進一步推進優(yōu)質護理的重要措施。為有效促進本院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和全院護理質量的提升,本院于2018年3月開展分層級培訓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在此基礎上,筆者在下文通過試驗,探討分層級培訓在縣級醫(yī)院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8年3月開展分層級培訓,選取管理前(2018年9月-2019年3月)50名護理人員和管理后(2018年3月-2019年9月)50名護理人員開展試驗研究。其中管理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為(28.58±4.74)歲;實習護士、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占比為8:24:13:5。管理后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為(29.09±5.12)歲;實習護士、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占比為9:25:12:4。兩組各基礎指標比較結果均顯示P>0.05,即差異不顯著。所有試驗人員均同意本次試驗研究,并簽訂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本院于2018年3月開展分層級培訓學時制,每堂課按時間分為1.5、2h,每年有最低學時要求。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新進護士和實習生崗前培訓:此培訓主要針對新進護士和實習生,培訓內(nèi)容以“患者安全、護理核心制度、職業(yè)防護、護理文件書寫”等理論培訓和 “無菌技術、心肺復蘇術”等護理技能培訓,崗前培訓結束組織考核。
(2)“低年資、低職稱”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此培訓主要針對低年資、低職稱護士開展,培訓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其基礎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
(3)全院護理人員“三基”培訓:此培訓面向全院護理人員進行,主要就全院護理人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如呼吸機的使用、氣管插管術等開展培訓[1]。
(4)??婆嘤枺捍伺嘤栣槍Σ煌o理科室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含科內(nèi)的護理查房、??婆嘤柕取A硗鈱⒏骺剖易o理人員送到上級醫(yī)院進修??谱o理和參加專科護士培訓班,學成后進行科內(nèi)小講課,分享上級醫(yī)院服務理念和專科知識,書面匯報學習心得體會,將所學知識用于臨床工作。
(5)專項培訓:此培訓主要針對靜療、壓瘡、跌倒等護理內(nèi)容開展,主要培訓方式包含理論培訓、專題講座、全院培訓講座等。
(6)落實特殊護理崗位準入資質:嚴格執(zhí)行準入制度,特殊護理單元護士需經(jīng)過2年左右臨床實踐和培訓后,在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組織人員進行的考試考核后,成績合格,方可獲得進入相應護理單元的準入資格。
(7)護理管理培訓:將醫(yī)院的骨干人員外派進行護理管理知識的學習,利用護士長例會進行學習匯報、經(jīng)驗交流,借鑒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促進我院護理管理隊伍的能力提升。每季度召開護理質量控制會和護士長例會,護士長們提出護理管理方面的疑慮和困惑,同商共議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管理團隊實戰(zhàn)能力的提升。
(8)實習帶教:針對實習護生由專門的帶教進行傳、幫、帶教學,以有效提升其護理理論和實踐技能。護理部干事及時抽查閱讀護生的周記并與帶教老師溝通交流,了解護理實習生的學習需求與帶教情況[2]。
(9)其他培訓:此培訓包含本院通過對其他基層醫(yī)院進行培訓,參加全市“三基三嚴大比武”等活動,以教促學,以考促學。
1.3 觀察指標
測評分層級培訓前后護理人員護理理論成績和護理技能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0.0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x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x±s)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3]。
2 結果
2.1分層級培訓前后護理理論成績和護理技能成績對比分析
結果如下表所示:
結果顯示:分層級培訓以及考核制度管理前后護理人員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能成績均高于管理前,對比顯示P<0.05,即差異顯著。
2.2分層級培訓后實習護士各項技能成績分析
分層級培訓后實習護士技能成績中心肺復蘇技能成績?yōu)?0-94.5分,平均89.35分;生命體征技能成績?yōu)?8-97分,平均91.73分;靜脈輸液技能成績?yōu)?0-95分,平均88.5分;標本采集技能成績?yōu)?1-96,平均93.4分;口腔護理技能成績?yōu)?5-97分,平均89.9分;給氧技能成績89-96分,91.4平均分;肌內(nèi)注射技能成績85-96分,平均92.08。
3 討論
為提高護理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進一步推進優(yōu)質護理,2018年3月護理部在院領導的指導下,在各科室護士長的支持下,全院護理人員培訓工作將緊緊圍繞三級醫(yī)院評審標準,進行分層級培訓,其中主要內(nèi)容包含新進護士和實習生崗前培訓、“低年資、低職稱”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全院護理人員“三基”培訓、專科培訓、專項培訓、落實特殊護理崗位準入資質、護理管理培訓、實習帶教和其他培訓。研究結果顯示分層級培訓前后護理人員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能成績均高于管理前,對比顯示P<0.05,即差異顯著,說明分層級培訓能夠有效促進護理人員護理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分層級培訓在縣級醫(yī)院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全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1-5.
楊光靜,馬曉林,胥媛媛,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重慶市中醫(yī)外科專科護士培訓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研究,2019,33(23):4100-4104.
姜麗,張春華,彭巧君.新疆地區(qū)外科護士培訓滿意度及培訓需求狀況的調查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7(9):123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