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巧玲
摘要:兒童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希望,然而現(xiàn)在很多兒童都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對于他們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影響,這篇文章會來分闡述留守兒童的相關研究,對于這群特殊的兒童來說,有哪些因素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影響,以及對于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哪些對策進行有效的預防或者解決。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因素;有效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來自社會的生存壓力變得越來越大,讓很多人都很難得到喘息的機會。農村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舒服的環(huán)境,大多數(shù)都選擇了背井離鄉(xiāng),沒有留在孩子身邊,陪伴他們健康成長。這些孩子就自然淪落為留守兒童,加上來自多個方面的影響,使得他們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對于這種現(xiàn)象不能置之不理,必須采取對應性策略緩解這些問題,讓兒童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時光。
1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
1.1 家庭因素
家庭對于兒童來說,本該是溫暖幸福的港灣,在家人的細心呵護和教育下長大成人,而現(xiàn)在卻成為了很多兒童幻想的場景。他們的父母不能經常陪伴他們,讓爺爺奶奶或者是一些親戚替他們照顧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從心底里對父母產生隔閡,甚至是怨恨的想法,認為自己的父母是為了盲目賺錢而忽視了自己的存在。孩子在沒有父母的關愛和嚴格的管教下成長,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開始將自己沉迷于各種游戲世界,變得不喜歡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進行交流,甚至缺乏一定的安全感,變得很自卑,無論在學校還是平時生活都顯得不自信,不敢于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些對于留守兒童來說,都是很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1.2 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對于孩子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可稱之為另一個家。很多孩子在家庭里沒有得到自己需要的溫暖,卻從學校這個大家庭獲得了某些缺失的東西,通過學校方面的心理疏導和教育,會有利的解決留守兒童在心里的疑問,有利于他們健全人格的順利形成。可是一些學校地處較為偏僻,學習的環(huán)境較為簡陋,還缺少優(yōu)勢的教師資源等,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對每一個留守兒童都進行細心地照料,導致他們不能順利的健康發(fā)展,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1.3 社會因素
社會環(huán)境是每一個孩子都不可避免要去經歷的,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社會環(huán)境的好壞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對于農村地區(qū)來說,精神文明建設程度遠不及城市中的建設,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較簡單,也不能為留守兒童提供合適的公益娛樂設施,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對尚不成熟的留守兒童來說,很容易讓他們被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所誤導,從而向歪路發(fā)展。
1.4 自身因素
很多留守兒童都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尚不成熟,三觀正在初步形成階段,他們的行為很容易不受控制,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很多留守兒童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就會選擇拉幫結派,從這些幫派里得到關照,但是卻失去了對于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的成績一落千丈。又由于他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再加上成績不好,會讓他們變得愈發(fā)自卑,使得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2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加強家?;?/p>
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都能夠孩子引導人生道路,他們都在為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如果兩方教育融合一起,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更好的效果。留守兒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一般都會不自信,不善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家長和學校要加強彼此的溝通,對留守兒童進行同步教育,讓孩子能夠感受到遠在他方的父母的關懷,理解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例如,在過節(jié)時,教師可以提倡孩子們能夠給父母一份親手做的禮物,而在外鄉(xiāng)打工的父母會打電話與自己的孩子時常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思念。在家?;拥呐ο拢梢宰屃羰貎和惺艿絹碜愿改负蛯W校的關愛,讓他們真正理解父母外出的良苦用心。
2.2 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
學校是教導孩子學習知識和教會他們做人的地方,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留守兒童,一般不能得到來自家庭的嚴格管教,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喜歡惹是生非,對學習不感興趣,只想著怎么玩。這時間,老師應該肩負起教育留守兒童的重任,抽時間多和這些孩子進行交流,對他們的心理進行疏導,讓他們能夠對自己坦誠相待,在他們有困惑或問題時,主動找到老師說出來。而老師要予以重視,及時找到合適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記得時常對他們給予鼓勵,幫助留守兒童更好的走出自己心里的陰霾。
2.3 組建留守兒童幫扶教育
當教師了解到情況相似且住的較近的留守兒童,可以將他們組建成一個幫扶小組。畢竟這些留守兒童的年齡是相仿的,他們更容易增進感情,由于沒有太多的隔閡,而且又有著相同的境遇,會讓他們彼此產生憐惜之情。由于這些留守兒童有較多的共同話題,他們會在小組中敢于說出自己的煩惱和困惑,還有可能進行深入心靈的交流,幫助他們小組成員建立深厚的友誼。在小組建成后,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募尤?,不斷地跟進小組發(fā)展狀況,更好的了解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路程。
3 結束語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社會問題,而是關乎著我國社會今后的發(fā)展狀況。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去緩解這些問題,為這些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屬于他們的天空。
參考文獻:
[1]羅永忠,祁小芹.淺析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5(01).
[2]劉晴晴.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1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