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華
摘 要: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對小學階段而言就是對課堂教學40分鐘的管理。不重視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困境之一。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時間進行分配、記錄、調控,可以幫助教師走出這個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困境策略
課堂教學時間是指課堂教學活動所使用的時間總量。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對小學階段而言就是對課堂教學40分鐘的管理。教師應該主動汲取時間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增強教學時間管理的意識,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正如古蘭德(Goodlad)所言:“不同教師在時間運用上的差異,造成了學生學習機會的不均等,時間是教師所能自由處理的最寶貴的學習資源。”
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困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時間意識薄弱,對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所花費的時間沒有明確的概念。在課堂教學實施中,有的教師任由自己對話題的興趣或者學生的熱情發(fā)展,使得某一環(huán)節(jié)占用過多課堂時間,這種隨意的態(tài)度勢必會影響教堂教學效果。有的教師拖延下課時間,少則三五分鐘,多則完全擠占課間十分鐘,嚴重的到了下一節(jié)課都打鈴了還遲遲不愿宣布這節(jié)課結束。于是他們經(jīng)常抱怨“時間不夠”、“這節(jié)課最大的教學沖突就是時間”,感覺課堂教學捉襟見肘。毋庸置疑,這樣的課堂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學業(yè)進步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也有管理者稱其為嚴重的“教學事故”。
2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策略
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補位,能幫助教師在困境中突圍。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而言,可以從時間的分配、時間的記錄和時間的調控三個方面找到對策。
2.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增強時間管理意識。教師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就應該預測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所花費的時間,科學地分配課堂教學40分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倡導多讀多積累,通過閱讀、積累、討論、交流等語文實踐活動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教師應注意分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參與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因為在教學時間的總量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時間越多,學習成就和教學結果就越高、越好。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是上課后的第5至20分鐘,因而,教師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把握學生在課堂中的最佳學習時域,給予科學合理的時間分配。
關于時間分配方法,還有次序分配法、重點分配法和性質分配法。次序分配法是指將每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按教學設計的步驟有次序地予以分配。重點分配法是指根據(jù)教學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對時間給予分配,以保證教學重點的落實和難點的突破。性質分配法是指按教學目標或教學活動性質的不同來分配時間,以便獲得時間的無形擴展和增值。
2.2 小學語文課堂40分鐘的觀察記錄
只做教學時間的簡單分配,是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管理的。這還需要教師做好教學時間記錄。課堂教學時間的記錄,可以由教師自己記,也可以由聽課的老師記;可以在課堂教學進程中隨時記錄,也可以課后反思時及時記錄;還可以借用課堂觀察技術制作量表,有意識地對課堂教學時間使用情況進行觀察,進而收集相關信息: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花費多少時間?教師用于一個教學任務的時間是否與其重要性相關?小學生從什么時候開始精力不再集中?小學生做筆記的時間有多長?小學生在課堂上用于自學的時間有多少?在上課期間師生互動的時間有多少?每節(jié)課有多少學生沒有受到老師關注等。
時間管理意識強的教師能持續(xù)不斷地做課堂教學時間記錄,而且能在教學反思中把課堂時間使用情況的信息加以分析,找到課堂時間損耗的原因,為發(fā)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提供事實依據(jù)。同時,教師也可以把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增強師生的時間意識。從研究的角度,教師還可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計算出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以及專心于學習任務的時間,或者采用弗蘭德斯課堂互動時間量的分析方式,記錄師生的課堂教學時間使用信息并加以反思。
2.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的調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時間效用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師師實施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教學過程也會不同。教師要調控好課堂教學時間,必須處理好學生的讀與老師的講的關系。如果教師講的正是學生迫不及待要聽的,就會用最少的時間獲得學生最大的進步;如果在學生需要獨立閱讀和理解感悟的時候,教師適時地安排了足夠的時間,學生就會因時間的充分而獲得滿足感。
教師要調控好課堂教學時間,必須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快慢適度、詳略得當、收放自如的教學進程)。可以說,教學節(jié)奏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靈魂。處理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包括把握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振奮、疲倦、愉悅、松懈的周期循環(huán))、講授的節(jié)奏(所講授知識的有效性和講授速度的快慢)、小組合作活動的節(jié)奏(時間分配和過程指導)、以及提問的節(jié)奏(有效的問題、適當?shù)摹暗却龝r間”和及時的反饋)等,既是教學本身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核心。
調控課堂教學時間,還要求教師對課堂中偶發(fā)事件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和反應,以最少的教學時間消耗來爭取最佳的教學時間管理效果,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
參考文獻:
[1] (美)德魯克(Drucker,P.F.)著;許是祥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6.
[2] 辛繼湘.《課堂教學管理策略》.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3] 錢歆睿.《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管理初探》.《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版)》.2011.2.
[4] 聶麗霞.《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研究》.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專業(yè)教育學碩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