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作為特殊的兒童群體在我國大量存在,他們是我國經濟發(fā)展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伴生品。據(jù)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已經超過6100萬。由于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和呵護,家庭教育嚴重缺位,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則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良問題,而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我國未來接班人隊伍的建設,因此其不僅僅是家庭內部應該重視的問題,更是國家、社會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文章簡要分析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5-0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9-0038-02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理念陳舊
根據(jù)民政部統(tǒng)計,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4%的農村留守兒童由其他親戚朋友監(jiān)護。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是由年齡較大的家長進行隔代教育,隔代監(jiān)護人受文化水平、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限制,教育觀念比較陳舊,陳舊的教育觀念難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兒童的要求,容易讓兒童缺乏自我約束力和正確的是非觀,不利兒童精神、心理的健康成長。從而導致一部分兒童膽小內向、做事縮手縮腳,而另一部分兒童則張揚跋扈、恃強凌弱。父母也因為常年和兒童聚少離多而不能及時把握兒童的思想動向,不能給予兒童足夠的關愛和教育,讓兒童產生被遺棄的想法,從而使親子關系出現(xiàn)問題,隨著問題的積壓甚至會導致親子關系完全破裂,家長完全失去對兒童心理的把控能力,帶來一系列問題,甚至讓兒童失去愛人的能力。與此同時,由于不能陪伴兒童成長,家長容易產生愧疚和補償心理,而這種補償心理是對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的漠視與縱容,不能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從而容易使兒童養(yǎng)成驕縱嬌氣、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
(二)家庭教育責任感不足
父母的價值觀會對兒童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由于缺乏長遠的眼光,只重視眼前利益,不少農村父母仍存在 “讀書無用”的想法,于是在思想上不鼓勵兒童讀書,兒童在沒有思辨能力、沒有反抗能力的情況下,多半會聽取父母意見,隨同父母外出務工,從而重復上一代人的命運。父母的觀念對兒童會有非常大的影響,而父母的教育責任感不足,導致對家庭教育甚至對學校教育的重要性都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數(shù)也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群體,在對兒童的教育上,一部分家長把教育責任主體拋給學校,認為教育是學校教師的事情,對兒童的教育嚴重缺位,甚至僅僅只提供經濟支持。“教育”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家庭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兒童的影響是第一位的,沒有好的家庭教育、沒有通情達理的父母,僅僅靠學校、教師是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學生的。在從教過程中,筆者明顯感覺到“優(yōu)秀的學生背后一定有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家庭是兒童接觸世界的第一步,兒童在此形成了最初始的認知,家長在這過程中不能缺席失職。
(三)兒童與父母的溝通少且家庭教育示范作用弱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父母或者父母中的一員外出務工,父母和兒童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減少,這不但會使兒童的內心容易產生孤獨感,同時導致父母對兒童的引導、教育成為一個難題。而作為未成年人,兒童的身體及心理都不成熟,對事情的認知還不夠準確深刻,容易沖動,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同伴的影響,這時恰恰最需要家長的關注與引導。監(jiān)護人有責任也必須為兒童挑選優(yōu)質的同伴,而做好這件事的前提是監(jiān)護人要去了解兒童、親近兒童、關心兒童,與兒童成為最親近、最信任的朋友,能同兒童做朋友是教育的成功。
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少,父母只能觀察到兒童體格的成長,卻無法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在兒童最需要父母的時候不能給他一份信任、一句鼓勵,漸漸地,兒童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這一情感的缺失讓兒童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便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沒有被愛過的兒童是不會愛人的,他們表現(xiàn)得既脆弱敏感又冷酷麻木。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率直線上升正是對家庭教育的警示。同時,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情感需求長期未得到滿足,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如社交焦慮障礙、自卑膽小、孤獨悲觀等 ,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成長。
二、如何強化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與我國的城鄉(xiāng)人口流動問題、城市化問題等相互影響,要更好地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應該全面考慮,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同時入手。
(一)提高監(jiān)護人家庭教育責任意識,形成教育的合力
筆者認為,先應該提高監(jiān)護人的責任意識,一方面,促進父母返鄉(xiāng),承擔起家庭監(jiān)護責任。兒童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教育,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愛與陪伴是對他們最好的給予。另一方面,強化外出務工父母的監(jiān)護責任,提升受委托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意識和監(jiān)護能力,提高父母為提高兒童監(jiān)護質量主動返鄉(xiāng)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意愿和行動能力,從源頭減少兒童留守現(xiàn)象。
這一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陪伴也是需要物質基礎的,充足的物資是愛與陪伴的保障。政府的扶持、企業(yè)的拉動、鄉(xiāng)鎮(zhèn)的支持都十分重要,要讓農村的父母不再背井離鄉(xiāng)、不再骨肉分離、不再痛苦抉擇,讓鄉(xiāng)村經濟活起來,讓家門口就業(yè)不再只是夢想,讓農民的口袋富起來,讓兒童的歌聲響起來,讓你、我、他一起為兒童的明天保駕護航。所以,為了兒童的未來、祖國的明天,把我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事業(yè)上吧!在娛樂、玩耍方面一定要節(jié)制,不然,你不僅會毀掉你自己,而且可能會毀掉兒童的美好前程!
(二)培養(yǎng)監(jiān)護人家庭教育能力
在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以后,應該對監(jiān)護人的家庭教育能力進行培訓以獲得提高。
(1)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委,甚至學校,都可以從各方面加強對兒童監(jiān)護人家庭教育能力的培訓,并且應該建立相應的教育監(jiān)督機制,更新監(jiān)護人陳舊的教育觀念,授予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更加正確和規(guī)范,使監(jiān)護人的家庭教育示范作用得到強化,有效的監(jiān)督和引導兒童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擁有健康的人格。
(2)兒童在成長、社會在變化、誘惑在增多、危險在身邊,因此監(jiān)護人的教育能力也要不斷提升,勤學習、多反省、好讀書、重交流,讓監(jiān)護人的教育能力能跟得上兒童成長的步調,了解兒童的成長特點,懂得兒童的煩憂,分享兒童的喜樂。
(3)監(jiān)護人也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兒童一個好的示范。部分監(jiān)護人坐在麻將桌旁將“手機”“電視”作為玩具來取悅兒童,只是為了不讓兒童來增加自己的體力負擔,不耽誤自己“工作”,淹沒了兒童的天性、扼殺了兒童的活力、折斷了兒童的翅膀、摧毀了兒童的世界,這樣的教育方式談何教育、談何未來。
(4)監(jiān)護人要接受、理解兒童。兒童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家長的縮影,家長的三觀、性格、理念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兒童的模樣,先正身才能育子?!皭邸笔且磺薪逃那疤?,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沒有愛的教育是可怕的,是絕望的。農村留守兒童對愛的渴望更加的強烈,他們渴望被重視、被理解、被關心,而由于種種限制,現(xiàn)在仍有不少隔代監(jiān)護人對兒童的照顧仍停留在“吃飽穿暖”這一淺層次上,對兒童的精神需求一無所知,簡單地將兒童歸類于“聽話的”和“不聽話的”。不靜心、俯身、貼耳、揣摩,如何讓他們感受你的愛意呢?
(三)樹立與社會俱進的家庭教育觀念
農村留守兒童在我國城鄉(xiāng)發(fā)展的進程中必然將長期存在,那么必然會有大量的隔代監(jiān)護人仍然承擔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責任并實施家庭教育。作為除學校教師外兒童最重要的學習引導人,監(jiān)護人應該具備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通過參加學校、社會等各方組織的家庭教育宣傳活動,通過網絡平臺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以科學的教育理念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上給予農村留守兒童積極的糾正和引導,起到更好的監(jiān)護和監(jiān)督作用,這也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良好發(fā)展具有推進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不只是家庭內部重要的問題,更是國家、社會各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它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因此應該多管齊下,共同應對。但筆者認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首先應該從家庭內部著手,讓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讓農村留守兒童能夠擁有更利于成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從而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高度的安全意識,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傊?,為了成為新世紀合格的好家長,我們確實都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觀念,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這樣,就能提高家長自身的綜合素質、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就能以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去感染、熏陶兒童,以正確的理念和巧妙的技巧去教育、引導兒童,使兒童健康地成長,愉快地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范逢春.留守兒童問題的整體性治理框架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4,22(9):8-14.
[2]張彤.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研究[J].國際公關,2019(4):36,38.
[3]韓興潤,楊發(fā)元.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教育觀察,2019,8(5):68-69.
[4]錢述才.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教育問題分析[J].甘肅教育,2019(1):33.
[5]劉慶,譚艷.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79-80.
[6]楊明輝.淺析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9(32):145-146.
[7]王東生.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研究報告[J].學周刊,2019(29):192.
[8]王倩.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J].文教資料,2019(23):178-179.
[9]蔣生成.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9.
[10]張瑩.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9(2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