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曄旻
談起四川方言,“擺龍門陣”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俗語,它的意思是人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講故事。特別是在成都,“擺龍門陣”儼然成為一景,當?shù)厝恕翱陬^功夫”了得,以致出現(xiàn)了“重慶崽兒砣子硬(重慶人敢打架),成都妹娃嘴巴狡(成都人會吵架)”的說法。
不過,表達同樣意思的詞匯,往往會有多個,“沖殼子”之于“擺龍門陣”就是如此,它同樣也有“講故事”的含義。比如四川人說“來,我們來沖殼子”,就是大家一起來聊天的意思。但跟“擺龍門陣”不一樣的是,“沖殼子”是個多義詞,還包含了“吹?!薄叭鲋e”的意思。比如四川話里有句歇后語,叫做“烏龜打屁——沖殼子”,意思是“吹?!?。
為什么“沖殼子”會有這些意思呢?這當然不能從“殼子”兩字望文生義。“殼子”在四川方言里通常指的是套在書刊或本子封面上起保護作用的厚紙,也可以換成另一個詞——“殼殼”,比如“這本書的殼殼太薄了,另外拿張厚紙包個殼殼”。這一詞意跟“吹?!被蚴恰叭鲋e”的意思差了十萬八千里。其實“沖殼子”細究起來,里面的“殼”字,倒應是個“白字”,即地方話,鄭祖榮在《滇南雜俎·云南方言拾趣》里寫的就是“沖嗑子”。云南與四川同屬漢語西南官話方言區(qū),兩地不但語音相近,大量詞匯的用法也一樣或者近似。以此觀之,四川方言里的“沖殼子”,也應該寫成“沖嗑子”才對。
通過“沖嗑子”就能很好的理解“沖殼子”的來歷了?!班尽弊衷跂|漢的《說文》解釋成“多言也”,當今的北方方言也有“嘮嗑”一詞,正好也是聊天的意思。這樣一來,“殼(嗑)子”在四川話里就先有了閑話的含義,再引申出了“夸大其辭、言語不真實”的意思。民國二十三年的《華陽縣志·方言》就記載,“語不實曰扯謊,又曰沖殼子?!崩锩娴摹皼_殼子”,則意指“撒謊”“吹?!?。有趣的是,四川話里的“沖殼子”還有一個同義詞寫作“吹殼子”,這就跟“吹?!币辉~更像了。
李劼人是四川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在他的作品里有著大量四川人,特別是成都人常用的口語,“沖殼子”也不例外。他的《暴風雨前》就有意為“吹?!钡挠梅ǎ骸巴跄钣癜阉律岩怀兜溃骸灰獩_殼子了,你看那邊那個女人怎樣?”李先生在“沖殼子”下面注釋:“四川人尤其是成都人的詞匯,謂說大話和夸口為‘沖殼子,更無邊際的為‘沖天殼子。”如此一來,要是一個四川人沖著你說:“你沖殼子的哦?!蹦沁@句話的意思,就不是你在聊天,而是他在說你吹牛、撒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