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夫人生者,如滄海泛舟,唯得知識者可乘風破浪。知識藏于良書,唯好學之人可得而用也。誠然,書籍作為人類的良師益友,細細品讀之則可使人明智、廣博、篤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則無疑是教育之根本。書海浩瀚,課本所能承載的僅是其渺渺一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需積極開展拓展閱讀教學,引領學生闊步邁進知識的大門。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論述做好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1.拓展閱讀流于形式
所謂拓展閱讀教學,即是指以課文為中心,拓展到閱讀有關作品的教學方法。拓展閱讀教學與課本閱讀教學的關系并非平行的,而是相交甚至是一脈相承的。正因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不應以“孰輕孰重”的視域審視課本閱讀和拓展,而應該將二者聯(lián)系、融合、統(tǒng)一起來,最終形成一個相互兼容的教學體系。但從教學實情來看,拓展閱讀似乎仍然處在“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有的教師輕視它,有的教師甚至無視它。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拓展閱讀最終也成為一種雞肋式的教學形式。
2.拓展教學缺乏科學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學習過程中,科學的學習方法則是無堅不摧的鋒利矛戟、最堅實的盾牌,學習者只有披堅執(zhí)銳才能披荊斬棘,才能一往無前地探尋知識瑰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授之以漁”往往比“授之以魚”更為重要。然而在教學實際中,卻有諸多教師急于求成,他們將學生視為知識容器,樂此不疲地向其灌輸知識,沒有真正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來提升自身的知識容量。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上大水漫灌,可學生受到的滋養(yǎng)卻有限,這種教學方法顯然是費時、費力且得不償失的。
3.拓展閱讀博而不精
我國著名哲學家老子曾指出: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確,對于精力有限的人們而言,想要事事了然于胸似乎是過度理想化的憧憬。當然在這里筆者并不是反對廣泛閱讀,而是提倡在廣博與精熟之間抓住一個平衡點。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始終站在“博”和“精”的平衡點上設計教學活動,既要讓學生進行適量的拓展閱讀,同時還要使學生學有所獲。然而在拓展閱讀教學實際中,部分教師卻一味追求“加量”,而沒有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這就導致“供大于求”而使學生難以消化知識。
1.運用“2+1”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不難意識到在小學語文拓展教學中加強方法技能滲透的重要性。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重方式方法,有效引導學生逐漸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則可以通過“2+1”教學法來滲透閱讀方法。所謂“2+1”教學法,簡言之就是“泛讀、通讀+精讀”。泛讀、通讀、精讀這三個概念是最基本的閱讀方法,稍有閱讀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對此必然熟稔于心。上述三個閱讀方法雖然在概念上是相對獨立的,但是在應用層面則應該保持統(tǒng)一性。“2+1”閱讀教學法,就是將泛讀、通讀、精讀細化、實化、黏合化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是由粗淺閱讀向精細閱讀漸進的閉環(huán)式閱讀模式。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2+1”閱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內化知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譬如在教學《少年閏土》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品讀《故鄉(xiāng)》這篇文章。在此過程中,教師則不妨運用“2+1”閱讀教學方法,即讓學生用泛讀、通讀、精讀三種方式來逐次閱讀文章。第一步是讓學生鳥瞰式閱讀,通篇瀏覽文章,淺嘗輒止;接下來,就是讓學生逐句默讀,進一步加深印象,并圈畫出生字和晦澀難懂的語句;最后讓學生逐字品味,探究琢磨,邊看邊想,力爭洞徹明晰上次圈畫的字詞、語句的內涵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一整套完整的閱讀流程,讓學生對文章的內涵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久而久之,學生也能夠科學有序地進行拓展閱讀了。
2.打造“三位一體”立體式閱讀,全面增強閱讀效率
在有限的生命中,任何能夠提高效率的方法無疑都是在延伸生命的長度,而浪費時間則與謀財害命別無二致。同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秉持“效率觀”,竭盡全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2+1”這樣的基本閱讀方法,接下來將進一步探索“三位一體”立體式閱讀方法的有效運用問題。所謂立體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讓閱讀過程變得豐滿,讓閱讀內容變得充實。讓閱讀過程變得豐滿的方法,在上文提及的“2+1”閱讀法則可以實現(xiàn),而讓閱讀內容變得充實,則需要通過“三位一體”閱讀法來實現(xiàn)。所謂“三位一體”閱讀法,簡而言之即是由概括、提問、聯(lián)想三要素構成的閱讀方式。在閱讀過程中,利用概括法能夠起到提綱挈領的效果,其是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脈絡、洞悉文章主旨的重要途徑。而提問則是將“讀”和“思”融合起來的閱讀方法。通過提問閱讀者就能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這有利于知識快速內化。最后,閱讀者再通過聯(lián)想去重建認知體系。這樣閱讀者就能夠在讀書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新的體會?!叭灰惑w”的閱讀方法,能夠使閱讀內容變得充實起來。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三位一體”閱讀方法,積極利用概括、提問、聯(lián)想等方式來充實閱讀內容,從而全面提高閱讀效率。
3.定向+選擇,讓拓展閱讀精益求精
拓展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其對學生知識增長大有裨益。然而,正所謂“人生有涯而知無涯”,如果在拓展閱讀中漫無目的、不加選擇地泛泛而讀,那么就真的只有“學海無涯苦作舟”而一無所獲了。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我們不可能讓學生照單全收,只有精心篩選再向學生推介一些“精品”才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實效。在具體教學中,為了切實保證拓展讀本的質量,教師必須做好“定向”和“選擇”兩個方面的工作。所謂定向,就是要以課文內容、學生興趣、教學方案為導向來確定推介內容。譬如在教學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時,教師既可以向學生推薦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也可以向學生推薦白居易的《南湖早春》,但根據(jù)關鍵要素的關聯(lián)性,教師推介《南湖早春》則更加適宜。而所謂選擇,就是指在推薦讀物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性,選擇一些學生能夠理解且質量優(yōu)良的讀物,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拓展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延伸教學,其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拓展閱讀教學中,為了有效增強教學效率,教師則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措施,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上文中我們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究了拓展閱讀的教學方法,以期為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