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對于小學的學習環(huán)境越來越重視。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是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共同的努力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然而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造就了每個學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想法。所以教師應該如何才能夠將這些想法各異的學生團結起來,使班級成為一個富有凝聚力的集體呢?文章重點討論了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班級動態(tài)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一、 引言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指出:“學生在校園的發(fā)展中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未來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在近幾年,小學班級的文化建設大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是從核心素養(yǎng)的方面來談還是存在不少的距離。所以應該如何才能在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建立好班級文化氛圍呢?文章進行闡述。
二、 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
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言簡意賅就是指學生在成長中理應具備的,能夠在未來和社會上立足的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也是對于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與教師同學父母之間的感情、學科技能、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人生的三大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表現。這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不可以或缺的一項技能和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做到引路人的帶頭作用,提高自我的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的校園學習中更好地獲得相應的個人價值和在未來對于社會所做的貢獻。這能夠適應我國如今快速的教育改革和提高我國教育綜合實力的需要。
三、 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對于小學的班級來說,班級文化是用來承載組織和反應傳播現象的一個載體。是班級精神、制度和環(huán)境綜合的存在。對學校教育人、培育人、發(fā)展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隨著世界快速地發(fā)展,21世紀的學生也要適應當前國家飛速的變化,要能夠具備相應的核心素養(yǎng)。但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還沒有辦法獨立自我的思想,容易出現懶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前準備沒有做好的不良行為,最終就會讓學生偏離規(guī)范自我的正確方向。而班級文化建設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生活中走上正確的道路、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念、形成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等,這些都會在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中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所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更多的是能夠讓學生改掉不良的行為,而養(yǎng)成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健康行為。
(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班級的文化是一個學生德育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學生個人品德大多都是在班級的背景下,所進行的活動和與同學之間的相處實現的。對于價值來說,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就是根據國家推出的教育方針所進行的,是連接教育實踐目標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所以班級文化建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班級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班級文化中強化自我的德育品質和綜合能力。
(三)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之下的動態(tài)班級文化建設過程,通過以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導向的班級文化建設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多姿多彩的教學形式,以及豐富的教育資源等創(chuàng)建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形成具有獨立特色的校園文化,更好地傳達出本校園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通過建設班級文化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得學生情商智商都得到有效的開發(fā),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提升人文素養(yǎng),在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全面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四、 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建設班級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把握班級文化建設
1. 深化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的文化就是所謂的看得見的東西,像教室中的墻壁、花草、黑板等,甚至還有一些令人想不到的東西,這些在班級中不經常關注的物質能夠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所以要懂得班級生活中的環(huán)境能夠影響到學生在校學習的生活水平,所以教師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入手,從審美的角度深化班級的環(huán)境管理。注重教室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此外就是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
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和動員家長共同參與教室的布置中來,教室是學生在校園學習的第二個家,需要好好地布置和打扮。例如墻壁上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利用起來,即使像電燈的開關附近,門的附近以及黑板的旁邊等等,這些都可以拿來設計如:成長欄(夢想樹)、風采欄(我的作品)、評價欄(星光熠熠)等動態(tài)的班級文化。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強的文章,好詞好句張貼在墻壁上,定期更換,讓學生路過時,休息時都可以看兩眼。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再將墻壁分為若干個區(qū)域,在教師布置的主題下。學生針對自己的區(qū)域,從采購到設計都親力親為,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其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的意識。這樣讓部分的墻壁不再空白,既能方便學生的閱讀,又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墻壁成為學生接受教育和熏陶的一塊寶地。
2. 深化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且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理,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教育教學以及教師的引導對孩子的影響具有巨大的作用,一個班級應該要有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道理,而小學階段的學生集體意識比較差,沒有紀律性,思想覺悟也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之下構建動態(tài)班級文化制度的建設就顯得格外重要。深化小學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完整的班級文化制度,構建動態(tài)班級管理體系;
第二,有效實施班級文化制度,實現班級管理動態(tài)化。
教師應該有效地引導小學生遵紀守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制定科學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班級紀律等等,并且將這些措施和制度公布于眾,令全體師生共同投票決定之后嚴格地組織和實行,確保班級管理的公平、公正、公開,使得規(guī)章制度更容易服眾,促使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教育觀念的不同可能導致學生集體的觀念比較弱,紀律也不規(guī)范,沒有自覺性。所以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首先必須具備一套完整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在學校甚至在社會的所作所為。然而建立班級規(guī)章制度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以學生為基礎,讓他們意識到,制度制定下來并不是為了限制住他們的活動。而是為了能夠保證班級中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范圍。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黑板報的作用進行班規(guī)的定制,黑板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隨機性,能夠方便操作。所以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在班級中存在哪些的不良行為和不好的習慣。像:“上課前沒有做好課前準備”“上課愛講話”等的現象,教師在給予補充矯正后點評特點、長處以及不足的部分。最后再進行全班討論制定出符合班級實際的規(guī)定。像:“課前要及時做好預習的準備”“上課鈴還沒響之前就要將書本擺放在桌面上”等等。最后將這些版規(guī)條例制定出來,讓學生在黑板報中展現。并可以實時根據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和情況,不斷地刪減或增加相對應的班規(guī)。這種方式的進行更能夠讓學生覺得自己是班級中的主人,讓黑板報真正地成為自己的“報”自覺約束自己的同時還會相互地督促其他同學的言行。認真執(zhí)行班級定制的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一個自律的好習慣。
3. 深化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的精神文化主要是體現出學生在班集體中的精神面貌。這是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共同打造和維護的。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能夠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熏陶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所以建設班級首先就是要打造獨特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教師作為引領者需要結合班級的實際狀況,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覺學生潛能為目的,組織學生打造特色的班級精神文化。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的網絡設備來進行班級的精神文化的建設,利用有線電視可以不定期地舉辦講座像:法律知識講座,文學知識講座等等??梢砸圆糠职嗉墎磉M行,也可以以年段為單位來進行。這樣的安排能夠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定的基礎知識,并構建相應的班級精神文化,像:“讀書使我快樂,快樂促使我讀書。”這種簡潔明了的班訓,將內容和形式進行結合。能夠以簡短的語言突出它想表明的主題,富有教導和勸誡的意義。以橫幅、貼紙的形式粘貼在班級中能夠指引班級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圍繞班級所開展的一系列精神文化的建設都是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團結和凝聚力,提高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生身心上的打造。
(二)開展豐富班隊活動,構建班級活動文化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需要通過活動來進行打造的。小學生正是出于貪玩的一個階段。所以班級經常的開展有特點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提高維護班級文化的興趣。班級的制度和精神才能夠得到深化。教師在進行班級活動時要能夠有目的并且有計劃和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構建一個特色的舞臺,能夠釋放自己的天性,展示出自身獨一無二的風采。通過活動來加強班級的文化建設。
例如:教師在思想上,首先要能夠讓學生得到釋放,將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開展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像:舉辦主題班會的活動。發(fā)揮學生“動腦想、大膽試、動手做”的積極性,展現出特色的班級風貌。潛移默化地在學生的心中刻下深深的篇章。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我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基礎上,加深班級的動態(tài)文化建設。
五、 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yǎng)在當下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重要,核心素養(yǎng)所打造的文化在社會、未來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動態(tài)班級文化也是學校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而把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內容融入班級文化中去,能夠更加有效地體現出一個班級的個性和獨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歸屬感,從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賈佳.淺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7.
[2]陳瑤池.建設積極的小學班級文化 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J].名師在線,2019(19):89-90.
[3]盧應蘭.探究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回歸生命[J].名師在線,2019(17):95-96.
[4]高明忠.如何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發(fā)展德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62.
[5]費學梅.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9):37.
[6]林燕鴻,林美徽.小學階段主題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19(3):29-30.
作者簡介:
張健,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qū)鐵二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