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魁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大院校都在積極改革以適應大環(huán)境的要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處在不斷變革的過程中。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然成為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力手段。要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以有效地增強。很多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不能結合生活實際完成教學,沒有體現出思政教育當中生活和實際的聯系和特征,過于片面。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對學生自主性的開發(fā)不夠充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敢和教師互動,缺乏主動性,無法徹底地掌握和了解教學的本質,不能將學習到的知識融入生活當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如何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做具體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文明開化的社會,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氛圍的革新而言,唯有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在戰(zhàn)略上變被動為主動,才能獲得理想的改革效果。同時還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與制度的更新和優(yōu)化
1將現實生活與思想政治理論結合起來,實現教育生活化
黨中央召開十八大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受到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教育的開展現狀為主要依據,推行了全新的方案與具體措施。為此,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確保相關政策全部貫徹落實到位。在學生日常生活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方面,要積極引入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讓學生能將所學知識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良好的拓展效果。在教育內容方面,教師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要務必做到現實生活與思想政治理論的有機結合,其中特別要強調將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將實現教育生活化,避免因思想政治知識過于抽象而讓學生產生抗拒心理。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以理性辯證思維去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能夠早日實現。
2對微媒體中的信息進行科學篩選
對微媒體中的信息進行科學篩選主要是為保證學生的良好發(fā)展,要對微媒體平臺中的各種信息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避免不良信息的出現。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但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因此,在運用微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教師要對信息進行篩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另外,教師在應用微媒體平臺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控制好宣傳時間,觀察學生的事件接受程度,用辯證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對事件的正反兩面進行討論和交流,在無形中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對媒體信息的真實性和正確性進行科學分辨,實現學生對信息的正確篩選,為學生構建一個公平公正、健康綠色的微媒體學習平臺。
3基于平臺數據運用實現思政教育個性化服務
易班作為思政教育載體,是以師生需求為導向的網絡虛擬社區(qū)?!按髷祿?易班”為高職思政教育提供了支持、創(chuàng)新和科學反饋,促進和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動互助。創(chuàng)建基于“易班”的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個性教化思想政治育。第一,學生日常事務管理。通過“大數據+易班”建立相應的學生行為畫像,從多角度、客觀地對學生網絡、生活、學習行為進行分析,直觀清晰地掌握學生學習態(tài)度、關注取向、困惑困擾、社交往來、思想動態(tài)、心理變化曲線,幫助思政工作者捕捉學生需求。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運用易班平臺特色應用、快搭、話題等功能,加強互動體驗式信息傳輸,改變傳統(tǒng)圖文形式,給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第二,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易班平臺堅持“內容為王”,逐步實現思想教育資源、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融合和共享,打破了高職師生時間、地域、群體之間溝通交流的限制,有利于思政工作者掌握網絡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黨團建設方面,可在易班平臺搭建線上黨團組織,創(chuàng)新制度建設,并且可利用大學習、優(yōu)課群、快搭、黨建云平臺等拓展學習新形式,開展線上微黨課、專題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創(chuàng)新黨建載體,形成全員育人的黨建新格局。
4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例如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強、互動性不足、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不足、教師的規(guī)范性不足,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高,我們應當加強重視程度。目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做到形象化,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全面提高學生的質量,改變傳統(tǒng)模式的教育方式方法。結合上文可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不能長時間停留在表面上,唯有尋找出學生存在的思想政治缺陷以及社會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并以此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對未來高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而言,唯有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與途徑,才能收獲到理想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謝喆珺.“微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山西青年,2019(21):153.
[2]史可.“微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17(24):186-187.
[3]陳澤.談“微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才智,2018(36):109.
[4]陳錦全,劉艷燦.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探究[J].智庫時代,2020(14):225-22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