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釧
◆摘? 要:隨著小學英語是一門基礎性的教育學科,不僅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加強對小學英語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作為英語教師,有責任確保學生從小接受良好的英語教育。針對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英語教師要認真研究和分析英語教學,通過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小學英語教育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質量,但是影響小學英語教育質量的因素是復雜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建立一個有效的教學模式。研究英語教學方法是當前重要的工作,作為教師,要做好教育改革,引導小學生自主參與教育,為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1運用興趣教學法提高英語教學
游戲教學法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小學教育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專業(yè)技能的理解程度,公平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經驗。小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指導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技能。比如,關于“Shopping”的內容,可以問學生喜歡購物嗎,喜歡在哪里購物,談談他們想去哪里購物,想買什么。在這一點上,學生一定會饒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全面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說明,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只有做好準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讀的習慣。在預習階段,學生需要理解第二天要學的課文。首先,他們需要在課文中標出一些不知名的英語單詞,然后用參考書找出這些英語單詞的意思并在教科書中標出。同時,學生還可以嘗試在課文中畫出一些英語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在課堂教育中,教師不再需要花時間讓學生找到一個未知的詞匯,而是要花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新課程標準表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小學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可以在準備階段討論他們沒有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全班同學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強烈的發(fā)揮,不但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開展參與式教學,融入情感教育
實施情感教育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知識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教育中,可以綜合詳細的教育內容,開展參與式學習,提高學生的直觀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素質優(yōu)化。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閱讀教學模塊“read and write”的教學中,結合文章情節(jié)性強的特點,在教學活動的背景下,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為學生增加情感體驗。在節(jié)目的最后,筆者結合文章中“robin”和“ant”互相幫助的故事進行價值觀引導,旨在讓學生建立起互助意識,在生活中善待對方。
3應用競賽教學形式
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組織競賽,也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他們渴望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而得到老師的賞識。在合理的范圍內開展競賽活動,引導學生提高“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意識,競賽的范圍可以是聽、說、讀、寫、練。這些比賽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習和制訂后續(xù)訓練的指導方針,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拼寫單詞,教師可以參加個人比賽,快速準確地記住單詞的人是勝利者。比賽內容主要包括一些動詞,如“Stand up,Sit down,Come in”等,這些動詞與動作有關,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學的其他動詞重新組織起來,結合本單元的內容,開展“看誰反應快”的競賽活動,即教師講動詞,學生快速反應,檢查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通過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成為其他學生的激勵因素和學生后續(xù)英語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可以推薦一些合適的英語書籍或電影給學生下課后看。這不但可以擴闊學生的視野,更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此外,教師還經常為學生組織競賽活動,如演講比賽、寫作比賽、口語比賽等。老師應該給在比賽中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一些獎勵。通過這些課外活動,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綜合英語素養(yǎng)。
4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給予學生互動的空間
合作學習的主要組織形式就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學習活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下,教學評價也不以個人為單位進行,這種方式利于學生取得共同進步,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生的主體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教師為學生布置不同的小任務,學生在小組內自動完成分工,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是培養(yǎng)小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的有效辦法。在指導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的活動過程中,一般都要在課前預留三四分鐘時間開展“free talk”,學生輪流展示自己課余搜集的故事以及對話,單獨表演或者結對開展對話等方式都可以,并將學生在“free talk”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融入學期評價中。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質量在不斷提高,但是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復雜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建立一個有效的教學模式。研究英語教學方法是當前重要的工作,作為教師,要做好教育改革,引導小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為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軍.新課改下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發(fā)展困境與對策[J].校園英語,2020(09).
[2]盧永艷.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01).
[3]蘆娜,李玉波.如何進一步搞活農村英語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20(15).
[4]李佩玉.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