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靜/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
現階段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的確面臨一些問題和不足亟待解決。首先,與其它本科院校相比,高職學校的整體生源質量明顯偏低,且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沒有制定出一個完整的、高效的英語學習計劃。在現階段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面對一些篇幅較大且具有難度的英語文本,高職學生們的詞匯量有限無法應對,并且一旦面臨困難就會出現抵觸情緒,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1]。
在現階段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在編寫教學計劃和教案過程中往往對單詞以及語法等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極為重視,而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習慣性忽略”,讓整個英語閱讀教學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實事求是的講,詞匯積累和語法掌握對于高職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固然重要,但倘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為英語閱讀設立足夠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高職學生們缺乏閱讀綜合水平的鍛煉和實踐,即便單詞積累再多、語法理念運用再嫻熟,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閱讀能力仍舊無法得到質的提高。
據筆者了解,現階段,相當一部分高職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仍舊沿用傳統(tǒng)落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沒有做到以生為本,而是采取“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2]。這種教學模式下,高職學生們自然會感覺英語閱讀學習枯燥乏味,缺乏英語閱讀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也缺乏與學生們的交流和互動,根本沒有發(fā)揮出學生們的英語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導致整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氛圍壓抑緊張,高職學生們的厭學情緒較為嚴重,這些狀況顯然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想要全面促進和加強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的全面應用,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積極開動腦筋,為學生們設計和整合一些優(yōu)質的英語閱讀任務[3]。具體而言,高職英語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具體任務設定之前,應當充分考慮高職學生們的具體學習需求和學習興趣,進而展開英語任務較為細致、周密的設計,在正式的提出教學任務后,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努力圓滿完成教師提出的任務和問題。筆者建議,高職英語教師在具體的英語閱讀任務設計時應秉承“循序漸進”原則,所提出的任務應當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力爭讓高職學生們的能夠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4]。
平心而論,高職英語教師是否具有較強的課堂監(jiān)控能力往往決定著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效果,現階段在教師采取任務型教學法過程中也尤為如此。鑒于當前高職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并且普遍來看英語閱讀水平不高,高職英語教師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時一定要注意課堂實際教學效果,一旦遇到學生們無法理解和掌握的問題,教師必須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性的指導和講解,在協(xié)助學生們解決問題的同時,全面掌控和監(jiān)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效率。
在上述兩大有效策略之外,想要全面提升任務教學法在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擁有客觀的、準確的教學評估能力。高職學生們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能否有效完成教師所提出的學習任務以及相關問題,客觀上決定著該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是否成功。當然,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整體效果的具體評估標準也并非一個固定模式,而是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和多種途徑。比方說高職教師可以采取讀書報告評估法、自我監(jiān)督評估法,或者在課堂上監(jiān)測學生們的英語閱讀速度和質量等等。想要進行科學化、全面化的教學評估,高職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加強與高職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交流和溝通[5]。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以意義為中心,以完成交際任務為教學目標的外語教學方法[6]。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將教學任務和學習過程進行緊密結合,以生為本.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們進行探究,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過程,最終讓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筆者認為,現階段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應該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筆者以《新編大學實用英語教程》第二冊第八單元的閱讀 理 解“Artificial Intelligence:Helpful and Dangerous”為例,分析任務型教學法法的具體應用。這篇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不僅貼近高職學生的現實生活并且也具備一定的啟發(fā)性。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兩個任務:1.What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Do you think mankind will be replaced by robots? Why or why not? 這兩個任務的設立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們通過互聯網或者相關書籍查閱資料后對文章內容和教師所設立的教學任務有了初步的認知,教師在課中可采用當前較為流行的多媒體教學法,為學生們展現一段關于人工智能的視頻教學課件,讓學生能夠直觀化、立體化的感受到人工智能的迅猛發(fā)展及對人類世界的改造,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種關于人工智能話題的討論中。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對本篇英語文本進行詳細的閱讀和翻譯,學生則可以通過查閱工具書、詞典或者與組員進行討論,根據自己的理解翻譯文章大體內容。在確立中心思想后,教師讓每一組學生派出一名代表用英文闡述本小組對“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認識以及對“Helpful or Dangerous”的看法。毫無疑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通過教師所精心設計的任務指導進行合作交流和分組學習,學習目標無疑會變得更加明確,學習思路和方向也將更為清晰,對文章的內涵和細節(jié)把握更加透徹。不僅如此,教師要設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與任務,學生通過這些啟發(fā)式的英語閱讀任務進一步深化了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全面開拓了視野,積累了更豐富的科技知識,從而使其英語閱讀綜合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
綜上所述,現階段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之路任重而道遠,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采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在英語閱讀的各項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與學生們的交流和溝通,力爭讓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