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政,朱月俠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體成長發(fā)育的轉折點,對于運動員能否成材也至關重要。要想真正抓住利用這一關鍵時期,為運動員的成長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要清楚認識到我國青少年在田徑運動訓練存在的問題弊端,找出原因,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方案措施。當前我國的田徑競技水平明顯提高,我國也建立了比較完整科學化的訓練體系,但是培養(yǎng)后備人才的青少年訓練仍有許多問題。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把青少年體育發(fā)展納入重大工程發(fā)展,為了進一步實現體育強國的建設目標,青少年體育的發(fā)展與建設任重道遠。
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新時代青少年田徑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發(fā)現問題,給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運動訓練提供參考和借鑒,進一步促進我國青少年田徑訓練的科學化發(fā)展。
通過中國知網,高級檢索期刊,檢索條件按主題進行檢索,關鍵詞為“訓練”并含“青少年”“田徑”,為擴大研究視野選擇模糊選項。對收集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閱讀,對我國青少年田徑訓練進行相關分析。
本研究者參與了北京體育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19年國家田徑單項奧林匹克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訓練營,就31個國家后備人才基地的教練員針對青少年田徑訓練的訓練及其管理問題方面進行訪談調查。
對獲得的文獻資料內容和訪談調查內容進行分析,對我國新時代青少年田徑訓練進行定性研究,發(fā)現我國青少年田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3.1.1 訓練手段方法單一,基礎技術重視不夠
訓練方法和手段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的“工具”,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必須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在基層的青少年訓練中,無論是體能訓練還是技術訓練,每節(jié)訓練課的方法和手段應該豐富多樣。教練員在訓練中將訓練計劃安排好后,一直使用不變的訓練方法機械訓練,運動員也在不斷的去重復這些手段和方法,久而久之,運動員的訓練情緒和積極性會降低,甚至產生對運動訓練產生厭倦心理?;鶎咏叹殕T對基礎技術的重視程度不足,為了自身利益,采取過多專項化的手段來提高運動成績。相比于國內教練員,國外教練員更加重視基礎技術的訓練,很多國外優(yōu)秀的投擲運動員甚至可以做出優(yōu)美的跨欄動作,足以說明他們全面發(fā)展的運動素質。忽視基礎技術,過早專項化的訓練運動員不可能走向競技能力的金字塔尖。
3.1.2 訓練計劃安排缺乏系統(tǒng)性,教練員專業(yè)水平較低
運動員想要提高成績離不開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計劃,連續(xù)系統(tǒng)的多年度訓練計劃是運動員成材的必走之路。在訓練中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練員,能否制定科學系統(tǒng)的多年訓練,年度訓練,月訓練,周訓練以及每節(jié)課的訓練計劃至關重要。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想要到達競技巔峰,需要十年左右的訓練時間,因此科學的訓練計劃是培養(yǎng)優(yōu)秀運動員的重要保證。通過對訓練營的基層的教練員的調查來看,大部分的教練缺乏運動訓練的系統(tǒng)知識,對于多年訓練計劃的概念,目標和任務組織實施不明確。有很多教練甚至根本不會從長遠的角度指定訓練計劃,甚至將每個月的訓練計劃合拼起來組成了所謂的年度訓練計劃,還有的基層教練不做訓練計劃,只將傳統(tǒng)的訓練手段和方法羅列起來,想起什么練什么,科學安排訓練計劃內容的意識非常淡薄。
3.1.3 訓練次數和時間過多,運動員文化水平較低
在對教練員的訪談中了解到,大部分基層訓練的訓練次數緊湊且較長。訓練的時間和次數是訓練計劃的形式體現,大部分基層教練員每周安排5次左右的訓練,還有教練員每天都要安排訓練。這些訓練次數甚至達到了成人運動員的訓練頻率,青少年運動員在處在身體發(fā)育成長的高峰期,過多頻率的訓練會造成青少年運動員身體疲勞的累積,降低他們對運動訓練的興趣,也不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存在的現象還有運動員文化水平較低,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的。教練員只重視運動成績不重視文化學習,訓練課次數多,學生身體疲憊,學習效率低下,基層體校的學習氛圍差,運動員文化學習的自我效能不高,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文化課的學習對運動員的影響深遠,對于運動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心理的自我調控以及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會培養(yǎng)人學會思考的習慣,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不僅要刻苦訓練,還要善于思考,發(fā)現運動訓練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去解決問題。
3.1.4 后備人才選材渠道,方法不合理,運動員訓練動機不明確
運動員選材是運動訓練活動的起始,沒有科學的選材的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訓練?,F在多數運動員的選材來自基層運動會,學校的推薦和教練員的親自選材,很少有運動員是通過官方舉辦的夏令營運動比賽選拔出來的,當前夏令營活動較少,選材渠道單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要構建社會化,網絡化的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體系。在選材方面,教練員只按著以往自身的主觀經驗進行選材,缺少客觀綜合的選材指標,只考慮當前運動員的成績,不會放眼于未來運動員的發(fā)展?jié)摿Α_@樣在很大程度上丟失了一些有潛力的運動員,造成不必要的后備人才流失。運動員需要強烈的動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運動訓練當中去,沒有良好的訓練動機,長時間的訓練可能會導致運動員的半途而廢。很多青少年運動員對自己的訓練動機并不是十分明確,對于自己未來是從事專業(yè)隊發(fā)展,還是進入考學,大部分人都十分茫然。青少年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訓練動機在很大程度也需要教練員和父母進行誘導與激發(fā),明確訓練動機。
3.1.5 訓練缺少科學技術手段的支持
隨著現在信息技術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科學技術參與到運動訓練實踐當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競技體育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向更高,更快,更強的腳步邁進。無論是在比賽還是訓練中,各運動隊之間的較量已經不是技術和體能的比較,已經是科研和科學技術的競爭。很多教練員在訓練時還憑著自己經驗進行訓練,沒有對運動員的訓練進行科學化的監(jiān)控,比如生理生化的指標,運動生物力學的技術的應用等等,很難對運動訓練的過程進行精準的量化控制。訓練中要獲得科研技術的支持,當地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重視起來和各訓練單位共同探索出一條訓練,科研一體化的訓練體系。
3.1.6 缺乏多方面的訓練保障
在一個完整的運動訓練過程中,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和精神保障。資金因素和社會因素是影響青少年田徑訓練中的重要因素,充足的資金是開展訓練的重要物質保障,從運動員的衣食住行到訓練場地,裝備,教練的薪酬,這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青少年田徑訓練的開展。同時現在社會的價值取向,自古以來的重文輕武的思想和運動員的成材率較低的因素,也在阻礙著青少年田徑運動的發(fā)展。
4.1 教練員要積極創(chuàng)新訓練手段與方法,不要墨守老一套的訓練模式,要加強對運動員基礎技術和全面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防止過早出現專項化。認真按照《青少年訓練大綱》的要求,結合自己實際訓練的經驗和青少年的身體特點,技術特點,有區(qū)別對待實施訓練。
4.2 要保證青少年田徑訓練計劃能夠連續(xù)系統(tǒng)的實施,安排好多年的訓練計劃。教練員要提高自身的運動訓練專業(yè)實踐和理論水平,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訓練中也要積極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新的訓練方法。各訓練單位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對教練員進行培訓,建立長效的培訓學習機制。
4.3 教練員要合理的安排訓練課的次數和時間,科學的安排運動訓練的負荷量度和強度,重視訓練中的恢復和休息。加強對運動員文化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制定合理的學習和訓練計劃,解決“學訓矛盾”,貫徹落實我國體教結合的培養(yǎng)發(fā)展模式,做到“以訓促讀”。
4.4 擴寬田徑后備人才的選材渠道,構建社會化,網絡化的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體系。教練員要加強對運動員選材的理論實踐學習,將選材指標量化,精準化,做到全面的綜合評價。政府相關部門要規(guī)范選材程序,完善后備人才結構,提高成材率。
4.5 要加強科技對體育的引領作用,與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和訓練經驗相結合,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提高訓練的科學性。
4.6 要想建立合理完善的訓練保障制度,需要擴展經費來源。要改變由單一的財政撥款,與社會贊助,有償訓練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要發(fā)揮媒體在社會中的傳播作用,普及田徑運動項目的相關性,加強宣傳;積極舉辦田徑賽事活動,擴大田徑項目在新時代社會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