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財產性利益型賄賂相關問題探析

      2020-11-25 21:03:05吳鴻章
      市場周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職務行為財產性受賄罪

      吳鴻章

      (廣西大學法學院,廣西 南寧530004)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現實生活更加復雜多變,賄賂形式日趨隱蔽,新的賄賂形式不斷出現,為逃避法律制裁,犯罪分子往往采用更為掩人耳目的方式實施賄賂犯罪。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兩高解釋)第12條規(guī)定:“賄賂犯罪中的‘財物’,包括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財產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如房屋裝修、債務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如會員服務、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數額,以實際支付或者應當支付的數額計算?!痹摻忉屆鞔_將“財物”解釋為“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并明確了這一擴大解釋適用于受賄罪等“普通賄賂”犯罪。在刑法明文規(guī)定賄賂只限于“財物”的情況下①刑法分則第385條至393條。,這一解釋是否逾越罪刑法定原則,財產性利益的內涵、外延如何確定,該解釋如何在實踐中操作執(zhí)行,厘清這些問題,對財產性利益的認定,以契合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背景下的反腐敗斗爭新趨勢,具有重大意義。

      一、將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范圍的合理性及其途徑分析

      兩高解釋明確將財產性利益正式納入賄賂范圍,從而在有權解釋層面對此前實務界和法學界的這種呼吁作出了明確又肯定的反映。在刑法明文規(guī)定賄賂只限于“財物”的情況下,這一擴大解釋是否具有類推解釋之嫌,論文認為這一解釋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不屬于類推解釋,因而將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范圍的途徑是“刑法解釋論”。

      (一)關于賄賂內容和范圍的爭議及其評析

      刑法將賄賂的范圍明文規(guī)定為“財物”,未對財產、財物、財產性利益作出明確區(qū)分。關于賄賂的內容和范圍,我國刑法學界對此聚訟不已。就賄賂內容、范圍的聚訟,主要存在以下三種不同學說。

      第一種觀點是財物說。該說認為賄賂應僅限于狹義的財物,即金錢和物品,不包括其他利益。理由是:第一,現刑法典有明文規(guī)定賄賂只指“財物”,不包括財產性利益和非財產性利益,有較為充分的法律根據;第二,根據刑法規(guī)定,受賄罪的量刑是按照貪污罪的法定刑進行處罰,而貪污罪的量刑標準是以貪污犯罪數額的多少為基礎,狹義的財物便于量化,易于實施,在司法實務上,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第三,將賄賂只限于狹義的財物不涵蓋財產性利益和非財產性利益,是從法律條文與現代漢語的語境中得出的當然結論,同時也符合罪行法定的要求。

      第二種觀點是物質利益說。該說認為,賄賂不僅包括狹義的財物,還應將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的范圍,但不應涵蓋非財產性利益。傾向這一學說的主張,又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是通過擴張解釋的解釋技巧,擴大賄賂的范圍,認為在現行刑法規(guī)定下,賄賂僅僅限于“財物”,但同樣具備經濟價值屬性的、可以量化為金錢的財產性利益被包含在“財物”當中。另一種則主張,賄賂通常表現為貨幣、物品,但在某些情況下,具有財產屬性的財產性利益也應當是賄賂,并認為,財產性利益與財物并列同屬于賄賂。

      第三種觀點是利益說。這種觀點認為賄賂的內容和范圍除了包括財物以及財產性利益以外,還應包含非財產性利益。其主要理由是:受賄行為褻辱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或廉潔性,只要客觀存在國家工作人員的“公權”與請托人的“私權”形成不法對價關系,不論賄賂的表現形式是財物還是財產性利益,或者是非財產性利益,都不影響受賄罪的實質認定。

      以上三種不同學說對狹義的財物包括在賄賂范圍內存在一致認同,但對于賄賂是否包含財產性利益、非財產性利益,存在較大爭議。在現有法律條文情況下,站在現實角度,賄賂應該包括財產性利益。不同于外國立法例,我國刑法未嚴格區(qū)分“財產”“財物”“財產性利益”,在刑法僅明文規(guī)定賄賂為“財物”的情況下,可以將“財物”擴張解釋為“財產性利益”。根據刑法總則第92條規(guī)定,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包括合法收入、儲蓄等生活資料和依法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依法所有的股份、股票、債券等其他財產。其中以股份、股票為載體的股權、以債券為載體的債權為財產性利益。股份是把公司的所有財產分為若干份額再分由股東享有,股份可以表現為股票這樣的具體證券形式,其實質是股權。由此可見,諸如股權、債權等財產性利益屬于“財產”,而“財物”也包含“財產性利益”,因為刑法分則第265條、第276條之一又明確肯定了財產性利益是財產犯罪的對象①對該兩條法律條文,下文再作具體分析。,而刑法分則第五章明文規(guī)定財產犯罪的對象為“公私財物”②刑法分則第五章條文規(guī)定。。財產性利益具有經濟價值,可以量化為具體的金錢、物品,一般可以通過實際支付的款項或市場評估的方式計算犯罪數額。對于非財產性利益是否屬于賄賂,在現行刑法明文規(guī)定賄賂只限于“財物”的情況下,因非財產性利益不具有財產內容,只能通過刑事立法的方式來解決,不能通過刑法解釋的途徑將非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范圍。因而現階段對收受非財產性利益的行為,只能嚴格根據黨紀政紀作嚴肅處理。

      (二)契合域外立法及反腐敗斗爭新趨勢

      各國刑法對賄賂的規(guī)定,其表述各有不同,范圍有寬有窄?!度毡拘谭ǖ洹返?37條規(guī)定:公務員或仲裁人關于職務上的事情,收受、要求或約定賄賂的,是受賄罪?!兜聡谭ǖ洹穼①V賂表述為“利益”,但對“利益”內容和范圍未作具體規(guī)定?!秺W地利刑法典》在第304條至306條規(guī)定中均將賄賂表述為“財產上之利益”,它既包括財物本身,也包括財物以外的其他財產性利益。1889年《英國公共機構賄賂法》第1條第1款對賄賂的規(guī)定,表述為“任何禮品、貸款、酬金、報酬或者好處”,該法第7條對“好處”限定為“任何職位或者榮譽”,因而1889年《英國公共機構賄賂法》對規(guī)定的賄賂包括財物、財產性利益和某些特定的其他利益?!睹绹?lián)邦賄賂法》規(guī)定任何有價之物均可為賄賂,有價之物既包括具有客觀價值之物,也包括具有主觀價值之物。

      德國刑法、日本刑法采用廣義型的方式對賄賂進行界定,賄賂對象范圍廣泛,客觀上也能使入罪條件寬泛,法網嚴密,能夠有效懲治穿上各種“馬甲”的新類型賄賂犯罪。奧地利刑法、英國刑法、美國刑法選擇相對狹義型的方式對賄賂進行界定,但賄賂對象已經擴大到財物以外的范圍,包括財產性利益,英國刑法中規(guī)定的賄賂還包括了某些特定其他利益,如職位、榮譽。大陸法系的一些主要國家和海洋法系的一些主要國家關于賄賂的刑事立法體現了審慎的立法態(tài)度,表現出對賄賂犯罪從嚴懲治的精神。

      隨著反腐打擊措施越來越進入深水區(qū),加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現實生活更加復雜多變,為逃避法律制裁,賄賂形式日趨隱蔽,新的賄賂形式不斷出現,犯罪分子往往采用更為掩人耳目的方式來實施賄賂犯罪。從現實需要看,將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范圍既與官場賄賂腐敗的發(fā)展新趨勢相銜接,也能夠跟上世界各國刑事立法、司法的發(fā)展步伐,以嚴厲制裁更加狡猾的犯罪分子。

      (三)切合保護受賄罪法益的需要

      “犯罪的本質在于侵犯法益,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法益,故只有當行為侵害或者威脅了法益,才具有實質的違法性,此即法益的違法性評價機能?!比粢粋€行為構成犯罪則必須存在法益侵害事實,如果行為沒有制造法益侵害事實,就不可能構成犯罪。對于受賄罪構成要件要素的分析則不可避免對受賄罪的保護法益作出回應。關于受賄罪的保護法益,在羅馬法的起源立場與日耳曼法的起源立場的基礎上形成了諸多學說,諸如信賴說、純潔性說、國家意志篡改說、不可收買性說、折中說以及清廉義務說。

      在諸多學說中,論文以為,不可收買性說最為合理。折中說認為,受賄罪的法益是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以及職務行為的公正性,但對職務行為公正性的保護可以通過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的保護得到保障,故沒有再強調職務行為公正性的必要。同樣,國民對職務行為的公正性的信賴或職務行為的公正性本身也能憑借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得到反射保護。職務行為的公正性首先取決于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如果職務行為可以進行交易,則會導致公民喪失對職務行為公正性和國家政權的信賴??梢?,相較于不可收買性說,信賴說存在明顯不可取之處。純潔性說將公職人員就過去職務行為以及正當職務行為收受賄賂的行為不以受賄論的觀點與各國刑法的實際規(guī)定相沖突。此種觀點若付諸實踐,則不利于打擊受賄犯罪。至于清廉義務說,“清廉”的含義過于寬泛,不利于實地把握,并且此說不要求受賄行為與職務之間具有關聯(lián)。國家意志篡改說認為受賄罪使國家意志受到違法篡改。此說不能充分體現受賄罪權錢交易的本質。根據不可收買性說,受賄罪的法益是職務行為的無報酬性、不可收買性。公職人員的職務是為國民服務,其職務行為應當公正、平等地面向大眾,在其依法履行職務而獲得對應報酬的情況下,不能再從他人那里取得額外的報酬,否則該額外報酬屬于不法報酬,若形成職務行為的對價,依法應當受到規(guī)制。

      由于受賄罪的保護法益是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從受賄罪的本質特征出發(fā),對受賄罪的構成要件要素的分析,必須說明受賄行為侵犯了此種法益。因此,是否存在組成受賄行為之物的“財物”與職權的對價關系成為是否受到刑罰處罰的實質根據。當受賄行為人不應當收受行賄人賄送的財物與職務行為構成對價時,行為人的行為就侵害了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財產性利益具有交換價值而能夠與貨幣、物品一樣成為對價,收買公職人員的職權,從而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受賄行為人收受或索取財產性利益與非法取得貨幣、物品,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對受賄罪的法益侵害程度是一致的。如果只對公職人員非法取得貨幣、物品行為施以法律懲治,卻不對公職人員非法取得財產性利益行為定罪處罰,顯然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正義。

      目前,B公司的經銷商竄貨現象較多,無論對市場還是對公司正常運營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一方面,營銷費用支持的不合理導致鄰近市場經銷商進貨價格差別較大,從而為竄貨的出現埋下了可能性。B公司在促銷費用支持時,會針對一部分產品支持進貨激勵,即在經銷商進貨價格基礎上給予一定的折扣,而不同市場折扣可能會相差較大。在業(yè)績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也為了謀求更多的利潤,一部分經銷商會主動發(fā)起竄貨,將產品低價出貨至鄰近市場的門店,這時,當地市場的經銷商為抵制竄貨便降低了出貨價、損失了利潤,這些經銷商若發(fā)現長期無法保證利潤時,便會自動放棄對產品的經營,給企業(yè)發(fā)展造成影響。

      (四)財產性利益與貨幣、物品具有質上同一性

      對于貨幣、物品屬于財物,刑法理論界存在一致認同,但對于財產性利益能否成為“財物”,學理界對此莫衷一是。為實現刑法正義,對構成要件要素的解讀,必須注重體系解釋?!霸谛谭ń忉屩校瑸閷崿F融貫性的作業(yè),除特定的刑法法條內部需要保持協(xié)調外,不同的刑法法條之間也需要達成協(xié)調?!毙谭ǚ謩t第五章規(guī)定的是“侵犯財產犯罪”,而財產性利益包括在財產中①刑法總則第92條。,現行刑法第265條、第276條之一又明確肯定了財產性利益是財產罪的對象。根據刑法第265條規(guī)定,“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的行為實質上是盜用他人的通信服務,不正當免除了須支付一定服務費用。在市場經濟中,通信服務雖不同于一般財物,但其本身具有經濟價值,可以折算為貨幣,屬于財產性利益。另據現行刑法第276條之一規(guī)定,“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其實質是一種逃避債務行為,行為人侵犯了勞動者的債權。此種債的給付因具備財產性質,又可以直接或間接轉換為貨幣、物品,屬于財產性利益。刑法分則第五章條文明確規(guī)定財產犯罪的對象限于“公私財物”,其標題表明保護法益是刑法分則第五章具體條文所表述的“財物”,而財產性利益包括在財產中,現行刑法第265條、第276條之一又明確肯定了財產性利益是財產罪的對象。同樣現行刑法第385條規(guī)定受賄罪中的賄賂只限于“財物”,但財產性利益理應包括在“財物”中。因為“刑法的確定性首先就表現為刑法用語的確定,相同的刑法用語,其含義應當是明確和確定的,如果相同的刑法語言在基本相同的場合內表達出不同的含義,則刑法的確定性無從體現”。財產性利益作為財產,具有經濟價值,其與貨幣、物品普通財物一樣,充當等價物可用以交換其他等價物,也可以滿足人生產生活上的需要。在我國現行刑法規(guī)定情況下,財產性利益與貨幣、物品一般財物具有的質上同一性,決定其完全可以包括在財物當中。

      二、財產性利益內容界定

      兩高解釋在有權解釋層面對“財物”擴大解釋為“財產性利益”,這對在司法實務領域辦理有關財產性利益的賄賂案件,肯定了有關刑法條文的法律適用效力,但對財產性利益的內涵和外延,未作明確規(guī)定。明確財產性利益的概念、特征對確定其內涵、外延,進而對在司法實踐中財產性利益的具體認定具有重大意義。

      (一)財產性利益的概念梳理

      學者對財產性利益下定義時,一般采用排除法。劉明詳老師認為,財產性利益是指財物以外的有關財產價值的利益,并明確指出,財產性利益可能是永久的利益也可能是一時的利益,同時可能是積極的利益也可能是消極的利益。張明楷老師認為,在我國刑法未明文區(qū)分財物與財產性利益的情況下,財產性利益大體是狹義財物以外的財產上的利益,包括積極財產的增加與消極財產的減少。黎宏老師認為,財產性利益是財物以外、無形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利益,并明確指出此種利益包括權利取得之類的積極利益也包括債務免除之類的消極利益,同時還包括能夠被永久保持的利益以及暫時取得的利益。

      通過對以上幾位學者對財產性利益下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財產性利益不是狹義的財物,因為其存在形態(tài)與貨幣、物品明顯不同。同時學者指出,財產性利益既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一時性的。除了部分所有權,大部分財產都存在存續(xù)期限,根據存續(xù)期限的長短,可以將財產性利益分為永久性的財產性利益和一時性的財產性利益。例如知識產權以及與用益物權有關的財產性利益存續(xù)期限一般較長,“對應著較為穩(wěn)定、牢固的財產結合關系”,屬于長期穩(wěn)定的財產權,歸于永久性的財產性利益。擔保物權擔保的是債權,并隨著債權的變更而變更,歸于一時性的財產性利益。此外上述學者還指出,財產性利益既可以是積極利益也可以是消極的利益。從財富增加的角度,人們既能通過財富的直接增加的方式取得財富,也能通過財富的相對增加而取得財富,例如債務的免除。

      (二)財產性利益的基本特征

      對財產性利益的內涵、外延進行實質性探討,須對財產性利益的基本特征作進一步分析,以使司法實踐更具操作性,以此更好地打擊新形式的賄賂犯罪行為。財產性利益除了具備上述幾個特征外,還應當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第一,財產性利益必須是有價值之物,須有一定的經濟價值?,F實生活中存在形形色色的利益形式,其中有具備經濟價值的,也存在不具備經濟價值的。雖然它們也都表現為一定的利益、好處,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形成收買職務行為的對價,但因其本身不具有經濟價值,屬于非財產性利益。在現行刑法明文規(guī)定賄賂為“財物”的情況下,不能通過擴張解釋的方式將非財產性利益解釋為“財物”,否則違背罪行法定的定罪原則。財產性利益的經濟價值是指客觀價值,而不能是主觀價值。因為“計贓論罪”是我國的刑法傳統(tǒng),兩高解釋將財產性利益限定為“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和“需要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財產性利益的犯罪數額計算針對的對象只能是客觀價值,主觀價值無法計算。同時強調財產性利益的經濟價值是客觀價值,也符合主客觀相一致的定罪原則。

      第三,必須具有移轉可能性、管理可能性。財產性利益作為財物必須具有移轉可能性、管理可能性。財產性利益只有具備移轉可能性、管理可能性,才能在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環(huán)節(jié)自由交換、流轉,滿足市場主體通過各種方式、途徑,增值保值,以謀取經濟效益最大化,獲取更多財富。這是所有財產具有的共同性質。在受賄罪中,請托人給付財物,收受人接受財物,從而達到利益交換。如果某種利益、好處不具有移轉可能性、管理可能性,則不可能是財產性利益。

      三、財產性利益若干疑難問題分析

      (一)債務免除與債權設立

      作為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fā)展的產物,債權與債務是市場主體密切經濟聯(lián)系,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工具。而且債權不僅僅是實現財產價值的工具,其本身有著自身的獨立價值。在市場經濟社會,債權已不是取得物權和對物效能利用的工具手段,其自身就是法律生活的目的。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債權都可以作為受賄罪中的財產性利益。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對侵權行為人享有的賠禮道歉請求權因不具有財產內容,不是財產性利益。只有與財產密切聯(lián)系,具有財產內容的債權才是財產性利益,具有人身性質的債權不是財產性利益。

      根據前述學者對財產性利益概念的界定可得知,財產性利益既包括積極利益的增加,也包括消極利益的減少,此外既可以是永久性的利益,也可以是一時性的利益。從民法角度,在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主體之間,若免除了債務人一方為一定行為的義務,使債務人本應減少的財產,因債權人免除的意思表示達到相對增加的效果,屬于消極利益的減少。此種利益的相對增加與積極利益的增加,同為取得利益行為。同時債權、債務具有一定的存續(xù)期限,為一時性的財產性利益。債權、債務的效力只發(fā)生在特定人之間,具有相對性,債務履行期限到期或者債權人免除了債務人的債務,此時收受人實際取得財物,才可以成立犯罪既遂。同時對于請托人免除第三人債務,國家工作人員因此利用職務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同樣應以受賄論。

      對于債權設定能否視為賄賂問題,設定債權能產生使債權人的財產得以增加的積極效果,屬于積極利益的增加,顯然是財產性利益。因此不能將其排除在“財產性利益”范圍之外?!耙驗閷τ诒皇召I的國家工作人員來說,享受相關權利而節(jié)省了一定的金錢或財物代價,在實質上等同于獲取了一定的金錢或財物?!毕嗤讣飨嗤幚恚瑢ο嗨瓢讣飨嗨铺幚?,對不同案件作不同處理,是司法追求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既然債權設定與免除債務能制造一樣的法益侵害后果,債權設定的犯罪理應獲得與免除債務一樣的處理。我國賄賂犯罪的既遂通說是以實際交付財物為標準,而債權設定并未意味著財物在債權債務人之間實際轉移。因此,在債權設定后,國家工作人員未實際行使債權,不能以犯罪既遂論。只有在國家工作人員實際行使債權后才能構成受賄罪既遂。

      (二)性賄賂

      對于性賄賂問題我國刑法理論界早有過激烈爭論,至今也沒有一致看法。性賄賂能否以犯罪論,現刑法典未明文作出相關規(guī)定,兩高解釋也未對此作出明文相關解釋,只是以列舉、非封閉的方式對貪污賄賂犯罪中“財物”作了較為具體、開放的規(guī)定。

      論文認為,考慮性賄賂是否入罪,判斷的基礎應當從提供的性服務與職權行為是否形成對價關系入手。受賄罪的保護法益是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從受賄罪的本質特征出發(fā),存在組成受賄行為之物的“財物”與職務行為形成對價關系,受賄人行為侵犯了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性賄賂的方式,按照是否實際支付一定金錢,可以分為親為式性賄賂和雇傭式性賄賂。請托人以自身為作用工具來實現權色交易目的的親為式性賄賂,不同于請托人通過支付金錢購買第三者性行為以服務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雇傭式性賄賂。在親為式性賄賂中,不存在金錢支付的情況,未出現國家工作人員財產的直接增加,也未出現國家工作人員財產的相對增加。而雇傭式性賄賂有所不同,行賄人代為支付了一定金錢,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得到相對增加。親為式性賄賂實際上不存在商品屬性上的交換價值,也未實際發(fā)揮交換價值的作用,未與職務行為形成對價關系。在親為式性賄賂中,“雙方實質上是一種不正當男女關系,行賄人取得的利益往往是一種感情的回報,并不能視為性關系的對價。”而“接受他人的有償服務而未提供相應報酬,實際上就等于免除了自己應負的債務,屬于消極的財產增加”。雇傭式性賄賂存在交換價值,實際上也發(fā)揮了交換價值的功能作用,與賄賂犯罪本質特征相契合,能夠成為職務行為的對價。

      (三)信息賄賂

      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人們社會生活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賄賂手段也隨著生活的變化更加復雜多樣化。請托人將信息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相交換從而達到權錢交易目的的賄賂方式成為賄賂犯罪的新趨勢。

      目前國內對信息賄賂犯罪鮮有專門研究的文章問世,對于賄賂犯罪的概念尚未有權威性的定義,我國刑法及司法解釋也未對此作出過相關明確規(guī)定。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成言教授認為:“信息賄賂是行賄人通過向有關人員提供信息而獲取好處,接受人通過對所獲得信息的利用,獲得可觀的經濟或政治利益。”信息是指消息、通訊,媒介所傳播處理的對象,用于人與社會環(huán)境交換的符號。作為信息賄賂犯罪的“信息”必須具有稀缺性,須為一般社會公眾無法獲知的信息才具有經濟價值可能性。根據是否可以利用信息獲取相關經濟利益,可以把信息分為普通信息和獲利性信息。公職人員對所取得獲利性信息加以利用,通過人與社會互換,可獲得可觀經濟利益。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獲利性信息作為一種稀缺性資源,在人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交換中,為個人、單位的行動決策帶來極大的增值效益,從而使收入得以重新配置。在市場經濟社會,其與資本、土地、房產等市場因素同樣發(fā)揮著資源配置的功能作用。獲利性信息能夠獲利的功能作用表明其具有經濟價值,決定了它具有財產性利益的特性,只是與債權等財產性利益僅在表現形式不同而已。獲利性信息本身具有經濟價值,與債權等財產性利益具備質上同一性,與其他財產性利益一樣,可以與職務行為相交易,進而侵犯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獲利性信息作為賄賂能夠計算其價值。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獲利性信息作為一種稀缺性資源,其與經濟利益直接勾連,是經濟利益的載體,公職人員利用該信息實現的價值就是該獲利性信息的價值。

      普通信息因不具有經濟價值不是財產性利益,獲利性信息作為市場因素,實際起到資源配置的功能作用,具備經濟價值,同時能夠估量其價值,屬于財產性利益。在信息時代,獲利性信息作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種社會資源,如果拒絕承認獲利性信息歸于財產性利益,會不利于打擊日益隱蔽的權錢交易行為,造成法律適用的漏洞。

      四、結語

      財產性利益是指具有轉移可能性、管理可能性、能夠量化為金錢的與貨幣及物品具有質上同一性,能夠作為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對價,進行權錢交易的特殊財物。財產性利益與貨幣、物品一般財物只是存在形式不同,因其具有經濟價值,與一般財物具有質上同一性,能夠成為職務行為的對價,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相交換,與受賄罪權錢交易的本質特征相契合。行為人將財產性利益作為職務行為的對價,進行權與利的交易,所造成的危害與一般財物相比,并無本質區(qū)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現行刑法規(guī)定下,以擴張解釋之途徑將財產性利益納入賄賂范圍,契合域外立法及反腐敗斗爭新趨勢,并未突破罪刑法定原則的界限。

      債權的設立和債務的免除同為取得利益,能夠給受賄人帶來財產增加。雇傭式性賄賂因存在金錢支付的情形,實際上使得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得到相對增加。獲利性信息作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稀缺性資源,隱含巨大的財產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現實生活越來越錯綜復雜,受賄犯罪手段復雜多樣,不時翻新。將雇傭式性賄賂、獲利性信息、債權的設立和債務的免除納入賄賂范圍,有利于打擊新形勢下日益隱蔽的賄賂犯罪。

      猜你喜歡
      職務行為財產性受賄罪
      農村財產性收益扶貧 為精準扶貧開辟新路
      日本刑法中的受賄罪
      刑法論叢(2018年4期)2018-05-21 00:44:18
      賄賂犯罪的保護法益與事后受財行為的定性
      賄賂犯罪的保護法益與事后受財行為的定性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主體的認定
      東南法學(2016年2期)2016-07-01 16:41:31
      論受賄罪中“為他人謀取利益”
      刑法論叢(2016年2期)2016-06-01 12:14:36
      新時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路徑
      學習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0
      ■管理新聞職務行為信息有規(guī)可依
      論職務行為過當
      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受賄罪、貪污罪
      大悟县| 三原县| 绥德县| 台中县| 镇赉县| 板桥市| 竹溪县| 通榆县| 论坛| 保亭| 屏山县| 柳河县| 隆回县| 景德镇市| 岳普湖县| 调兵山市| 星子县| 神池县| 灵寿县| 芜湖市| 攀枝花市| 嵊州市| 八宿县| 江口县| 大城县| 同心县| 乌苏市| 凤台县| 横峰县| 丰顺县| 云林县| 泽州县| 德安县| 紫金县| 佛学| 银川市| 江阴市| 华宁县| 田林县| 广水市|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