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梅
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為本,通過互動與交流提高閱讀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從探究小學語文生本閱讀中互動交流的有效策略出發(fā),提出了以下三種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促進師生互動;其次,通過閱讀分享會,促進生生交流;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促進情景交流。
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指路人,能夠時刻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明確方向、解釋疑惑、獲取豐碩的果實。因而在小學語文生本閱讀的教學中,促進師生交流,一方面,能夠讓教師始終幫助學生把控閱讀內(nèi)容的質(zhì)量,引導閱讀的方向,教授閱讀的方法,解答閱讀中的疑惑,從而保證了小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小學生接觸語文學習乃至語文閱讀的時間較短,學習內(nèi)容仍然處于比較淺顯的層面,知識儲備亦不夠扎實,對于閱讀內(nèi)容中的道德導向、思想糟粕等都不能夠進行準確的辨別。同時,小學生又處于道德觀念和思想品格塑造的關(guān)鍵時期。
例如,在學生閱讀蘇教版小學生語文教材中的《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向?qū)W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同學們,京劇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國粹,你們聽過京劇嗎?”“根據(jù)你欣賞京劇的經(jīng)歷,你覺得京劇表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當你們在學習自己所熱愛的技能時,遇到過哪些障礙,聰明努力的你們又是如何克服這些障礙,讓自己堅持下來的呢?”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的時候,以期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提高閱讀質(zhì)量。果然,在學生們完成課文的閱讀之后,不僅對于之前提出的問題踴躍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對于課文中所講到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努力學藝的事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可見這種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
因此,促進師生互動有助于教師幫助學生選擇更加優(yōu)秀適合的閱讀內(nèi)容。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兩種方法就是教師向?qū)W生提問,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和要求學生做好閱讀報告,及時向教師反饋閱讀情況,并且教師在檢查了學生的閱讀報告之后,應(yīng)該及時的向?qū)W生進行回饋,做出指導。
教師應(yīng)該鼓勵學生以閱讀交流為橋梁,增加學生之前的互動和溝通。同時,通過閱讀分享會上的交流和互動,會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熱愛閱讀這種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且,通過閱讀分享會,鼓勵學生將個人的閱讀內(nèi)容和閱讀心得分享給其他同學,不僅能夠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認真,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流暢、自信的表達個人的看法和見解。
例如,在我舉行的一次閱讀分享會上,一位學生向大家分享自己閱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一開始,這位學生顯的非常不自信,表達不夠流暢,聲音也不洪亮。于是,我和班上的其他學生都對他給予了鼓勵,最后,這位學生終于鼓起勇氣,首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一篇神話故事《精衛(wèi)填?!罚驗榫l(wèi)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他深受震撼;其次,他還積極的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在這個生生交流的過程,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而其他同學也因為他的分享,對《中國神話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閱讀不僅僅是個人閉門造車的行為,更加需要一個交流互鑒、相互溝通的過程。
情景交流就是讓小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小故事,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生動的展示給他人,給其他同學帶來啟發(fā),或者引發(fā)學生思考。一方面,由于小學生所處的身心階段,他們在小學語文生本閱讀教學中十分需要來自外界的激勵,以提高自身對于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小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具有非常強的故事性,因此更加容易轉(zhuǎn)化為情景表達來進行交流,這也是教師在小學語文生本閱讀教學中選擇情景表演來作為一種交流方式的重要原因。
例如,《鷸蚌相爭》這篇寓言故事對于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但是僅僅通過文字閱讀并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印象和思考。因此,我便讓幾位學生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來將故事的過程完整的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完整而形象的情景交流模式,能夠讓故事的情節(jié)和結(jié)果深深的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因此,情景交流也是小學語文生本閱讀教學中進行互動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并且具有著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
小學語文生本閱讀中的交流與互動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升華閱讀的意義的過程,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相互交流以及情景交流等方法,可以讓小學生的閱讀從簡單的識文習字的過程,升華為思考和表達個人見解的過程。由此可見,閱讀中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更加融會貫通,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啟示,而這才是小學閱讀教學所期望達到的教學效果。